摘要:近日,锂电产业链全线爆发。13日早盘,华盛锂电、海科新源等企业全线飙涨,涨停及涨幅超10%的个股一度达30只。这波热度源于锂电产业链全面涨价,电解液核心原材料、添加剂价格“坐火箭”,更带动能源金属、氟磷化工联动上涨。供需失衡、政策利好与产业合作的共振,正掀起一
近日,锂电产业链全线爆发。13日早盘,华盛锂电、海科新源等企业全线飙涨,涨停及涨幅超10%的个股一度达30只。这波热度源于锂电产业链全面涨价,电解液核心原材料、添加剂价格“坐火箭”,更带动能源金属、氟磷化工联动上涨。供需失衡、政策利好与产业合作的共振,正掀起一场跨产业链价值重构。
锂电产业链暴涨150%!核心材料“涨声”震天
资本市场的火爆,正是锂电材料涨价的直接映射。本次涨价呈现“核心领涨、辅助跟涨、原料回暖”的清晰梯度,供需失衡下产业热度尽显。
VC添加剂:累涨超150%,单日跳涨超50%
从7-8月底部4.5万元/吨飙至11月中旬10-12万元/吨,累涨超150%,11月10日单日跳涨超4万元。储能需求拉动用量激增,而VC生产环保审批严、扩产需12个月以上,供给难释放。
六氟磷酸锂:暴涨114%,储能订单催升“先锋”
9月中旬5.5万元/吨涨至11月中旬12万元/吨,两月涨114%。海内外储能订单集中释放,头部电池厂四季度出货预期上调20%-40%,目前已有部分企业拒绝长期订单,转为月度报价模式。
碳酸锂:反弹超40%,旺季来袭
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涨至8.44万元/吨,较6月低点涨40.87%。江西锂矿复产不及预期,8月起持续去库存,叠加新能源汽车旺季、储能高增长拉动需求。
FEC添加剂:涨幅近38%,需求托底
从9月12.2万元/吨涨至16.8万元/吨,涨幅37.7%。高能量密度电池需求提升用量,而供给受扩产周期与环保约束,供需紧张驱动涨价。
隔膜:涨幅超10%,满产支撑
湿法隔膜基膜、涂覆膜分别涨价7分/㎡、1毛/㎡,涨幅超10%,行业满产。企业盈利低位、负债率高,扩产意愿不足,后续供给有限。
LiFSI:涨2万元/吨,崭露头角
成交价升至10-11万元/吨,较前期涨2万余元。动力快充与储能体系添加比例提升,但供给约束下产能难集中释放。
锂电负极:推涨1500元/吨,成本与供给双压
市场均价约3.2万元/吨,中小企业已推涨1500元/吨。石油焦涨价4%,石墨化产能扩产需两年以上,头部企业满产订单排至年底。
储能“牵线”!化工与存储板块跟涨狂欢
锂电涨价并非孤立,储能需求红利沿产业链传导,激活化工、存储赛道,形成“需求增——供给缩——价格涨”的连锁反应。
存储芯片:巨头减产,价格暴涨开启上行周期
NANDFlash累计涨50%-100%,DRAM出现价格倒挂。三星减产7%、SK海力士减产10%,四大厂商掌控90%产能,协同减产致市场从过剩转短缺。
氟化工:全链涨价,储能AI双重驱动
萤石粉10月以来涨8.5%,无水氢氟酸较9月低点涨12%;G5级电子氢氟酸破18万元/吨,氟化冷却液较年初涨20%。储能液冷、AI数据中心需求拉动,叠加供给约束。
下游应用:工业计算机、网通厂承压涨价
研华板类、系统产品分别提价4%、8%,合勤控预警毛利率受影响4-5%。存储大厂转产AI高端存储,压缩工业级DDR产能加剧供需矛盾。
磷化工:减产致紧,成本推动涨价
净化湿法磷酸从6100元/吨涨至6500元/吨,黄磷11月以来涨2%。硫磺涨价、能耗约束致企业停产,储能带动磷酸铁锂需求,而磷矿扩产需5-8年。
储能加持、供需共振!有色金属集体爆发
承接锂电与储能需求,2025年有色板块集体反弹,多家企业股价翻倍,表现比肩科技股,成为涨价潮重要组成部分。
锑:欧洲报价狂涨5倍,出口管制引爆行情
欧洲报价一年多涨5倍,国内一度涨2倍。我国占全球80%锑供应,2024年实施出口管制,直接推高价格。
白银:最大涨幅超90%,战略属性升级再添力
从4月28美元/盎司涨至10月16日54美元/盎司,最大涨超90%。美国将其纳入关键矿产清单,战略属性强化上涨逻辑。
钴:涨幅近82%,出口禁令逆转供需
从2月的16万元/吨报价涨至29万元/吨,涨近82%。刚果(金)占全球80%钴资源,三次延期出口禁令逆转过剩格局。
黄金:年内涨幅近60%,开启“暴走模式”
现货金价创年内新高达4202.648美元/盎司,11月以来连续破阻,年内涨近60%。
铬:10月以来涨超40%,全链涨价凸显
金属铬较10月初涨超40%,高端型号破9万元/吨;氧化铬绿10-11月涨17.3%。SOFC需求爆发,国内无新增产能、南非铬矿出口受限
铝:年内涨超15%,期现齐创新高
伦铝报2908美元/吨(四年新高),上期所铝价破21000元/吨,年内涨超15%。
铜:2025年涨13%,供需支撑逼近新高
伦铜2025年以来涨13%,逼近历史新高。全球铜矿品位下降、产能增长乏力,国内电网、新能源汽车需求扩张。
多个行业涨价潮蔓延,产业景气度持续回升
储能带动的涨价效应进一步扩散,国内多个工业制造业领域受供需、成本、政策推动,多个行业加入涨价行列,折射产业景气回升。
电子存储:DDR4涨超110%,SSD价格翻倍
16GDDR4内存条从180-190元涨至400元以上,三星1TB SSD月内翻倍。存储巨头转产AI高端存储,削减DDR4产能致供给紧。
光伏:硅料累涨42.9%,行业扭亏向好
硅料7月以来涨42.9%,硅片、电池、组件分别涨38.9%、9.6%、1.5%。政策规范竞争后,行业供需改善,龙头减亏。
煤炭:主焦煤环比涨19.09%,需求成本双驱动
三季度山西主焦煤均价1564元/吨,环比涨19.09%;动力煤涨6.75%。冬季供暖需求升、产能治理,推动价格上行。
能源产品:成品油预计涨10%-15%,供暖需求拉动
中石油预测11月至次年1月,成品油涨10%-15%,居民天然气涨8%-12%。冬季供暖需求叠加国际价格传导支撑涨价。
水泥:区域最高涨14%,旺季叠加成本推动
普通水泥(P.O 42.5,散装)价格较8月底上涨10.5元/吨;11月以来,广西多地水泥价格上调40元/吨,涨幅约14%,长株潭、宿迁等地涨20-30元/吨,广东部分区域跟涨10-20元/吨。天气晴好带动下游需求回升,环保管控与错峰生产限制供给,企业涨价意愿强烈。
玻纤:龙头集体提价5%-10%,反“内卷”促修复
中国巨石等龙头10月30日同步调价,风电纱、热塑纱等涨5%-10%。成本压力大、行业超半数亏损,政策推动反“内卷”。
文化用纸:全系涨约5%,旺季支撑挺价
玖龙、太阳纸业11月起提价200元/吨(涨5%)。双11、春节旺季需求,叠加木浆成本支撑。
部分钢材:品种钢涨3%-5%,需求分化支撑
热镀锌板、电镀锌板涨100元/吨,上涨约3%-5%,对应汽车、家电行业订单回升,库存低位支撑调价。
化工:指数与业绩双向好
化工板块呈现量价齐升态势。11月10日,Wind细分化工指数创下阶段新高,今年4月8日以来累计涨幅达43.96%,上涨动能充足。业绩层面,受益于前三季度宏观经济缓慢修复,基础化工板块实现营业总收入17100.73亿元,同比增长1.94%;归母净利润1044.77亿元,同比增长8.93%,行业销售毛利率提升至16.82%。
涨价潮背后是机遇与挑战,涂料化工产业蓄势待发
从最新经济数据来看,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1-10月份同比增长6.1%,国民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物价层面同样释放积极信号,10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1%,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液化天然气(LNG)价格环比上涨2.0%,生产供给稳定、新动能持续壮大的特征愈发明显。
正如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所言,下一阶段,PPI同比降幅将进一步收窄。一方面,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向好,市场需求稳步扩大,会带动相关行业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存量和增量政策接续发力,加之反“内卷”持续推进,带动部分行业供需结构改善、价格企稳。这一趋势不仅印证了此前储能、锂电等产业的涨价逻辑,更为关联领域打开了发展空间。
这也意味着,涂料化工领域正迎来多重利好共振。从上游来看,树脂、颜料等原材料随工业品涨价形成坚实成本支撑,叠加行业反“内卷”氛围下头部企业挺价意愿增强,有效缓解了此前低价竞争的压力,为产品价值回归创造条件。从下游需求端,机会更显多元——储能产业链中,电池外壳、储能设备的防腐蚀、耐高温需求,直接拉动工业防护涂料订单增长;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催生了光伏组件背板用耐候涂料、逆变器外壳专用涂料的增量需求,这类功能性产品的市场份额正持续扩大。
更重要的是,在制造业绿色化转型浪潮中,高性能涂料成为核心发力点。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高续航需求,推动了阴极电泳涂料、水性汽车涂料的技术升级;工业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对耐磨、导电、导热等功能性涂料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些高附加值产品不仅毛利率远高于传统涂料,更能帮助企业跳出低层次价格竞争,在技术壁垒构建中实现差异化发展。可以说,涂料化工行业正借助本轮产业景气周期,以需求为导向、以技术为核心,在克服内卷的同时,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