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全球市场跟着动荡,国内工厂订单大幅减少,沿海许多小企业撑不下去,工人纷纷被裁,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近10%,企业经营困难,银行催债电话不断,当时人们没料到,这次冲击会催生出一整套应对措施。
中国出口断崖,美国加税反伤己,钥匙藏在学费里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全球市场跟着动荡,国内工厂订单大幅减少,沿海许多小企业撑不下去,工人纷纷被裁,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近10%,企业经营困难,银行催债电话不断,当时人们没料到,这次冲击会催生出一整套应对措施。
政府当年决定实施四万亿计划,大力修建道路、桥梁和地铁,投入了大量资金,这个举措稳住了经济增长,但也让地方债务不断累积,到2015年时,地方融资平台的负债规模已超过二十万亿元,影子银行也随之快速扩张,当时许多人批评这种做法如同饮鸩止渴,但如今回顾,正是那些年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后来应对更大挑战奠定了基础。
2018年特朗普政府开始对华加征关税,一系列清单接连出台,涉及商品总额达到3700亿美元,中国出口增速从正转负,下降幅度为12.5%,许多外贸企业面临压力,高技术行业却呈现增长,光伏、锂电池和电动汽车领域三年内实现翻倍,华为在5G专利数量上位居全球首位,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率从10%提升到25%,这些进展并非偶然,而是外部压力推动的结果。
美国人总在说公平贸易,但加征的关税最后都转嫁到普通民众身上,超市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美联储数据显示进口消费品价格已攀升4.3%,货架上却依然摆满中国制造的商品,他们本想通过限制措施打压对手,结果反而让自己陷入困境,德国和越南等伙伴确实获得了一些机会,但中国仍占据全球制造业三成份额,这种局面短期内难以被替代。
国内政策在慢慢调整,中央开会总强调六稳六保,科技部推行揭榜挂帅机制,芯片和工业软件这些难题开始有人着手解决,科创板为硬科技企业打开大门,它们不必再等十年才能上市,高校理工科报名人数连续五年增长,半导体行业人才缺口超过三十万,年轻人明白技术要靠自己掌握。
经济结构已经发生变化,过去外需对经济的贡献超过两成,现在降到不足一成,消费占比从三成五提高到五成五,成为稳定经济的重要支柱,我们并非不愿意依赖外贸,而是外部环境迫使转向内需市场,这个转变过程并不轻松,不少中小企业因此倒闭,地方财政也面临压力,但好处是整体抗风险能力比过去增强许多。
在技术发展方面,这几年国内晶圆厂投了五千多亿,中芯国际的14纳米工艺实现了量产,长江存储也推出了232层的NAND产品,过去常说被“卡脖子”,现在至少自己能造一部分了,这不是空喊口号,是靠实实在在花钱、招人、不断尝试才实现的,很多人一开始觉得国产不如进口的好,但用久了就发现差距在缩小,有些领域甚至已经领先了。
文化心理也跟着变了,九八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大家还觉得要靠美国来救市,现在没人相信这种说法了,科技自立成了共识,就算嘴上不说,行动上也都支持,我认识的好几个朋友的孩子都选了微电子专业,理由挺简单,将来吃饭的本事得自己掌握。
中美这场长期较量,中国承受的是转型过程中的困难,美国付出的是系统层面的代价,我们像在动手术调整自己,他们却在不断输血导致自身机能紊乱,通胀问题持续存在,盟友关系逐渐疏远,技术标准影响力下降,这些都不是短期内能够弥补的缺口,而我们虽然经历着疼痛,但至少走在正确的方向上,把关键环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现在回头看,这两次风暴让我们付出了代价,但付出的代价没有白费,那些被迫推出的政策、技术、人才以及市场结构,都成了我们手里的钥匙,钥匙不一定能立刻打开门,但它让我们知道门在哪里,也知道该怎么去开门。
来源:中午吃什么一点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