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为将民法典宣传落实走深、提振法律知识宣传在群众中的转化率和有效性,丰台街道联合区检察院、清华大学法学院学子,以“青春有‘典’不一样”为主题,开启了一场融合基层治理经验学习与民法典法治宣传的生动实践。
青春有“典”不一样
院校地联动
深化民法典法治实践
青春有‘典’不一样
2025年5月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为将民法典宣传落实走深、提振法律知识宣传在群众中的转化率和有效性,丰台街道联合区检察院、清华大学法学院学子,以“青春有‘典’不一样”为主题,开启了一场融合基层治理经验学习与民法典法治宣传的生动实践。
当“枫桥经验”遇见“青春法典”
基层治理普法宣传的鲜活课堂
活动以参观永善新时代劝导队的“治理密码”火热开场。这支成立18年的队伍,以“八大服务清单”精准破解社区难题,从“敲开孤老门”的银龄守护到“刘阿姨的心愿”矛盾调解,时时在用法律守护居民权益,处处渗透法律法理的智慧力量。清华学子们跟随劝导队员的脚步,实地探访“永善·家”活动空间,从07年劝导肇始、护航奥运,一步步发展壮大、延伸至邻里纠纷、社区治理、创城创卫各个方面,听着劝导队员细数劝导历史,畅谈普法足迹,感受劝导队员们将法典法条的普及宣传融入到桩桩件件纠纷调解案例的生动实践。
法学院博士生同学感叹:“劝导队不仅是志愿服务的标杆,更是法治与自治融合的生动样本,是接地气的普法,相比于传统的讲座是更能真正帮的上老百姓的法宣形式。”
“花式普法”出圈
民法典知识玩出新花样
如何让民法典从书本走进生活?清华学子们脑洞大开!
在丰台镇·悦空间普法阵地,通过情景还原和社区的大爷大妈们坐下来模拟酒桌聚会、探讨“共同饮酒的责任认定”问题,引得居民们边笑边学;法学院的博士生从法理法条的系统性研究出发,向大家阐述了民法典的特殊性在于其人民性,重点通过民法典-婚姻篇中的离婚经济帮助制度为例分析最近婚姻登记制度变革所带来的利与弊,剖析其中的法律风险。
区检察院的检察官紧跟时势,引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一百四十九条为大家分享反诈相关知识,在座的大爷大妈们都说收获不小,“年纪大了也不用担心被骗,法律知识和反诈案例都被检察官喂到嘴边了!”
尾声
法治种子在春天发芽
活动尾声,街道向参加活动的居民们亲手送上了民法典礼包,用宣传折页解读监护权、邻里纠纷等条文。参与活动的居民笑称:“都像这样宣传,人人都能成法律专家”。正如清华法学院学生代表所说:“今天我们用青春的方式播撒法治的种子,明天它将在社区治理的土壤中长成参天大树。”
播撒法治的种子
这场“青春有‘典’不一样”的活动,不仅让民法典以更鲜活的方式融入社区生活,更为街道居民们请来了检察院专家现场说法,还架起了高校智慧与基层实践的双向桥梁。未来,丰台街道将继续深化“院校地共建”模式,让法治之光、专业力量和青春之力共同点亮基层普法的创新之路!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