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校以“设置无作业日”为减负抓手,以手桌舞、民族文化、体育运动为素养载体,从学业、艺术、体育、管理多维度为“双减”做加法,既减轻了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又丰富了校园生活,助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彰…
#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巩固“双减”减负成果,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升综合素养,学校多措并举为“双减”做加法运算,构建“减负提质”育人体系。
一是设置无作业日,释放自主成长空间。
固定每周星期三为“无作业日”,从源头彻底减轻学生书面作业负担。鼓励学生自主安排时间,在学校积极自由参与课外阅读,回家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兴趣探索或亲子互动,既缓解学业压力,又培养自主规划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实现全面发展。
二是开设手桌舞,激活课堂活力因子。
将手桌舞融入大课间活动或课堂过渡环节,编排节奏明快、动作简单的舞蹈内容。学生以课桌为依托,通过手部动作与身体律动配合音乐展示,既锻炼肢体协调性,又释放学习压力,营造生动活泼的校园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是抓实民族文化,浸润文化传承根基。
学校因地制宜,结合地方文化和学校资源,将少数民族音乐和舞蹈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课堂教学、校园广播、文艺展演等形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让学生在聆听、学唱、演奏中感受民族文化魅力,提升审美素养与文化自信。
四是丰富体育运动,筑牢身心健康屏障。
学校不断丰富体育活动内容,开设篮球、跳绳等特色体育课程,保障学生每日校内体育锻炼时间。通过趣味运动会、班级体育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运动热情,增强体质,培养坚韧意志与团队协作精神,实现“以体育人”目标。
五是优化教学方法,夯实教学基础。
学校聚焦课堂教学主阵地,推行站立式早读和晚间朗读,低年级主要侧重古诗词、课文朗读背诵,高年级增加英语范文、数学公式口诀识记,要求学生站立挺胸、大声朗读,教师全程巡视指导,纠正发音与朗读节奏。课堂上不断尝试30分钟新课教学+10分钟练习核心举措,通过优化教学流程、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夯实教学基础。
学校以“设置无作业日”为减负抓手,以手桌舞、民族文化、体育运动为素养载体,从学业、艺术、体育、管理多维度为“双减”做加法,既减轻了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又丰富了校园生活,助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彰显了素质教育的育人理念。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