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有保障了!新规落地企业迎红利,普通人该抓这3个新机会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4 17:30 1

摘要:换个角度想,十五五规划抛出的35万亿民生投入,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经济体量,这种级别的机遇期,从来都不是给少数人准备的,关键是,你得看懂调整把钱花在哪了,自己的优势又能往哪靠。

文 | 锐析风云局

编辑 | 锐析风云局

最近后台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无非是新五年规划来了,钱到底该往哪投,工资能不能涨,没本钱创业有没有机会?

其实不止大家焦虑,我身边做外贸的老板、刚毕业的年轻人,甚至开网约车的师傅,都在琢磨时代变了,自己的路该咋走。

换个角度想,十五五规划抛出的35万亿民生投入,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经济体量,这种级别的机遇期,从来都不是给少数人准备的,关键是,你得看懂调整把钱花在哪了,自己的优势又能往哪靠。

变局信号

很多人觉得调整是虚的,不如柴米油盐实在,但恰恰是那些被忽略的数字,藏着最真实的时代转向,先看一个关键信号,土地财政的引擎在减速。

2024年财政部公布的地方官方性基金本金收入下降13.5%,这个数据翻译过来就是,地方靠卖地赚钱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过去我们总说买房跟着官方规划走。

但现在不少人口流入少的小城,新房空置率越来越高,就是最直接的证明,靠土地增值的红利期,真的过去了,还有个信号更贴近普通人,人口红利正在变成人才红利。

这些年常听说工厂往东南亚迁,因为咱们的人力成本上去了,这是人口红利消退的直观表现,但有意思的是,2024年咱们的外贸占比并没降,反而稳中有升。

这背后就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功力,用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补上了人力成本的缺口,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企业招技术工人,工资比普通白领还高。

因为市场需要的不再是流水线人力,而是能解决问题的人才,还有个绕不开的现实是中等收入陷阱,很多人刷到过中国人均GDP达2.7万美元的说法,可那是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结果。

咱们更熟悉的汇率法算下来,这个数字是1.33万美元,全球公认的中等收入陷阱坎儿是2万美元,咱们还有不小的距离,而发达国家门槛是3万美元。

这不是要泼冷水,而是要说明,十五五规划提出主动出击搞高质量发展,不是喊口号,而是真的要帮大家迈过这个坎儿,这时候看懂调整方向,比埋头苦干更重要。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里提过理性的狡计,放在现在就是,国家的顶层设计看似是宏观数字,实则是给普通人的财富导航图,就看你会不会用。

三大主线,把调整红利变成口袋里的钱

收入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十五五规划在收入分配上的动作,其实都是真金白银的利好,先看高薪赛道的变化,十四五期间个税改革已经让1.2亿人受益。

到了十五五,这个受益群体还会扩大,核心原因就是产业结构在调整,数字经济、高端制造这些领域,正在批量催生新中产,最典型的就是新能源行业。

现在有固态电池研发经验的工程师,起步年薪就有40万,这个薪水放在五年前想都不敢想,可能有人觉得这是行业溢价,但市场经济里,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机会。

就像十几年前互联网行业的程序员一样,而且这个薪水不是天花板,根据现在的工资增长机制,要是能做到高级技师,五年后年薪涨到60万很常见。

当然,高校内卷这么厉害,短时间爬到这个级别不容易,要是觉得技术门槛高,还有人工智能训练师、碳排放管理员这些新职业可以选,入门难度相对低,需求却在爆发式增长。

除了高薪岗位,个税减免也是实打实的优惠,如果你的月薪在1到2万元区间,新的个税调整下,一年能少交6000到8000元的税,这笔钱攒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年终奖。

还有量子信息、自动驾驶这些前沿领域,预计会新增数百万岗位,平均月薪超2万元,不过工资高要求也高,比如自动驾驶算法工程师,得同时懂编程和车辆工程,这也提醒大家,没事多学个技能,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很多人没意识到,完善的保障也是一种隐性收入,看病花得少、养老有底气,手头的钱才能更安心地用来增值,十五五规划在民生保障上的突破覆盖了灵活就业者、工薪族等不同群体。

先说说灵活就业的朋友,现在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这些职业,已经有多地开始试点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险全覆盖,不少地方还允许外卖骑手自愿缴纳住房公积金。

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要知道,灵活就业者最担心的就是老无所养、病无所医,这些调整落地后,相当于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

养老方面的利好更实在,现在个人养老的税前抵扣额度是一年1.2万元,十五五期间会涨到2万元,可能有人觉得每月多扣几百块不起眼,咱们算笔账。

如果月薪1万,按6%的年化收益算,30年下来,这多出的抵扣额度差不多能多积累18万元养老金,这可是笔不小的养老储备金。

医疗方面,新推出的DRG付费模式,已经让不少家庭减轻了负担,有三甲医院的数据显示,实施DRG付费后,患者看病的平均费用下降了18%。

这对于有老人小孩的家庭来说能省不少心,不过要注意部分创新药不在这个新规范围内,如果家里有特殊需求建议适当增加商业保险的配置,提前规避风险,这也是对家庭负责的做法。

要是不想打工,想自己做点事,十五五规划里的县域经济,绝对是值得重点关注的风口,过去大家创业总盯着大城市,觉得机会多,但现在调整倾斜下,县域市场的潜力正在爆发。

而且门槛低、支持力度大,浙江安吉就是个好例子,当地搞民宿集群+非遗体验模式,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不少返乡年轻人开民宿,一年能赚几十万。

云南普洱更有意思,搞茶叶直播基地,让茶农直接对着手机卖茶叶,跳过了中间环节,收入翻了好几倍,这些不是个例,而是十五五规划里乡村振兴的具体落地。

调整给县域产业园区的支持很实在,三年税收减免,最高50万元的创业补贴,这对于小本创业来说,能大大降低风险,对于没多少本钱的人来说,轻资产创业是最好的选择。

还有个思路是跟着产业集群走,国家现在在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长三角主打数字经济,粤港澳是生物医药,成渝重点发展装备制造,这些区域的配套产业都有机会。

讲了这么多机会,也得说说该避开的坑,远离高度依赖土地调整的产业,尤其是在人口流动小的城市,别再想着靠买房躺赚,这些地方的房产流动性越来越差,走错一步很难调整。

别盲目跟风饱和赛道,比如现在很多人挤着做传统电商,但县域直播、农产品电商这些细分领域还有空位,与其在红海厮杀,不如去蓝海开拓。

对于年轻人或者想提升自己的人来说,技能培训是个好方向,十五五期间,数字经济、绿色产业这些领域会推出大量培训,比如新能源汽修、工业互联网操作等。

学费补贴最高能到80%,相当于官方帮你出钱学技能,这比自己瞎琢磨靠谱多了,学会了直接就能上岗,工资还不低,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机会是投资。

过去大家理财总盯着炒股,但现在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关注专精特新主题基金,通过这种方式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风险比直接炒股小,也更符合调整导向。

结语

当然,没条件也没关系,把本职工作做好,提升技能拿高薪,或者做轻资产创业,同样能抓住时代红利,很多人会怨生不逢时,觉得自己没赶上以前的好机会。

但其实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机遇,过去靠勇气就能赚钱,现在靠的是看懂调整、选对赛道的智慧,十五五规划给出的35万亿红利,不是给某个人的独食。

而是给每个愿意改变、愿意学习的人的机会,无论是想涨工资的上班族,还是想创业的普通人,只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把调整导向和自身优势结合起来,未来五年的路就会好走很多。

来源:沧海阅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