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有30万人患老年痴呆?医生倡导:58岁后,日常坚持6习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4 17:56 2

摘要:人一上了年纪,最怕的不是身体衰弱,而是脑子不灵光了。小区里有位阿姨,前几年还一起跳广场舞,最近却连回家的路都找不着。家人一查,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我们说的老年痴呆。让人唏嘘。

人一上了年纪,最怕的不是身体衰弱,而是脑子不灵光了。小区里有位阿姨,前几年还一起跳广场舞,最近却连回家的路都找不着。家人一查,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我们说的老年痴呆。让人唏嘘。

根据公开数据,我国每年新增约30万名老年痴呆患者,平均每天超过800人。这只是确诊的。很多人早期只是忘东忘西,家里人还以为是“年纪大了正常”,等真出问题,已经错过了干预的好时机。

老年痴呆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它像是悄悄拉开的一道帘子,从轻微健忘开始,慢慢遮住一个人的记忆、语言、判断,甚至情绪。它没法根治。医学上说,这是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病变。说白了,脑细胞在慢慢“退休”,而新的不再接班。

一旦确诊,家庭几乎就要全员上阵照顾。不仅病人痛苦,家属更是身心俱疲。预防比治疗重要得多。尤其是从58岁这个关口开始,生活方式的调整,真的是能决定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状态的关键。

大脑不是机器,但它真的像机器一样需要“保养”。长期不用脑、日子过得太机械,认知功能就容易退化。退休后确实轻松了,可也有不少人突然就无所事事。电视、麻将、打盹,一天过去得飞快。可脑子长时间不动,思维变慢,记忆力下滑,就慢慢显现出来。

坚持阅读、写字、下棋或学点新东西,哪怕是学用智能手机、研究菜谱,都是对大脑的刺激。认知神经科学早就发现,哪怕是学习新舞蹈动作,都能激活脑内多个区域。关键不是学得多好,而是让脑子“动起来”。

很多人上了年纪,睡眠变浅、容易醒、总感觉没睡够。可他们往往不当回事,以为“老了就这样”。深度睡眠是大脑清理废物的关键时间段,尤其是清除β-淀粉样蛋白——这个跟老年痴呆密切相关的“元凶”。

研究显示,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明显增加。不是说多睡就好,但要保证质量。睡前别刷手机,不喝浓茶和咖啡,卧室安静且昏暗,这些细节都能帮你睡得更沉。

老年痴呆和脑血管健康之间的关系,比很多人想象中更密切。血压高、血脂高、糖尿病,其实都是“脑退化”的幕后推手。因为脑子要靠血液输送氧气和营养,一旦血管硬化或堵塞,大脑就像缺油的发动机,运转迟钝

控制三高,不是为了短期舒服,而是为了长远清醒。饮食上减少油腻、咸味重的食物,多吃点蔬菜、鱼类、坚果,对血管好,对脑子也好。偶尔喝点红酒也行,但别贪杯。

不少老人习惯把情绪藏着掖着,生闷气、焦虑、孤独,却从来不说。可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脑内神经递质的平衡,长期情绪低落,患老年痴呆的概率是普通人的两倍还多

人是群居动物,尤其老了以后,越要有人说话、有人陪伴。哪怕每天跟邻居聊几句,或跟孩子视频通话,也是一种交流。心理的通畅,是大脑健康不可忽视的一环。

运动不只是为了身体健康,它对大脑的好处,其实更被低估。规律的有氧运动能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分泌,这是一种帮助神经元生长和连接的重要物质。

每天快走30分钟,哪怕是在小区里转两圈,都比坐着不动强。跳舞、太极、游泳也都是不错的选择。关键是保持规律,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动起来,脑子才能跟着“冒泡”。

别老自己吓自己

很多人一觉忘了钥匙放哪儿,就开始担心是不是老年痴呆。偶尔健忘和病理性失忆根本不是一码事。正常人忘事,大多是注意力没集中,比如边打电话边找眼镜。可真正的痴呆患者,是连刚刚发生的事都毫无印象,甚至不记得亲人面孔。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发现家里老人开始频繁重复问同一个问题,记不住熟悉的路线,或者情绪突然变得急躁、冷淡,那就该引起警觉,尽早去医院神经内科或记忆门诊做评估。

有个医学术语叫“MCI”,翻译成中文就是轻度认知障碍。它不等于老年痴呆,但它是个“预警灯”。研究表明,大约有15%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每年会进展成阿尔茨海默病。

如果能在MCI阶段就开始干预,包括改善睡眠、加强锻炼、调整饮食和情绪管理,很多人是可以“卡住不发展”的。

结语

58岁以后,人的身体和脑子都开始慢慢变。这个时候,怎么生活、怎么吃、怎么想,真的会影响到十年后的自己,是继续神清气爽地跟朋友下棋聊天,还是被困在记忆的迷宫里,连孩子的名字都叫不出来。

老年痴呆不是命运,而是生活方式的结果。不是一下子就得上,而是一点点累积来的。从现在开始,给自己的生活加点“脑保养”,不为别的,就为以后还能记起那些曾经的美好。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王建民,李晓东.老年痴呆的早期识别与干预策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0):2451-2454.

[2]陈丽娜,郑颖人.睡眠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科杂志,2021,54(6):512-516.

[3]高明远.血管性因素与老年认知障碍的关联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2,41(3):301-305.

来源:胡医师讲科普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