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是科技赋能动态监管。布设森林树(碳)表300余台,对树木的位置、倾角、长期的生长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结合古树“一树一策”保护方案动态调整管护措施,及时传递古树生长情况相关信息,针对性采取土壤改良、树洞修补防腐、病虫害防治、周边环境整治等综合抢救措施。
近年来,遂宁市严格落实保护管理措施,在全面保护、传承文化上下功夫,创新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共同守护穿越古今的绿色记忆。
一是科技赋能动态监管。布设森林树(碳)表300余台,对树木的位置、倾角、长期的生长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结合古树“一树一策”保护方案动态调整管护措施,及时传递古树生长情况相关信息,针对性采取土壤改良、树洞修补防腐、病虫害防治、周边环境整治等综合抢救措施。
二是法律金融双向服务。完善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服务机制,安居区发出《古树名木司法保护令》,区法院设立古树名木保护法官服务站。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为全市33株一级古树购买保险,并积极对接保险公司,探索新保险品种,额外购买第三者责任险。
三是全面宣贯推动参与。举办古树名木知识进校园活动,向学生们讲解古树名木的生态价值、历史意义及古树保护知识,并设置趣味问答,强化学生们的古树保护意识。通过举办“寻找醉美古树 传承年轮文明”主题古树摄影展、录制《跟着专家读古树》系列视频等,采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线上线下同步宣传等方式,进一步讲好遂宁古树故事,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提供社会支持。
本文来自【绿色四川】,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