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匠精神更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我总结了‘九个至’——至真、至诚、至用、至新、至善、至美、至勤、至劳、至爱……”日前,在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德润楼京东报告厅,全国劳模、大国工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首席技能专家高凤林的精彩宣讲,引发现场聆听者的强烈共鸣
转自:河工新闻网
“劳模工匠进校园——高凤林匠心引路”活动在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举办
大国工匠高校“传薪”播撒“精神火种”
“工匠精神更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我总结了‘九个至’——至真、至诚、至用、至新、至善、至美、至勤、至劳、至爱……”日前,在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德润楼京东报告厅,全国劳模、大国工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首席技能专家高凤林的精彩宣讲,引发现场聆听者的强烈共鸣。
当日,由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工匠精神教育研究分会主办,邢台市总工会、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高凤林匠心引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重磅开讲,同时,这也是“泉城工匠”培育工程第一课。邢台“泉城工匠”拟培育对象候选人、邢台市产业工会大思政课专业师资库成员代表及200余名该校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活动中成立了“高凤林匠艺先锋班”并揭牌,将致力于培养兼具精湛技艺、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通过构建“双导师制”、设立专项基金、建设高标准实践基地,打造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体系。据了解,该班级不仅是教学实体,也是工匠精神传承的“新摇篮”、链接产业与教育的关键通道,更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战略接口。
宣讲中,高凤林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为题,围绕国家战略布局、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十五五”规划、世界科技前沿等,阐述了提升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决定性,指出职业教育的广阔空间和大好前景,激励“泉城工匠”拟培育对象候选人和同学们传承“三个精神”,树立“技能报国”的远大理想信念。
“新时代职业高校学子,要登高望远,站在岗位看全国、站在岗位看全球、站在岗位看宇宙!”作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荣誉院长”,高凤林鼓励同学们勇于攀登科技高峰,对标对表世界最先进技术,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做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贡献力量。
随后,高凤林来到该校“焊接实训基地”,与正在进行实操训练和科研攻关的师生进行现场交流,就难题解决、创新思维、先进工艺、学习方法、操作实效等展开指导和点评,高屋建瓴、精准透彻,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尽展大国工匠风采。
“我近期正指导学生开展‘异种金属焊接’项目的攻关,高凤林老师的分享和指导犹如指路灯塔,为我们的项目实践注入了强大动力。”该校材料与建筑工程系教师孔旭亮说,今后将以高凤林老师为榜样,在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带领学生攻克更多行业实际问题,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今天我们有幸迎来了大国工匠高凤林先生的宣讲和现场交流,让我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收获颇丰。高凤林先生的点睛之笔让我读懂了理论与实操的结合之道,每一个细节都藏着精微的学问,让我感受到了大国工匠的专业素养与严谨态度,成为我今后学习路上的宝贵财富。”该校焊接专业2402班学生马秀成说。
据悉,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持续深耕“工匠精神”领域,牵头成立省高等教育学会工匠精神教育研究分会,并建成高规格“智能制造工匠学院”,创新构建“工会统筹、学院主抓、企业参与”的三元运行机制,建有154个校内实训室、402个校外实训基地、4个国家级实训基地。常态化开展工匠精神教育活动,汇聚86家政校企单位研讨共建培育路径,打造“云端”传播矩阵,覆盖师生十万人。同时,打造“产学研”全链条体系,与110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组建165人科技特派员团队,服务本地企业200余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30项,转化科技成果50余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逾6亿元,以此构建“理论+实践+文化”三维育人体系,开辟多梯队育才渠道,引领职业教育新风尚。
记者王立鹏 通讯员崔佳
编辑: 马娜 责任编辑: 王红润 审核: 王书军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