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事大咖说丨邵彬教授与徐贵颖教授:共话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1 23:16 1

摘要: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是影响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重要并发症之一。随着乳腺癌诊疗水平的提升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康复管理尤其是淋巴水肿的防治与规范化干预日益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本期肿瘤瞭望《乳事大咖说》栏目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邵彬教授特邀吉林省肿瘤医院徐贵颖教授,围绕乳

编者按: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是影响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重要并发症之一。随着乳腺癌诊疗水平的提升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康复管理尤其是淋巴水肿的防治与规范化干预日益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本期肿瘤瞭望《乳事大咖说》栏目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邵彬教授特邀吉林省肿瘤医院徐贵颖教授,围绕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评估、预防、早期干预与全程管理展开深度对话,分享临床实践经验与学科进展。

邵彬 教授:大家好,这里是肿瘤瞭望《乳事大咖说》专栏。本专栏主要聚焦于临床的热点与痛点,实时更新循证医学证据,同步全球视野,为临床寻找最优的解决路径。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吉林省肿瘤医院徐贵颖教授。徐贵颖教授是我非常熟悉并敬重的专家,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乳腺癌康复治疗的相关进展。据了解,徐贵颖教授在淋巴水肿防治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淋巴水肿作为乳腺癌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部分中心报道其发生率可达20%–30%,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首先想请徐贵颖教授分享一下您在该领域的工作经验与见解。

徐贵颖 教授:非常感谢邵彬教授的邀请。随着乳腺癌治疗水平的进步,患者的长期生存已得到保障。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希望患者不仅活得更长,更要活得更好,因此康复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在淋巴水肿的预防方面,从外科术式选择开始,我们提倡在符合指征的情况下,优先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避免不必要的腋窝淋巴结清扫,从而显著降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尽管如此,仍有部分患者需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其中约20%可能出现淋巴水肿;即便是前哨淋巴结活检,也有不到10%的患者会发生。尽管我们会向患者强调预防与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但患者在确诊初期往往更关注肿瘤本身,对康复措施的重视程度不足。因此,持续、广泛的科普宣教十分必要。

邵彬 教授:感谢徐贵颖教授的分享。确实,淋巴水肿对患者影响深远,但初期常被忽视。许多患者在治疗前主要关注肿瘤治愈问题,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功能影响认识不足,一旦发生则带来较大痛苦。因此,医生在治疗前即开展系统宣教至关重要。

除宣教外,专业团队的介入也十分关键。据了解,您所在中心设有专门的淋巴水肿护理门诊,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该门诊的运行模式?

徐贵颖 教授:是的,我们设有淋巴水肿护理门诊。淋巴水肿的早期发现是干预成功的关键,但患者往往难以自行识别早期症状,如上肢无力、沉重感等,常延误至明显肿胀或活动受限才就诊。而淋巴水肿与肿瘤治疗原则一致,需“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为此,我们对所有乳腺癌术后患者在出院前均测量双侧上肢臂围,建立基线数据。若出院时双侧臂围一致,后续每次复查仍会重复测量。结合患者有无乏力、沉重等主诉,进行综合评估与早期干预,而非等待肉眼可见的肿胀。当患侧臂围超过健侧2厘米时,即提示早期淋巴水肿,需立即干预。

目前我们主要通过非手术方式进行管理,包括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功能康复与抗阻训练,避免压迫与过度用力;开展手法引流康复治疗与绷带加压包扎等。手术干预虽为治疗选项之一,但我们中心尚未常规开展。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接受手术治疗,术后仍须配合手法引流与抗阻锻炼,才能维持长期疗效。

邵彬 教授:非常感谢徐贵颖教授的细致介绍。可以看出,您和团队在淋巴水肿的预防、监测与干预方面形成了系统化的管理模式,涵盖从基线评估、定期监测到非手术康复的完整路径,部分患者还可考虑手术干预。这种规范化的全程管理无疑能为患者带来显著获益。

基于您在该领域的丰富经验,能否谈谈对淋巴水肿防治未来的展望?或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也欢迎您对医患双方提出建议。

徐贵颖 教授:从治疗层面看,目前部分中心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即开展预防性淋巴管‑静脉吻合,以促进淋巴回流,属于前瞻性干预。此外,随着临床研究推进,部分早期激素受体阳性,低危患者可考虑豁免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这将从根本上降低淋巴水肿发生率。

从患者层面,我们呼吁大家在关注肿瘤治疗的同时,重视康复管理。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患者反映在术后初期因情绪紧张或信息缺失,未能充分重视预防指导。为此,我们建立了5个术后患者微信群,尤其涵盖淋巴水肿高风险人群,由专业医生入驻,患者可随时提问,我们则针对共性问题开展针对性宣教——只有患者真正关心的问题,才会被认真倾听与执行。因此,精准、持续的科普教育在当前阶段尤为关键。

邵彬 教授:徐贵颖教授不仅从治疗策略上推进“能做前哨就不清扫”的精准外科原则,降低淋巴水肿风险,还通过系统化宣教与社群管理提升患者认知,构建了从早期识别到规范干预的全程服务体系。这样的模式值得推广。

我们中心尤渺宁护士长也负责淋巴水肿相关工作,并设有专科门诊。可见各中心正逐步形成共识,未来期待全国更多机构携手,推动淋巴水肿防治的规范化与普及化,这不仅对临床医生具有指导意义,更能切实惠及广大患者。

再次感谢徐贵颖教授。请问您还有哪些内容希望补充分享?

徐贵颖 教授:今年在吉林省抗癌协会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我们拟成立淋巴水肿护理专业委员会。希望通过专业组织与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进一步降低淋巴水肿发生率,推动早期发现、规范诊疗与全程管理。

最后,祝愿所有患者早日康复,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在刚过去的乳腺肿瘤防治月期间,我们专门组织了面向术后患者的康复宣教活动。也期待通过医护人员持续不断的努力,提升全社会对乳腺癌及其术后康复的认知水平。

邵彬 教授:非常感谢徐贵颖教授的精彩分享与对患者的真诚祝愿。今天的访谈至此结束,感谢各位观众的关注!

邵彬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 乳腺中心学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乳腺癌的精准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综合性治疗。对于复发、耐药、难治性乳腺癌,不同分型:HER2 阳性,三阴性,激素受体阳性,各种转移形式:肝、脑、肺、骨、胸壁转移,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的综合治疗及副反应处理。

MD Anderson 访问学者

中华医学乳腺肿瘤青年学组委员

北京健康促进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兼副主任委员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促会乳腺疾病分委会常委

北京健康促进会肿瘤心脏病专家委员会常委

北京性腺轴疾病防治研究会监事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协会精准靶向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乳腺分会委员

徐贵颖 教授

吉林省肿瘤医院乳腺二科主任

吉林省第十六批次有突出贡献专家

中国临床肿瘤学(CSCO)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第二界委员会乳腺癌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肿瘤异质性与个体化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吉林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吉林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委会主任委员

来源:肿瘤瞭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