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确立这个节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在1991年联合发起的,其目的是唤起各国政府、媒体及公众对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共同为糖尿病防治工作承担起责任。
今天,2025年11月14日,是世界防治糖尿病日,又称联合国糖尿病日。
确立这个节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在1991年联合发起的,其目的是唤起各国政府、媒体及公众对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共同为糖尿病防治工作承担起责任。
世界防治糖尿病日起源于胰岛素发现者、加拿大科学家弗雷德里克·班廷的生日。在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糖尿病联盟联合设立了这个节日,以缅怀这位医学科学家的丰功伟绩。
在2006年,联合国通过了第61/225号决议,认可了这个节日的全球性,并在2007年将其升级为联合国的官方节日,成为多国政府参与的公共卫生行动,此举覆盖了160多个国家和超过了10亿人口。
自此,我国也将对糖尿病的防治纳入了《健康中国行动》,确立了实现“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的奋斗目标。
之所以将这个节日称为“蓝光行动”,是当日将在全球地标点亮蓝光,同时还提倡全球糖尿病患者都要健步走,当日还免费进行血糖筛查、举办糖尿病的科普讲座等。
根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在20岁以上的人群中为2.33亿人,相当于每6人中就有1名患者。该数据是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统计和发布的。
对于糖尿病的危害,我患该病二十多年来,其最深的体会有三点,即:血糖波动大、容易感染、可能引发低血糖。
如果经常熬夜影响更大,这是因为:
一是熬夜会让血糖更难控制。因为熬夜会打乱激素分泌,如让升血糖激素变多。这样血糖就会忽高忽低,对血管的伤害更大,病情也可能加重。
二是熬夜会降低免疫力。糖尿病患者本来就比普通人更容易被细菌或真菌感染,熬夜后免疫力更差,感染风险就更高了。
三是熬夜消耗能量太多,可能导致低血糖。尤其是老年患者,低血糖可能引起昏迷,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
可见,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要熬夜。
虽然说高血糖不容易治愈,但国内外相关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很多。如西药见效快,一吃血糖就往下降,可一天不吃就又上来了,这种血糖波动对身体伤害更大。因此必须控制饮食,按时吃药。
防治糖尿病现在流行的是必须遵守五驾马车,其顺口溜是“饮食低GI,运动要坚持,药物按时吃,血糖常监测,知识学到位,健康握手里”,基本概括了糖尿病综合管理的核心要素。
这五驾马车是:
一是饮食控制: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全谷物、豆类和绿叶蔬菜;采用餐盘法则(1/2蔬菜、1/4蛋白质、1/4全谷物),控制盐和脂肪摄入。
二是运动疗法:每天餐后1-2小时再运动,每日6000-10000步,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结合抗阻训练;避免空腹运动,随身携带糖果防低血糖。
三是药物治疗:遵医嘱用药,如二甲双胍或胰岛素;注意注射部位轮换和低血糖预防。
四是血糖监测:定期检测空腹、餐前及餐后血糖,记录血糖日记;每3个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五是健康教育:学习足部护理、低血糖急救和糖尿病知识,减轻心理负担。
祝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能健康度过血糖高的艰苦历程!
来源:教书匠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