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办公室里,年迈的林老师颤抖着双手,递给我一个泛黄的信封,眼泪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滑落。
“林老师,您怎么来了?”我惊讶地站起身。
办公室里,年迈的林老师颤抖着双手,递给我一个泛黄的信封,眼泪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滑落。
“小涛,这些年,我一直...一直想告诉你...”她的声音哽咽着,双膝突然向地面跪去。
我连忙上前扶住她,心中翻江倒海。
二十五年前那句刺痛我心的话仿佛昨日重现:“李涛,像你这样的成绩,就别去高考了,你注定会失败。”
我低头看着手中的信封,心跳加速。
01
那是1988年的春天,阳光透过教室的玻璃窗洒落在课桌上,照亮了粉笔灰飞舞的空气。
我是李涛,平江第二中学高三(4)班的一名普通学生,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下游。
林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教语文,四十多岁,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说话总是直截了当,在学生中有“铁面林”的外号。
还有何主任,是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总是笑眯眯的,经常在走廊上拦住学生谈心。
我出生在平江县城郊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母都没什么文化,但他们含辛茹苦供我读书,希望我能改变命运。
每当我看到他们粗糙的双手,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那年春天,离高考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班上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星期一的早晨,林老师拿着我们的月考试卷走进教室,脸色比往常更加严肃。
“这次考试暴露了很多问题,特别是有些同学,成绩一直上不去,还妄想考大学。”她的目光在教室里扫视一圈,最后停在了我的身上。
“李涛,你站起来。”林老师的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格外清晰。
我缓缓站起身,心跳如鼓,感觉全班几十双眼睛都盯着我。
“你这次考了多少分?”林老师的声音冷冰冰的。
“二百六十五分。”我低着头,声音几乎听不见。
“再大声点,让大家都听见。”林老师提高了音量。
“二百六十五分。”我几乎是喊出来的,脸涨得通红。
“班级倒数第五,离重点线差一百多分,离普通本科线都差一大截,你觉得你能考上大学吗?”林老师质问道。
我沉默着,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我看你还是别做白日梦了,考个中专或者技校更现实,不要浪费时间和你父母的血汗钱。”林老师的话像刀一样扎进我的心。
“我...我会努力的。”我艰难地挤出这句话。
“光说努力有什么用?从开学到现在,你的成绩有什么提高吗?现在离高考就三个月了,你能改变什么?”林老师的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坐下吧,别耽误大家的时间。”林老师摆了摆手,示意我坐下。
我僵硬地坐回座位,感觉整个人都被羞辱得体无完肤。
“像李涛这样的,家里也没什么文化底蕴,父母都是农民,从小也没受过什么熏陶,想考上大学,难!”林老师继续说着。
这句话像一把锋利的剪刀,剪断了我最后一丝自尊。
“不是我打击你们,而是要你们面对现实。”林老师扫视着全班。
放学后,我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
桌上散落着我的试卷,红色的叉号和扣分看起来格外刺眼。
“李涛,还没走啊?”何主任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我慌忙擦干眼泪,站起来打招呼:“何主任好。”
何主任走到我身边,看了看我的试卷:“成绩不理想?”
“嗯。”我低着头,不敢看他的眼睛。
“林老师说什么了?”何主任问道。
“她说...说我不适合考大学,应该去读中专或技校。”我的声音有些哽咽。
何主任拍了拍我的肩膀:“你自己怎么想?”
“我想考大学。”我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倔强的光芒。
“那就去争取。”何主任笑了笑,“不要被别人的看法限制自己。”
02
从那天起,我开始了疯狂的学习计划。
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打着手电筒在宿舍的走廊上背英语单词和政治知识点。
午休时间,当其他同学都在睡觉时,我躲在教学楼后面的树荫下,解数学题。
晚自习结束后,我不回宿舍,而是坐在教学楼走廊的灯光下继续学习,直到保安来赶人。
我把每一道做错的题目都抄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反复练习,直到完全掌握。
一周后的一个晚上,何主任发现了还在走廊学习的我。
“这么晚了还不休息?”何主任走过来问道。
“再做几道题就回去。”我抬起头,眼睛因为长时间看书而有些发红。
何主任看了看我的作业本,皱起了眉头:“这道题的解法不对,我给你讲一下吧。”
就这样,何主任开始每晚抽时间给我补课,教我一些解题技巧和方法。
“你的基础其实不错,就是缺乏系统的训练和正确的方法。”何主任说。
“真的吗?林老师说我没有希望了。”我有些不自信地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节奏,不要被别人的评价影响。”何主任鼓励我。
在何主任的帮助下,我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成绩也开始慢慢上升。
一个月后的模拟考试中,我考了三百二十分,排名提升到了班级第十五名。
当林老师宣布成绩时,她明显愣了一下,不可思议地看了我一眼。
“李涛,你这次考得不错,进步很大。”林老师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惊讶。
“谢谢老师。”我内心充满了喜悦。
“但是,”林老师话锋一转,“离高考要求还差得远,不要高兴得太早。”
尽管林老师的态度依然不太积极,但我已经感受到了希望。
回到宿舍,舍友老刘拍着我的肩膀:“涛子,你这进步太大了,是不是开窍了?”
“可能是吧,我就是比以前更努力了。”我笑着回答。
“林老师肯定没想到吧?她一直说你没希望。”老刘说。
“希望下次能考得更好。”我没有多说什么,心里却暗暗下定决心。
四月底的一天,林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
“李涛,我有件事要和你商量。”林老师放下手中的笔,严肃地看着我。
“什么事,林老师?”我有些紧张地问道。
“县里电子技校今年有几个保送名额,我推荐了你。”林老师说。
“技校?”我愣住了,“但我想参加高考啊。”
“你要现实一点,虽然你最近进步了,但距离本科线还有很大差距。”林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技校毕业后可以直接分配工作,不用再为找工作发愁。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都找不到工作呢。”林老师继续说道。
“而且技校是免学费的,还有补助,可以减轻你家里的负担。”林老师看着我,“你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上大学的话,每年几千块的学费和生活费是个不小的负担。”
我低着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林老师的话确实有道理,家里为了供我读书,已经欠了不少债,父亲不得不到外地打工,母亲一个人在家种地。
“你先考虑考虑,下周给我答复。”林老师看我没说话,就让我先回去了。
回到教室,我心乱如麻,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03
下课后,我找到了何主任,把林老师的提议告诉了他。
“你自己怎么想?”何主任问我。
“我还是想参加高考,想考大学。”我坚定地说。
“那就坚持自己的选择,不要轻易放弃。”何主任鼓励我。
晚上,我收到了父亲从外地寄来的信。
信中说家里的情况不太好,如果我高考没考上,就要去砖厂打工了,因为家里实在供不起我再复读一年。
看完信,我的心情更加沉重,但我依然不想放弃高考的机会。
第二天,我去找林老师,婉拒了技校的名额。
“林老师,谢谢您的好意,但我还是想参加高考。”我鼓起勇气说道。
“你考虑清楚了?”林老师皱着眉头问我。
“考虑清楚了。”我点点头。
“行吧,那你自己好自为之。”林老师的语气有些冷淡,“希望你不要后悔。”
走出办公室,我长舒一口气,虽然前路艰难,但至少我为自己做了选择。
时间飞逝,转眼间就到了高考前一周。
整个学校都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校园里弥漫着紧张而又期待的气氛。
这天中午,林老师又一次把我叫到了办公室。
“李涛,这是高考准考证。”林老师把一张红色的准考证递给我。
“谢谢林老师。”我接过准考证,小心地放进书包。
“最近几次模拟考试,你的成绩提高了不少,但离本科线还有差距。”林老师看着我说。
“我会继续努力的,争取在高考中发挥好。”我认真地回答。
“我不得不提醒你,现在放弃高考,去技校还来得及。”林老师的语气依然不太乐观。
“林老师,我已经决定了,一定要参加高考。”我坚定地说。
林老师叹了口气:“好吧,希望你能考出好成绩。”
虽然林老师的态度依然冷淡,但我能感觉到她的语气比以前软化了一些。
回到教室,我更加努力地复习,把所有的重点知识点又过了一遍。
晚上,何主任来到我们班,给大家做高考前的心理辅导。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不是终点,也不是唯一的出路。”何主任看着我们说。
“保持平常心,正常发挥,就是最好的状态。”何主任的目光在我身上停留了一瞬间。
课后,何主任把我叫到了一边。
“最近状态怎么样?”何主任关切地问道。
“还可以,就是有点紧张。”我老实回答。
“紧张是正常的,关键是不要让紧张影响发挥。”何主任拍了拍我的肩膀。
“李涛,这几个月你进步很大,无论结果如何,你都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何主任微笑着说。
“谢谢何主任一直以来的帮助。”我感激地说。
“加油,我相信你会有好表现的。”何主任给了我一个鼓励的眼神。
高考那天,天气格外晴朗,阳光明媚。
我早早地来到考场,心跳加速,手心冒汗。
第一科是语文,我深呼吸几次,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试卷发下来后,我快速浏览了一遍,发现题目难度适中,有几道作文题还比较熟悉。
我稳住心神,按照平时的解题思路,一道一道地做下去。
作文题是“我的理想”,我想起了这几个月的奋斗历程,笔下的字迹越发有力。
语文考完,我感觉发挥得不错,这给了我极大的信心。
数学是我的弱项,拿到试卷时,我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看到几道难题时,我差点慌了神,忽然想起何主任教导我的方法:“遇到不会的题,先跳过去,做会的,然后再回来慢慢思考。”
我调整好状态,按照这个策略一步步解题,最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大部分题目。
英语、理综考试也都顺利进行,虽然有些小波折,但总体发挥还算正常。
最后一科考完,走出考场,我长舒一口气,终于结束了。
04
校门口,何主任正在等待考生归来。
“考得怎么样?”何主任问我。
“还行,基本发挥出了平时的水平。”我如实回答。
“那就好,好好休息吧,等成绩出来。”何主任笑着说。
回到家,父母关切地问我考试情况,我尽量用乐观的语气告诉他们一切都好。
高考成绩公布的那天,我早早地来到学校查询。
“李涛,382分。”负责查询的老师念出了我的分数。
我愣住了,这个分数刚好过了本科线两分!
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连忙跑去找何主任分享这个好消息。
何主任听到后,开心地笑了:“我就知道你能行!恭喜你!”
正在这时,林老师走了过来。
“李涛,听说你考了382分?”林老师的表情有些复杂。
“是的,林老师。”我有些紧张地回答。
“嗯,刚过线,还不错。”林老师点点头,语气平淡,没有太多的表扬或鼓励。
“谢谢林老师这段时间的教导。”我真诚地说。
林老师看了我一眼,欲言又止,最后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好好选择学校吧。”
经过慎重考虑,我最终选择了省师范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学的生活和高中完全不同,我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知识,参加各种活动。
我加入了文学社,经常在校刊上发表自己的文章和诗歌。
假期里,我做家教赚取生活费,减轻家里的负担。
大学四年,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获得了多次奖学金。
毕业时,我被评为了优秀毕业生,并通过考试进入了省教育厅工作。
刚开始,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文秘,负责整理文件、记录会议纪要等基础工作。
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单位需要,我随时待命。
领导看重我的工作态度和能力,逐渐给我分配更重要的任务。
三年后,我被提拔为科员,开始参与一些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五年后,我成为了科长,负责全省的教师培训工作。
十年后,我晋升为处长,主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二十年后,我被任命为省教育厅副厅长,成为了省级领导。
这一路走来,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始终关注基层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发展。
我推动了多项改革措施,提高了农村教师待遇,改善了乡村学校的教育条件。
每当看到那些和当年的我一样,出身贫寒但渴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孩子们,我就感到特别欣慰。
05
2013年夏天,作为省教育厅副厅长,我回到了阔别二十五年的母校平江第二中学进行调研。
学校早已焕然一新,现代化的教学楼、标准化的运动场,与我记忆中的老旧校舍截然不同。
校长和老师们列队欢迎我,场面隆重而热烈。
“李厅长,欢迎回母校!”校长热情地握着我的手说。
“谢谢,很高兴能回到母校。”我微笑着回应。
在会议室里,校长向我介绍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
突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颤颤巍巍地走了进来。
“林老师?”我一眼就认出了她,尽管她已经满头白发,脸上布满皱纹。
“小涛...”林老师的声音有些哽咽,眼睛湿润了。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感受到了空气中的紧张氛围。
“您还好吗?”我站起身,有些尴尬地问道。
林老师没有回答,只是走到我面前,突然跪了下来。
“林老师!您这是干什么!”我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扶她。
“小涛,对不起!对不起!”林老师泣不成声,从怀里掏出一个泛黄的信封递给我。
我接过信封,疑惑不解,周围的人都惊讶地看着这一幕。
“这是什么?”我小心翼翼地问道。
“你打开看看就知道了...”林老师抹着眼泪说。
我缓缓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高考准考证和一封未寄出的信。
信的开头写着:“亲爱的小涛,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应该已经上大学了...”
我的手开始颤抖,眼前的文字变得模糊。
我看到瞬间血液凝固,原来是我一直误会她了……
信封在我手中仿佛有千钧重,我注意到上面有陈旧的茶渍和折痕,似乎被翻看过无数次。
在会议室里众目睽睽之下,我的手指微微发抖,小心翼翼地从信封中取出里面的内容。
一张泛黄的高考准考证从信封中滑落,掉在了地上。
何主任(现在已经是副校长了)弯腰替我捡起,默默递给我,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我深吸一口气,展开那封已经发黄的信纸,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明儿,老师对不起你,但我必须这么做...”第一句话就让我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林老师站在一旁,泪水顺着皱纹密布的脸颊流下,整个会议室陷入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我继续往下读。
“...我必须用严厉的方式逼你奋起,因为我看到了你身上的潜力,那是连你自己都没有发现的宝藏。”信中写道。
我的双手开始剧烈颤抖,眼前的文字变得模糊不清。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听见林老师轻微的啜泣声。
信中描述了林老师如何在深夜的办公室独自批改我的试卷,为我标注解题思路。
“每天晚上,当你们都离开学校后,我会拿出你的作业和试卷,一遍又一遍地分析你的错误,寻找适合你的学习方法。”信中这样写道。
我眼前浮现出林老师独自在灯下批改试卷的情景,窗外雨声淅沥,她轻声说着“你一定能行”。
这与我记忆中那个总是严厉批评我的林老师形象完全不同。
信中还提到,林老师曾用自己三个月的工资,悄悄为我缴纳了补习班的费用。
“我知道你家里条件不好,但你需要更系统的辅导,所以我托何主任的名义帮你报了补习班,其实费用是我出的。”林老师在信中坦白道。
我震惊地抬头看向何主任,他微微点头,眼中含着泪水,证实了信中所言非虚。
06
更令我吃惊的是,林老师还描述了她与何主任达成的一项秘密协议。
“我和何主任商量好了,我来扮演‘严厉’的角色,他扮演‘和蔼’的角色,一张一弛,共同激励你前进。”信中这样解释道。
我想起了那些何主任“偶然”发现我在走廊学习的夜晚,那些他“恰好”路过教室给我答疑的时刻,原来一切都是精心安排的。
会议室里的人都屏息静气,没有人打断这个充满震撼的时刻。
读完信的最后一个字,我猛地站起身,脸上的表情从震惊转为愤怒。
“为什么?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这二十五年的怨恨算什么?”我几乎是吼出来的,声音中充满了痛苦和不解。
林老师被我突如其来的怒火吓得后退了一步,眼中满是惊恐和愧疚。
“小涛,我没有想到会这样...”林老师颤抖着说道。
“李厅长,请冷静...”校长试图上前调解。
我挥手打断了他的话,心中的情绪无法控制地爆发出来。
“你们知道这二十五年来我是怎么想的吗?你们知道那些话对一个十八岁的孩子有多大伤害吗?”我质问道,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
林老师瘫坐在椅子上,泪流满面,无力回应。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却还是忍不住摔门而出,留下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我独自来到学校操场,那里是我曾经无数次跑操、做早操的地方,现在已经铺上了塑胶跑道,焕然一新。
突然,大雨倾盆而下,我站在雨中,任由雨水冲刷着我的脸庞,混合着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的液体。
我回忆起当年被林老师当众羞辱的场景,那种无力感和绝望感仿佛又回到了心头。
“李厅长!”何主任撑着伞,气喘吁吁地跑过来。
“别淋雨了,身体要紧!”何主任把伞递给我。
“何主任,你也参与了这个'骗局'?”我苦笑着问道。
“这不是骗局,这是我们当时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何主任叹了口气。
“林老师她...她患有早期阿尔茨海默症,可能没有太多清醒的时间了。”何主任突然说道,声音低沉。
这个消息像一盆冷水浇在我头上,我愣住了。
“多久了?”我艰难地问道。
“去年确诊的,她一直瞒着所有人,直到前几个月才告诉我。”何主任回答。
“她一直想见你一面,想亲口向你道歉,可能...这是最后的机会了。”何主任的声音中带着请求。
雨水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我陷入了沉思。
当天晚上,我独自一人来到了县医院。
护士告诉我,林老师住在三楼的单人病房,这是校方为她特别安排的。
推开病房门,我看到林老师正坐在床上,在昏黄的灯光下整理一箱老照片和学生作业。
“林老师。”我轻声叫道。
林老师抬起头,眼睛一亮:“小涛,你来了。”
我走到床边,看着这位曾经在我心中留下深深阴影的老师,现在却是一位满头白发、身形消瘦的老人。
“我看了你的信。”我平静地说。
“你一定恨我吧。”林老师苦笑着说。
“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我的感受。”我如实回答,“二十五年的误会,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清楚的。”
林老师颤抖着从枕头下取出一本日记本:“这是我这些年来一直记录的日记,关于你的每一次晋升,每一次成就,我都记录在这里。”
07
我翻开日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我这二十五年来的点点滴滴,有我的报道剪报,有我的晋升消息,甚至还有我在各种场合的发言摘录。
“你一直在关注我?”我惊讶地问道。
“从你离开学校的那一天起,我就开始后悔了。”林老师的声音充满了自责,“但我不敢联系你,怕你不愿意见我。”
“为什么当初要对我那么苛刻?”我直接问出了心中最大的疑惑。
林老师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道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年,学校只有一个重点大学的推荐名额。”
“很多老师都希望推荐自己班上的尖子生,我的侄子也在其中,但我最终决定把这个名额给你。”林老师说道。
“给我?”我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你一直对我那么严厉,甚至劝我去读技校。”
“正是因为我选择了你,所以我不能让别人看出来,否则会有人说我偏心。”林老师解释道,“而且,我担心如果你知道了这件事,可能会骄傲自满,反而影响发挥。”
“所以你选择了扮演'恶人'的角色?”我有些明白了她的用意。
“是的,我宁可你恨我,也不想看到你浪费自己的才能。”林老师眼中含着泪水,“但我没想到这个决定会让你背负这么多年的心理负担。”
“你为什么这么确定我能成功?当时我的成绩并不突出。”我继续追问。
“因为我看到了你眼中的那种渴望和坚定,那是其他学生所没有的。”林老师回答。
我们沉默了一会儿,各自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可是,您凭什么替我决定?”我的情绪又开始激动起来,“您剥夺了我选择的权利,把我推向了一条充满痛苦的道路。”
“我那时以为我是在为你好,现在看来,确实是我的自以为是。”林老师痛苦地承认。
“您知道这些年来我有多少次怀疑自己吗?有多少次想要放弃吗?”我的声音越来越大。
“小涛,我知道我错了,但当时的决定是基于我的前车之鉴。”林老师突然提高了声音。
“什么前车之鉴?”我疑惑地问道。
“因为我的前一个学生就是被我太温柔的鼓励毁了一生!”林老师痛苦地回应。
我愣住了,没想到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
林老师从床头柜中取出一份档案递给我:“这是我珍藏了多年的资料,关于我的一个学生,张明,他和你有很多相似之处。”
我打开档案,看到了一个年轻人的照片,以及一份关于他高考失败后自杀的记录。
“他本来是个很有天赋的孩子,我一直对他充满期望,经常鼓励他,告诉他他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林老师声音哽咽。
“结果呢?”我小心翼翼地问道。
“他太相信我的话了,以为自己只要正常发挥就能成功,结果高考失败,无法接受这个打击,最终......”林老师说不下去了。
我震惊地发现这个学生和我有着惊人的相似,包括家庭背景和性格特点。
“所以,您是害怕历史重演?”我的语气软化了下来。
“是的,我不能再承受一次这样的打击了,所以我宁可用严厉的方式逼你前进,也不想看到你重蹈张明的覆辙。”林老师解释道。
病房里再次陷入沉默,只有医院走廊上偶尔传来的脚步声。
告别林老师时,已经是深夜了,我们之间的谈话持续了几个小时,掀开了尘封多年的往事。
08
走出医院不久,我的手机突然响起,是医院打来的紧急电话。
“李厅长,林老师突然病情恶化,被紧急送入ICU,她指名要见您。”电话那头的声音急促而紧张。
我立刻掉头返回医院,一路上心跳如鼓,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
医院走廊上,何主任已经在那里等候,脸色凝重。
“怎么回事?”我急切地问道。
“林老师可能是情绪波动太大,引发了心脏问题。”何主任解释道,“医生正在抢救。”
等待的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终于,医生从抢救室出来,摘下口罩:“病人暂时脱离危险,但情况不容乐观。”
“能见她一面吗?”我问道。
“可以,但不要刺激她。”医生叮嘱道。
在抢救过程中,医生发现林老师多年来一直靠廉价药物维持,为的是省钱资助贫困学生。
这个发现让我的心情更加复杂,眼前这位曾经严厉的老师,原来一直默默无闻地帮助着那些和当年的我一样需要帮助的孩子。
林老师被转入普通病房后,我获准前去探望。
房间里,林老师显得更加虚弱,氧气管连接在她的鼻子上,监护仪发出规律的“滴滴”声。
我轻轻走到床边,看着她苍白的脸色,心中五味杂陈。
“林老师的私人物品都在那边的柜子里,她刚才一直念叨着要给你看什么东西。”护士小声对我说。
我走到柜子前,发现里面整齐地放着一堆文件和照片。
翻看着这些物品,我突然发现了一份遗嘱,上面赫然写着我的名字。
打开遗嘱,我惊讶地发现,林老师竟是我大学学费的匿名捐助者!
“当年你上大学时,我知道你家里困难,就以学校的名义给了你一笔助学金,其实那是我的积蓄。”遗嘱中这样写道。
我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滚落下来。
在遗嘱下面,还压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是两个年轻的女子,其中一个我认出是年轻时的林老师,而另一个——
“这是...我母亲?”我惊讶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照片背面写着:“与小红的约定——我们互相照顾对方的孩子。1965年。”
我这才明白,年轻的林老师竟然是我已故母亲的闺蜜,他们之间有过互相照顾对方孩子的约定。
这个发现让我感到天旋地转,所有的点滴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第二天一早,主治医生找到我,神情严肃:“林老师的情况不太好,需要做一个手术,但成功率只有百分之四十,需要直系亲属签字。”
“她有什么亲人吗?”我问道。
“据我们了解,她膝下无子女,多年来独居,没有其他亲属。”医生回答。
我转头看向何主任,他也是一脸担忧:“林老师有个侄子,但多年来没有联系了。”
一个决定在我心中形成:“我来签字吧,她就是我的母亲。”
医生有些迟疑:“这个手术费用很高,而且风险不小。”
“无论多少钱,我都愿意承担,请尽快安排手术。”我坚定地说。
签完字后,我回到林老师的病房,守在她的床边。
09
在整理她的物品时,我发现了一个剪报本,里面收集了关于我这些年来的每一次晋升和成就的新闻报道。
有我刚工作时发表的文章剪报,有我升任科员、科长、处长的消息,还有我成为副厅长的大幅报道。
每一则剪报旁边都有林老师工整的批注,记录着她的感受和祝福。
“小涛升任科员了,真为他高兴,我就知道他能做到。”
“小涛成为科长,他的才能终于得到了认可,希望他继续前进。”
“小涛晋升处长,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我真为他骄傲。”
“小涛成为副厅长,他终于站在了那个位置,可以为更多像他这样的孩子创造机会了。”
翻看着这些记录,我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下,这位曾经在我心中留下阴影的老师,原来一直在默默关注着我,为我的每一步成长感到欣慰。
手术持续了五个小时,我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待,双手紧握,不停祈祷。
终于,医生走出来,摘下口罩:“手术基本顺利,但接下来的24小时是关键期。”
我长舒一口气,感谢医生的努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推掉了所有工作,全心全意守在林老师的病床前,等待她苏醒。
第三天的凌晨,林老师终于睁开了眼睛。
“小涛...你还在啊...”她虚弱地说道,声音几乎听不见。
“林老师,您醒了!”我激动地握住她的手。
“我知道你会恨我...”林老师艰难地说道,眼中满是愧疚。
我摇摇头,泪水模糊了视线:“不,林老师,我不恨您,我终于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师爱。”
“是我不好,用了错误的方式,给你造成了伤害。”林老师的眼泪滑落。
“老师,那都过去了,重要的是您对我的关心和培养。”我真诚地说。
“我答应过你妈妈要照顾你,但我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林老师断断续续地说着。
“我知道了,您和我妈妈是好朋友,您一直在履行那个约定。”我安慰她。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痊愈,这场病...”林老师苦笑着说。
“别担心,我会一直陪着您,就像您陪伴我成长一样。”我握紧她的手。
“小涛,我很骄傲...骄傲看到你成长为今天这样的人...”林老师的声音越来越弱,但眼中的光芒却越来越亮。
“这一切都是因为您,林老师,是您的严格要求和默默关怀,塑造了今天的我。”我动情地说。
“那你...原谅我了吗?”林老师颤抖着问道。
“不需要原谅,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过错。”我微笑着回答,“我们之间,只有爱和责任。”
林老师的眼中流下了欣慰的泪水,她轻轻点头,闭上眼睛休息。
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她平静的脸上,仿佛洗去了岁月的沧桑和痛苦的印记。
我静静地坐在床边,回想着这二十五年来的点点滴滴,那些被误解的严厉、那些刻意制造的挫折,原来都是为了让我能够更加坚强地面对生活。
林老师用她的方式教会了我如何直面困难、克服挫折,这是比知识更宝贵的财富。
窗外,新的一天开始了,阳光明媚,充满希望。
我知道,无论前路如何,我都会继续前行,把林老师的这份师爱传递下去,帮助更多像当年的我一样的孩子,让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力量。
这,就是最好的报答。
来源:九申篮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