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高官痛批: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正在掏空我们的未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4 15:08 1

摘要:“目标偏离”、“老调重弹”、“窗口关闭”——多年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旗舰报告不断发出警示,提醒世界必须加快减排步伐,才能避免危险的气候影响。世界真的听进去了吗?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智子说观点

“目标偏离”、“老调重弹”、“窗口关闭”——多年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旗舰报告不断发出警示,提醒世界必须加快减排步伐,才能避免危险的气候影响。世界真的听进去了吗?

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 (Inger Andersen) 对此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她承认,自十年前《巴黎协定》签署以来,全球已取得进展,但她同时强调,各国必须采取更大力度的措施,逐步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这位丹麦经济学家目前正在巴西贝伦参加马拉松式的COP30气候谈判。她对环境外交的艰难深有体会——就在今年8月,由她主持的塑料条约谈判曾因各方紧张局势而破裂。

在联合国年度气候峰会期间,安德森接受了法国法新社的专访,谈及了寻求共识、设定最后期限的必要性,以及她对美国出席贝伦会议的期望。

当被问及世界是否在倾听警告时,安德森表示:“我认为确实如此。我们看到部分国家自主贡献(NDC)存在一定程度的提升空间——但这种提升还远远不够。”她补充道:“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就此放弃各自回家?不。此刻正是我们需要全力以赴的时刻。

她强调,围绕排放问题的对话必须“刻不容缓”地推进。“无论通过正式议程或其他方式,关键在于我们绝不能忽视:整个进程终须以减排、逐步淘汰、逐步降低为终点,实现摆脱化石燃料的转型,从而杜绝当前讨论的排放问题。”

“我们必须扩大替代能源的规模,”安德森指出,“因为你我及全世界都对化石燃料产生了依赖。当前许多国家的经济仍依赖化石燃料驱动。”

谈及陷入僵局的塑料条约谈判,安德森坦言了设定“最后期限”的必要性。“我曾是推动设定期限的人之一——让我们两年内完成。难道我不知道这不可能实现?这种可能性极高。”

她以其他谈判为例:“我们耗费17年才达成《公海条约》,气候目标的制定更是历经21年。但塑料污染无处不在,我们已无21年或17年可耗。”

安德森表示,在两年半的时间里谈判已举行了六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就像所有谈判一样——我们再开一轮。有时正是在走投无路时,才能真正集中精力。

面对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局势,安德森呼吁各方牢记共同目标。“全球多边体系存在紧张局势,但我们必须牢记:所有人参与的初衷是相同的。我们是否存在不同利益?或许。这些利益是否相互牵制?有时确实如此。但难道有人不愿解决塑料污染或气候危机?我认为不会。

当被问及对美国的期望时,安德森表示:“不,在多边主义框架下,我们希望193个成员国都能出席。当然,我们尊重民选政府的决定,这是主权行为。但无论各国政府立场如何,我们都期待各方参与。”

她同时澄清了此前塑料谈判的情况:“需要明确的是,美国代表团确实在瑞士日内瓦出席了塑料条约会议,我不会将谈判破裂的会议结果归咎于他们。这是集体失职,我认为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各方都应反思如何在下次会议中做得更好。

“走投无路”与“全力以赴”,这两个词勾勒出了贝伦谈判的底色。从气候到塑料,安德森的表态透露出一贯的清醒:承认依赖、正视分歧,但拒绝放弃。在马拉松式的谈判桌上,这位丹麦经济学家所要面对的,不仅是不断关闭的“窗口”,更是如何在一个充满利益牵制的世界里,将“集体失职”的反思,转变为下一次“全力以赴”的共识。

你认为在“逐步淘汰”和“能源依赖”之间,各国该如何平衡?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作者:尼克·佩里

来源:无敌浩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