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双决赛名单刚贴出来,微博热搜直接爆了:林高远刘诗雯这对五年前就解散的老搭档,居然把世界第二拉下马,决赛还要打一对刚成年没多久的小将,全运会剧本都不敢这么写。
混双决赛名单刚贴出来,微博热搜直接爆了:林高远刘诗雯这对五年前就解散的老搭档,居然把世界第二拉下马,决赛还要打一对刚成年没多久的小将,全运会剧本都不敢这么写。
11月13日傍晚,球馆里的灯比白天还亮。
林高远和刘诗雯坐在场边,汗水顺着下巴滴到地板,啪嗒一声。
工作人员递上毛巾,两人都没接,先抬头看大屏比分:4比3,他们真赢了。
对面袁励岑王艺迪瘫在椅子,毛巾盖脸,谁也不想说话。
观众席第一排,一个小男孩拽着爸爸衣角问:叔叔们怎么不笑?
爸爸没答,光顾着拍视频,手抖得糊成一片。
这场半决赛从第一局就炸。
袁励岑反手拧拉那一下,球速测出来121公里,现场屏都闪红。
王艺迪更绝,劈长球专打刘诗雯正手空档,连得三分。
广东组合第二局10比7领先被翻,观众席爆出第一次国骂。
转折点在第五局,林高远突然退半步,不再贴台快撕,改成中台对拉,球转得对手连吃两个发球。
决胜局9比9,刘诗雯发了个侧旋,袁励岑回高出界,全场分贝飙到103,跟KTV最大音量差不多。
隔壁球台,陈垣宇蒯曼4比2拿下徐海东陈幸同。
两位00后赢球没吼,只轻轻撞拳,像刚打完训练赛。
数据板写着:蒯曼第三局落点分布,对手反手位占比68%,盯死七寸。
徐海东赛后路过混合区,甩下一句:他们节奏太怪,像按了快进。
记者追问哪里怪,他摇头走了,袜子都湿成深色。
单打那边,樊振东4比1扫掉孙正,每局都让对手先拿到局点再翻,网友留言:东哥教你什么叫考试压轴。
林诗栋对赵子豪更快,四局加起来只让对手拿17分,现场计分器差点来不及翻。
王楚钦和林高远内战,左手对左手,5比10落后连赢7分,最后高球扣杀,球印留在挡板上方半米,清洁工得爬梯子去擦。
女线同样狠。
陈梦0比2落后蒯曼,换件球衣回来连扳四局,第二局后现场大屏幕给特写,她脸上没汗,像刚睡醒。
朱雨玲赢陈幸同那场,多拍回合最高一球打了17板,两人像在打羽毛球的杀吊结合。
孙颖莎对削球手刘斐,平均一球只让对手削两板,第三板必定冲死,观众数拍子都来不及。
王曼昱王艺迪反手对反手,球速降到78公里,旋转却高达145转每秒,懂行的老爷子边看边跺脚:这球放二十年前根本没人敢站近台。
回到混双,林高远刘诗雯上一次并肩,还要追溯到2019年韩国公开赛,当时他们决赛输许昕刘诗雯,颁奖台都没上。
这次重组,训练馆里只合练了七天,每天一个半小时,广东队内测胜率不到六成,没人想到他们能进决赛。
陈垣宇蒯曼更离谱,配对才三个月,青年赛打到全运会,一路赢过三对国家队主力,蒯曼妈妈在看台织毛衣,每赢一分就数一针,现在毛衣已经织到袖子。
有人算了账,林高远今年29,刘诗雯32,对面两人加起来才38,年龄差一轮。
省队教练私下说:老胳膊老腿跑不过小马达,但老姜知道往哪切。
决赛舞台灯光更亮,球台四周加八台4K摄像机,球员毛孔都能看清。
刘诗雯赛前准备了两块球板,手柄缠了蓝胶带,林高远只用一块,拍肩已磨得发白,他笑说:用顺手了,像穿旧拖鞋。
单打四强出炉,对阵表写着:樊振东对林诗栋,王楚钦对林高远;陈梦碰王曼昱,孙颖莎战朱雨玲。
全是国乒主力,没有冷门,却人人自危。
林诗栋每天训练后加练半小时接发球,教练发球机调到最大频率,他就能练到吐。
朱雨玲离开国家队一年,靠全锦赛打回视野,晚上十点还在看台记笔记,写满三页A4。
观众最爱问:谁能拿冠军?
翻历史,全运会比奥运还难,奥运名额有限,全运所有省队高手都在。
2005年南京全运会,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王励勤第三轮就出局,打印冠军那一刻,他球板直接断柄。
2013年鞍山,马龙输给17岁的樊振东,那天夜里马龙独自绕馆慢跑,没人敢跟。
现在轮到大满贯樊振东守上半区,他要是翻车,热搜能挂三天。
混双决赛放在14日晚上七点半,央视直播,门票二级市场炒到1280一张,等于一台新款手机。
馆外黄牛说:去年这价能买两张,今年都冲着看刘诗雯最后一舞。
她没宣布退役,可所有人都知道,这也许是最后一场全运会。
林高远抖音粉丝一夜涨十万,最新视频里他啃面包,配文:决赛前不想吃饭,怕胃下垂。
夜里十一点,球馆熄灯,保洁大爷推着拖把经过冠军墙,墙上还贴着上届混双冠军头像。
他嘟囔一句:照片又要换了,不知道贴谁。
灯光关掉那刻,整个场地只剩球网孤零零支着,像在等待明天谁来把球打过去。
来源:智勇双全旭日Z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