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圈!龙华这家医院的“免陪照护病房”让8000家庭省心省钱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2 04:09 1

摘要:人一步入中年,聚在一起时,有一个话题无论何时何地提起,总能引起一大波共鸣:“上有老下有小”,同时肩负起照护老人、抚育子女和赚钱养家的重任,常常陷入疲于奔命、进退失据的困局。一旦遇上家人生病住院等突发情况,就很容易焦头烂额。

人一步入中年,聚在一起时,有一个话题无论何时何地提起,总能引起一大波共鸣:“上有老下有小”,同时肩负起照护老人、抚育子女和赚钱养家的重任,常常陷入疲于奔命、进退失据的困局。一旦遇上家人生病住院等突发情况,就很容易焦头烂额。

回应民生关切

广东率先掀起免陪照护病房改革浪潮

2025年

免陪照护服务试点

被纳入省卫生健康委十大便民惠民举措

而在深圳,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则先行了一步。

在医院党委的统筹规划与大力支持下,由医院党委专职副书记牵头推动、医院护理部具体实施,于2024年6月率先在肛肠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胸外科等科室启动“免陪照护病房”试点,构建起“党委引领、领导推动、护理主抓”的工作格局。

如今,这一模式正加速在龙华区中心医院更多科室铺开,惠及更多患者及其家庭。更难得的是,该院还成了“行业经验”的输出者。

照护升级:

从“全家忙”到“专业护”的蜕变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今年10月,在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脊柱关节外科住院部,74岁的李奶奶在出院前夕,特意口述并由家属代笔,写下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这位专程远道而来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人,在术后全程得到了护理团队的悉心照料。她在信中特别提到,几位护理员轮流守护在她身边,时时嘘寒问暖,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她们安慰我、鼓励我,让我别害怕,说‘有我们在’。虽然伤口还疼,但心里暖融融的。就算孩子不能日夜陪护,我也感到特别踏实、特别放心!”

被子滑落,医疗护理员细心为轮椅上的老人整理盖被。

“她们是真把我的康复放在心上,再累也陪着我走路,有她们在,我一点都不觉得是自己一个人在扛!”在妇科住院部,50岁的卵巢囊肿患者文姨(化名)这样说起这里的免陪照护。术前她总忍不住焦虑,是护理员常过来陪她聊天,驱散她的紧张;术后,护理员更是细致,照着护嘱帮她梳头、擦脸、翻身拍背,还会给她按摩肢体,一点都不马虎。文姨一开始怕痛不愿下床,护理员就轻声劝:“我陪着您走。”从最初10分钟到后来30分钟,护理员始终跟在身边,帮她预防血栓、腹胀这些术后麻烦。到了康复期,护理员还主动帮她洗头,让文姨心里暖暖的,“这份细心,比我老公还懂我!”

双职工家庭的张先生更算了一笔经济账:妻子住院2天,每天100元左右的护理费,比请传统护工划算得多,自己既能上班又能接送孩子,出院时,张先生脸上堆满笑容,特意送上一捧鲜花,接妻子出院。“说实话,妻子住院有专业的人照料,我能同时兼顾工作和孩子,这样两边都能照料到,大家心情都好。”

这些案例背后,是龙华区中心医院对不同群体需求的精准回应。针对老年患者,护理员提供假牙护理、康复锻炼等专业服务;面向职场家庭,24小时照护解决“无人陪护”难题;对于重症患者,则安排一对一特需服务,确保护理质量。

正如上述家属张先生所说:“有专业团队盯着,比我们自己瞎忙活放心多了。”

护士指导医疗护理员为痰多的阿公拍背排痰, 其专业手法赢得老人的点赞肯定。

免陪照护并非无人陪护,而是在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且自主选择的基础上,由护士和医疗护理员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生活照护服务,家属无需值守,或只是提供亲情陪伴。这一模式推出后迅速受到青睐。至今,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肛肠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胸外科、脊柱关节外科、妇科、康复医学科等16个科室已开展免陪照护服务,服务超过 8000 余人次。预计12月,该项服务将在全院适宜科室全面铺开。

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获颁“免陪照护病房”建设单位。

走进龙华区中心医院病房可以看到,每一位签约服务的患者床头都放着一份“照护计划单”,清晰列出照护范围、照护级别、照护内容、需重点预防的风险环节,以及个性化的照护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这份计划单并非千篇一律,而是针对不同病种与专科特点,分别列出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与事项,使护理人员在执行照护时能够目标明确、忙而不乱。

“免陪照护服务,让家属安心、放心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护理员编入了护理小组,形成‘医-护-护’管理模式,简言之,即医生+护士+医疗护理员组成一个团队协作小组。医生给护士下医嘱,我们护士也会给护理员下护嘱。”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高莉梅介绍,医疗护理员比普通护工拥有更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纳入医疗服务的闭环统一管理,能够和医生、护士实现无缝沟通与交接。

“在小组里,我们护士既是‘医嘱执行者’,又是护理员带教者、监督者。根据护理级别及患者病情,护士落实‘亲自做、指导做、教会做’原则,从以前自己干转变到带着护理员一起干。”每次交接班,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护士刘麦都会和她的“工作搭子”护理员交代“护嘱”。护理员需要在护士的安排、指导和监督下完成生活护理工作,“护理员每天要协助患者下地活动多少米、喝多少水,都有明确清单。”刘麦介绍,不仅如此,护理员也参与交接班、床边查房等,通过及时反馈患者的需求,为医护人员医疗决策提供依据。

2025年7月,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成功入选广东省护士协会颁发的首批“免陪护标准化病房”建设单位,成为龙华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医院。10月,远在贵州的贵州省人民医院也专程前来“取经”,这一模式的示范效应正逐步显现。

专业底色:

把护理员练成“正规军”的秘密

免陪照护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一支专业、规范的护理员队伍。从“凭经验干活” 的传统护工,到“按标准服务”的医疗护理员,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通过系统化培训与精细化管理,完成护理员队伍的“升级”。

2025年5月28日,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认证的“医疗护理员(深圳)教学点”落户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教学点的设立,相当于为护理员培训装上“权威导航”,培训考核结果直接与官方接轨,是把护理员练成“正规军”的关键。截至目前,依托这个教学点,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已开设2期护理员培训班,每期招收20—30人,成为行业经验的输出者。

医疗护理员与临床护士共同参加医院举办的“预防跌倒工作坊”,携手提升患者照护安全。

在“医疗护理员(深圳)教学点”,龙华区中心医院精心设计一套包括 “基础护理技能”“老年术后患者专项照护”“院感防控与职业暴露处置”“急危重观察与应急处理”“人文关怀与沟通艺术” 等五大模块的通科培训课程,既考理论知识又考操作技能,为护理员量身定制成长路径。辅导教师全是来自院内高年资、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长。通科培训后,专科培训实行 “科室定制化”,每期培训班学员在完成基础培训后,会根据医院各科室需求分配岗位,并接受针对性训练。

过往,护工照料全凭经验和感觉;现在,护理员要从“经验派”蜕变成“专业派”。“我们培训上课,要求护理员知道左右手该放哪、站哪个方位才安全;再比如,对于有假牙的老年患者,我们要求现在护理员学会评估是活动假牙还是固定假牙,水温严格控制。”甲乳胸外科护士长赵芳在临床一线深耕几十年,是培训教学点的辅导老师之一。谈起免陪照护推行前后的变化,语气里满是感慨,这些护理员去到专科上岗还需要接受专科培训,经过通科培训的护理员能对护理细节从“抵触规范”到“主动遵守”,变化特别明显。

为保障新科室顺利启用,医疗护理员培训师正为护理员团队开展岗前培训。

“在不少科室里,术后患者都需要专业照护。家属陪着的时候,总想帮患者调整个舒服姿势,可有时候反而帮了倒忙,我们得一遍遍去提醒、纠正。”赵芳笑着解释,免陪照护由护士和护理员协作,分类分等级护理,一些不恰当的护理情况自然就能有效避免。

“我乐意接受这种有系统性、持续性的培训,学习到工作专业知识,服务起来更好、更专业,这是我自己切身能感受到的。”正值50岁关卡的林优平女士果断报名培训、考证,从一名普通护工成为医疗护理员,被纳入医护小组的 “正规军”。她笑容盈盈,“专业能力提升了,住院患者和家属更尊重我们,工作做起来更有尊严感,收入也变得稳定。”

培训与管理带来的改变立竿见影:护理员与护士配合更顺畅,能快速领会专科护理要点;护士从生活照料中解放出来,可专注于治疗性工作;病房实现 “陪而不护”,环境更安静,患者休息质量显著提升。推行免陪照护后,该院住院部患者满意度一直处于高位。

一面锦旗,一声感谢, 是患者对医疗护理员亲人般贴心服务的最高肯定。

一封出院感谢信, 见证了医疗护理员超越职责的守护。

价格亲民:

让专业照护成为民生福祉

免陪照护,更专业、更放心、更便利,同时还更经济实惠。

据介绍,当前传统一对一护工服务的市场参考价格约为每日300元,而区中心医院依据广东省医保局文件推行的“免陪照护病房”服务,不仅价格更为合理,更具惠民优势:一对三照护每日仅需140元,较传统一对一护工参考价格下降近53%;一对二照护每日180元,费用仅为传统服务的60%。即便是针对特殊重症患者的一对一照护,每日也仅280元,相比市场传统参考服务有一定费用缩减。

更重要的是,免陪照护由专业护理团队按标准化流程提供服务,在保障照护专业性与安全性的同时,有效减轻患者家庭经济压力,相比传统护工服务形成 “花更少钱、享更优服务” 的惠民优势。

从3个科室试点到16个科室覆盖,再到计划年底全科室覆盖,从8000人次服务到行业经验输出,龙华区中心医院的免陪照护实践,正在破解民生痛点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这场护理革命,不仅让“一个人也能安心住院”成为现实,更为医疗服务便民惠民写下了生动注脚。

“头发长了呀!”医疗护理员为神经外科住院的患者理发,手中推剪,理去的是烦恼,心中暖流,汇聚的是温情。

在这个先行先试、勇于探索的路上,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在免陪照护领域还屡获殊荣:“基于患者旅程地图构建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免陪照护模式” 项目,获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多维质量管理工具应用于标准化委员会颁发的省第八届医院多维工作大赛三等奖;“基于患者旅程地图构建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免陪照护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论文获广东省岭南南丁格尔护理研究院评选的 “三等优秀论文”,充分显示了专业实力与行业认可。

作为该院这项工作核心执行者之一,龙华区中心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张甘棠也坦言,“我们不仅要解决当下的陪护难题,更要探索可持续的护理服务模式。”目前,医疗护理员队伍仍面临职业认可度不高、人员学历偏低、流动性大等困境。对此,医院也提出清晰规划:持续优化培训体系,强化专科护理培训;完善护理员考核激励机制,保障队伍稳定性;加强宣传引导,提升社会对护理员职业的认知。更长远来看,期望从更高层面完善护理员职业发展路径,提高待遇水平,同时探索护理费用医保报销机制,进一步减轻患者负担,让免陪照护更妥帖、普惠地抵达需要的人群,“让患者住得安心,家属看得放心,护理员做得舒心,这是我们的目标。”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黄晓华(医院供图)

编辑 陈栋

本文来自【宝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