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0日,喀什TIR集结中心一派繁忙。一批从浙江义乌运抵的20吨日用百货,经工人快速分拣贴标后装上TIR国际运输车辆,6天后将抵达塔吉克斯坦杜尚别。而在次日午后,新疆金玖月商贸有限公司仓储区内,11辆满载纺织服装、小家电的货车整装待发,货值约200万美元,
11月10日,喀什TIR集结中心一派繁忙。一批从浙江义乌运抵的20吨日用百货,经工人快速分拣贴标后装上TIR国际运输车辆,6天后将抵达塔吉克斯坦杜尚别。而在次日午后,新疆金玖月商贸有限公司仓储区内,11辆满载纺织服装、小家电的货车整装待发,货值约200万美元,一周内将送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公司法定代表人沙迪克・买买提说:“依托片区物流优势,外贸订单迅猛增长,合作伙伴已覆盖中亚五国。”
这些日常场景,是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揭牌两年来枢纽功能跃升的生动缩影。两年来,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持续构建多维度交通枢纽,实现从“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的精彩蝶变,为南疆外向型经济注入强劲动力。蝶变的背后,是交通脉络的强力打通。10月15日,中吉乌土多式联运通道试运行成功,标志着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国际物流网络建设取得关键进展。
当天上午,喀什国际枢纽港内,7辆满载机械设备、日用品的国际运输车依次鸣笛,驶向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和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此次试运行开辟两条全新线路:一条采用公铁联运方式,货物经铁路抵喀什后换装公路出境,终至土库曼斯坦土库曼巴希港,可跨里海辐射阿塞拜疆巴库,全程时效缩短40%;另一条由中方车辆一次性完成三国直达运输,无需沿途换车换单,成为中国与中亚南部国家间最短运输路径。
为让新通道高效运转,喀什国际物流港整合铁路港、公路港、航空港功能,建成集运输、仓储、报关、报检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在此基础上,作为全国首个获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RU)认证的TIR集结中心,运营票数稳居全国首位,累计服务跨境车辆755辆,今年以来出境票数达409票、占全国19.3%。凭借TIR认证,运输车辆享受“快速通关”便利,跨境运输时间减少30%以上、成本降低15%,成为全国跨境陆路运输重要支点。
空中通道同步拓展,国际航线已达16条,新增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客货运航线。2025年6月格鲁吉亚货运航班落地,冷链产品快速抵喀;本地新梅通过航空物流实现“56小时达全国”,损耗率从9%降至1.8%,让“喀什味道”直达百姓餐桌。
随着陆路、空中通道的不断完善,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多式联运网络也实现规模化覆盖。截至2025年9月,喀什已形成16条常态化多式联运线路,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8月开通的“绍兴—喀什—乌兹别克斯坦”铁公联运线路,实现“一单到底、一箱到底”,实施一年来累计验放货物1300余批次,货值超90亿元,进一步织密了连接国内与亚欧的物流通道。
“枢纽能级的提升,既依靠硬件‘硬联通’,也离不开智慧科技与制度创新‘软实力’。”地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两年来,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坚持“科技+制度”双轮驱动,持续提升运营效率。
天翼低空物流运营中心完成首航,京东物流改写了喀什地区消费者“网购等一周”的历史,实现“当日达”“次日达”;L4级无人驾驶卡车完成实测,自动化分拣线与智慧仓储系统广泛应用,分拣效率提升30%。
通关服务上,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创新实施全疆首创的“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口岸与属地监管环节无缝衔接,通关时间从3—5天压缩至6—8小时,累计监管车辆近2万辆。企业通过“单一窗口”线上申报,属地海关提前审核,货物到港后直接查验放行,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以改革破解堵点,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两年来推进72项试点改革任务,落地率达93.8%,培育81个制度创新案例。
南疆业务集中审核中心将47项高频业务“一站式”办理,通关作业流程从7项简化至4项;出口退税“48小时办结”,环评审批效率提升50%,363个项目前期工作平均缩短十余天,让企业“少跑腿、多办事”。
交通枢纽升级与制度红利释放,推动喀什外向型经济增长与产业集聚。2025年1—10月,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进出口总额达680.2亿元,同比增长23.8%,占全地区进出口总额80%,成为南疆外贸“主力军”。两年来,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累计注册企业4940家,较设立初期增长143%,其中国际物流企业1886家、跨境电商企业146家、外贸生产企业892家。
“依托‘属地直通’模式、TIR集结中心等创新举措,货物周转周期明显缩短,国际业务衔接更顺畅。”新疆中亚联盟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报关部经理姜艳飞说。
远方集团常务副总裁吴双虎表示,集团落户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不仅看重通道优势,更青睐“集散地”带来的供应链机遇。其旗下国际商贸园区2024年开园至今,吸引120余家企业入驻,日均进出车辆超1.2万辆,去年出货16万吨、货值105亿元,今年预计增长40%。“正打造‘展贸结合’的国际商贸港,让货物不仅通过,更能留驻、增值。”
在喀什TIR集结中心仓库内,各类货物整齐堆放,即将通过国际道路运输运往中亚各国。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朝 摄
同时,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依托红其拉甫口岸“常年开放”机遇,成功引进巴基斯坦NLC物流公司、全球捷运等龙头企业,让雪域边关跨境运输“全年无休”。
站在两周年新起点,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持续深化与中亚、南亚经贸合作,推动通道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加速转化,致力于打造“欧亚腹地物流枢纽”,让这颗“丝路明珠”在新时代对外开放中绽放更璀璨光芒,为共建“一带一路”交出精彩的“喀什答卷”。
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陈朝 依利夏提
本文来自【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