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武二哥,你这是怎么了?"李逵看着坐在山头发呆的武松。
武松没有回答,只是望着远山。
这些天他总是这样,白天还好,一到夜里就睡不着。
梁山的兄弟们都说他为兄报仇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武松心里总有个疙瘩。
那天晚上,潘金莲临死前的眼神一直在他脑子里转。
不是恐惧,也不是恨意,像是有什么话要说却说不出来。
直到在梁山遇到那个从阳谷县来的人,武松才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杀错了人...
01
武松上梁山已经三个月了。
白天跟着众兄弟操练,晚上就一个人坐在山头看星星。别人以为他想家,只有他自己知道,心里有事。
那件事。
杀潘金莲和西门庆的事。
所有人都说他做得对,为兄报仇,义薄云天。连宋江都夸他是条汉子。可武松心里明白,这事有问题。
什么问题说不上来,就是别扭。
特别是潘金莲死前那个眼神。
武松见过很多人死前的眼神。有恐惧的,有愤怒的,有绝望的。潘金莲的眼神不一样,像是委屈,又像是无奈。
"二哥,又在这里坐着?"
回头一看,是燕青。
"睡不着。"武松说。
燕青在他身边坐下:"心里有事?"
武松点点头,没说话。
燕青是个细心人,这些天一直在观察武松。看出来了,武松有心事,而且是大心事。
"能说说吗?"燕青问。
武松犹豫了一下:"燕青,你说,杀人之前,是不是应该弄清楚真相?"
"当然。"燕青毫不犹豫,"不然岂不是冤杀了好人?"
武松苦笑:"可是有时候,真相未必是表面看到的那样。"
燕青看着他:"二哥是在说自己的事?"
武松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我总觉得,我可能做错了什么。"
第二天,武松去找宋江。
"哥哥,我想下山一趟。"
宋江正在看账本,抬头看他:"下山干什么?"
"有些事想弄清楚。"
宋江放下笔:"什么事?"
武松想了想:"私事。"
宋江知道武松不是多话的人,既然说是私事,必定有原因。
"去吧,小心点。"
武松谢过,转身要走。
"武松。"宋江叫住他,"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说。"
武松点点头,出了聚义厅。
下山的路上,武松一直在想那个眼神。
潘金莲死前的眼神。
不像是一个杀夫凶手该有的眼神。
反倒像是一个受了天大委屈的人。
可这怎么可能呢?她和西门庆害死了武大郎,这是事实啊。何九叔亲眼看见的,郓哥也作证了。
证据确凿。
可为什么心里总是不踏实?
武松走得很慢,脑子里翻来覆去想着那些细节。
武大郎死的时候,脸色发黑,明显是中毒。
潘金莲和西门庆慌慌张张,像是做贼心虚。
邻居们都在议论,说早就看出不对劲。
一切都指向潘金莲和西门庆。
可是...
武松停下脚步。
可是什么?
他想不出可是什么,只是觉得哪里不对。
到了山下的小镇,武松找了家客栈住下。
掌柜是个老头,看见武松的打扮,就知道是梁山的人。
"客官是梁山的好汉?"
"是。"武松不避讳。
"失敬失敬。"老头很客气,"客官住店,小的给您最好的房间。"
武松谢过,上楼休息。
02
第二天一早,武松正要出门,听见楼下有人在说话。
"那个武都头现在在梁山呢。"
"武都头?哪个武都头?"
"还能是哪个?打虎的那个武二郎啊。"
"哦,就是杀了嫂子的那个?"
"对对对,为了给哥哥报仇,把那个潘金莲和西门庆都杀了。"
"这事我听说过,当时闹得满城风雨。"
武松停住脚步,仔细听着。
"不过..."其中一个人压低声音,"我听说这事有蹊跷。"
"什么蹊跷?"
"我有个亲戚在阳谷县,他说当时有人看见武大郎在死前几天,行为很奇怪。"
"怎么个奇怪法?"
"具体的我也不清楚,反正不像传说的那么简单。"
武松心里一动,快步下楼。
"两位老兄,刚才说的武都头的事,能细说说吗?"
两人一看是个壮汉,有些害怕。
武松赶忙解释:"我是武都头的朋友,想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
其中一个人看看四周,小声说:"这事不好乱说啊。"
武松掏出一锭银子:"只是想了解真相。"
那人接过银子,犹豫了一下:"我那个亲戚说,武大郎死前几天,总是偷偷摸摸地出门。"
"去哪里?"
"不知道。但是每次回来都很兴奋,像是发了财似的。"
武松皱眉:"发财?"
"对,还跟邻居炫耀,说自己很快就要发大财了。"
另一个人插话:"还有,我听说武大郎平时对那个潘金莲管得很严,几乎不让她出门。"
"这倒是。"第一个人点头,"那个潘金莲长得漂亮,武大郎怕她跟别人跑了。"
武松听着,心里越来越觉得不对劲。
如果武大郎对潘金莲管得那么严,她怎么能和西门庆搞到一起?
而且,武大郎死前为什么会说要发大财?
武松告别两人,心情沉重地离开客栈。
他决定回阳谷县看看。
回到阳谷县,武松没有声张,悄悄住进一家小客栈。
这里的人都认识他,所以他换了身衣服,还戴了帽子。
第一站,他去了何九叔的店铺。
何九叔正在整理药材,看见有人进来,抬头一看,差点吓死。
"武...武都头?"
"嘘。"武松做了个手势,"何九叔,我想问你点事。"
何九叔紧张得手都在抖:"您...您问。"
"当时你给我哥验尸,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何九叔想了想:"异常?什么异常?"
"除了中毒,还有别的吗?"
何九叔摇头:"没有了,就是中毒而死。"
武松又问:"我哥死前几天,有没有来过你这里?"
"来过。"何九叔点头,"来买过几次药。"
"买什么药?"
何九叔犹豫了一下:"都是些普通的药材。"
武松看出他有所隐瞒:"何九叔,实话实说。"
何九叔咽了口唾沫:"武都头,有些话不好说啊。"
"说。"武松的语气有些严厉。
何九叔没办法,只好说:"您哥哥买的那些药材,有些是...有些是催情的。"
武松一愣:"催情?"
"对,还有一些是让人听话的。"何九叔小声说,"我当时就觉得奇怪,他买这些干什么。"
武松心里一沉。
催情的药,让人听话的药。
武大郎买这些药干什么?
难道...
武松不敢往下想。
从何九叔那里出来,武松又去找了几个当时的邻居。
第一个是住在武大郎隔壁的王大娘。
王大娘一看见武松,眼神就有些闪躲。
"武都头,您怎么回来了?"
"王大娘,我想问问当时的情况。"
王大娘明显不想多说:"都过去的事了,还问什么?"
武松坚持:"我想知道真相。"
王大娘叹了口气:"武都头,有些事知道了对您没好处。"
"什么意思?"
王大娘看看四周,确定没人,才小声说:"您哥哥...您哥哥不是您想的那样。"
"怎么说?"
"他对潘金莲...很不好。"
武松心里咯噔一下:"怎么个不好法?"
"经常打她,骂她,还不让她出门。"王大娘说着,眼圈都红了,"那个潘金莲,其实挺可怜的。"
武松感觉头有点晕。
这和他了解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在他的印象里,武大郎老实巴交,对妻子应该很好才对。
"还有别的吗?"武松问。
王大娘犹豫了一下:"您哥哥死前那段时间,经常有人来找他。"
"什么人?"
"看起来像是有钱人,穿得很体面。"
武松皱眉:"他们来干什么?"
"不知道,每次都是关起门来说话。"王大娘摇头,"但是您哥哥每次跟那些人见面后,都很兴奋。"
从王大娘那里出来,武松又找了几个邻居。
得到的信息都差不多。
武大郎对潘金莲不好,经常打骂。
死前那段时间,经常有神秘人来访。
每次见面后,武大郎都很兴奋,像是有什么好事。
武松越听越觉得不对劲。
如果武大郎真的对潘金莲那么不好,那她出轨也情有可原。
可这样一来,她为什么要杀武大郎呢?
除非...
武松想到一个可能,但不敢确定。
他决定去找郓哥。
郓哥现在已经长大了,在街上卖炊饼。
03
看见武松,郓哥很高兴:"武叔叔!"
"郓哥。"武松拍拍他的肩膀,"想问你点事。"
"您说。"
"当时你看见嫂嫂和西门庆的事,能再详细说说吗?"
郓哥想了想:"我看见西门庆进了您家,过了很久才出来。"
"你确定看见的是西门庆?"
"确定啊,西门庆我认识的。"郓哥点头,"他经常在我们这条街走。"
"那你有没有看见我哥哥?"
郓哥摇头:"没有,武大哥那几天都不在家。"
武松心里一动:"不在家?去哪里了?"
"不知道,反正白天很少看见他。"
武松又问:"那嫂嫂呢?平时怎么样?"
郓哥想了想:"潘大嫂平时很少出门,看起来总是不高兴。"
"为什么不高兴?"
"可能是因为武大哥经常骂她吧。"郓哥说,"我经常听见他们家吵架。"
武松问:"谁在吵?"
"都是武大哥在骂,潘大嫂很少说话。"
武松听着,心情越来越沉重。
看来武大郎对潘金莲确实不好。
可这还是不能解释为什么潘金莲要杀他。
除非...
武松又想到那个可能。
他决定去找王婆的那个侄子。
武松记得,三个月前在梁山下遇到的那个人,说王婆临终前提到过武大郎的秘密。
找了一天,武松终于找到了那个人。
那人姓刘,在县城里做小买卖。
看见武松,刘某有些紧张:"武都头,您找我有事?"
"刘老弟,上次你说王婆临终前提到我哥哥的事,能详细说说吗?"
刘某看看四周:"这事..."
武松拿出银子:"只要是真话,这些都是你的。"
刘某接过银子,犹豫了一下:"武都头,这事说出来对您可能不好。"
"说。"
刘某深吸一口气:"我姑妈临终前,跟我说了一些当时的情况。"
"什么情况?"
"她说,武大郎...武大郎其实知道潘金莲和西门庆的事。"
武松一愣:"知道?"
"不但知道,还...还默许。"
武松感觉天旋地转:"什么?"
"我姑妈说,武大郎曾经找过她,让她帮忙安排潘金莲和西门庆见面。"
武松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怎么可能?"
刘某看着武松的脸色,有些害怕:"武都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这是我姑妈说的。"
武松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还有别的吗?"
"有。"刘某点头,"我姑妈说,武大郎这么做是为了敲诈西门庆。"
"敲诈?"
"对,让潘金莲勾引西门庆,然后以此要挟,要钱。"
武松感觉脑子里一片混乱。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
那么潘金莲不是凶手,而是受害者!
"还有吗?"武松问。
刘某摇头:"我姑妈就说了这些,后来就去世了。"
武松谢过刘某,拖着沉重的步子离开。
如果刘某说的是真的,那么整个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
武大郎不是受害者,而是这场阴谋的策划者。
潘金莲不是凶手,而是被人利用的工具。
可是,这一切都只是王婆的一面之词。
武松需要更多的证据。
他决定去找当时的其他知情人。
经过多方打听,武松找到了当时经常给武大郎家送菜的小贩。
小贩姓李,是个老实人。
"武都头,您找我有事?"
"李大哥,想问问当时我哥哥家的情况。"
李大哥想了想:"您哥哥...怎么说呢,后来变化挺大的。"
"什么变化?"
"以前他很老实,后来突然变得很有钱的样子。"
武松心里一动:"有钱?"
"对,经常买很贵的菜,还买酒。"李大哥说,"我就奇怪,他一个卖炊饼的,哪来那么多钱?"
"这事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大概是潘金莲和西门庆传出闲话的时候。"
武松越听越觉得不对劲。
武大郎在传出闲话的时候突然有钱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刘某说的可能是真的。
武大郎确实在敲诈西门庆。
武松又找了几个人,得到的信息都指向同一个结论。
武大郎在那段时间确实变得有钱了。
而且行为很奇怪,经常偷偷摸摸地出门。
最关键的是,有人看见他和一些陌生人见面。
那些人看起来都很有钱。
武松基本确定了,武大郎确实在敲诈别人。
可是,他为什么会死呢?
而且,潘金莲为什么要承认杀了他?
武松想不通。
他决定找一个关键人物。
当时帮助验尸的仵作。
仵作姓张,是个老头。
04
武松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家里休息。
"张师傅,想问问当时验尸的情况。"
张师傅看见武松,有些紧张:"武都头,都过去了,还问这个干什么?"
"我想知道真相。"
张师傅叹了口气:"武都头,有些事还是不知道的好。"
武松坚持:"请张师傅告诉我。"
张师傅看着武松,犹豫了很久,才说:"您哥哥确实是中毒而死,这个没错。"
"可是?"
"可是中毒的方式有些奇怪。"
武松皱眉:"怎么奇怪?"
"一般被人下毒,都是混在食物里,或者强灌下去。"张师傅说,"但是您哥哥的情况看起来像是...自己吃的。"
武松心里咯噔一下:"自己吃的?"
"对,毒药在胃里的分布很均匀,而且没有挣扎的痕迹。"
武松感觉头有点晕:"那...那岂不是说他是自杀?"
张师傅点头:"很有可能。"
武松几乎站不稳了。
如果武大郎是自杀,那潘金莲为什么要承认杀了他?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武松决定找最后一个人。
王婆临终前的贴身丫鬟。
这个丫鬟叫翠花,现在在县城外的一个庄子里做工。
武松找了很久才找到她。
翠花看见武松,吓得差点跑掉。
"武都头...您...您找我干什么?"
"翠花,我想问问王婆临终前说的话。"
翠花脸色发白:"我...我不知道什么。"
武松拿出一大锭银子:"只要说实话,这些都是你的。"
翠花看着银子,犹豫了很久。
"武都头,这事说出来,会出人命的。"
"说。"武松的语气很坚决。
翠花咬咬牙,接过银子。
"我家主子临终前,跟我说了当时的真相。"
"什么真相?"
翠花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
"武大郎根本不是被人害死的,他是自己吃毒死的!"
翠花哭着说:"我家主子说,武大郎发现潘金莲和西门庆的事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高兴得不得了。他让我家主子帮忙安排,让潘金莲继续和西门庆来往。"
"为什么?"武松的声音都在颤抖。
"为了敲诈西门庆要钱啊!"翠花说,"武大郎威胁西门庆,如果不给钱,就要去告官,说他勾引良家妇女。西门庆没办法,只好给钱。"
武松感觉天塌了:"那为什么武大郎会死?"
"因为西门庆后来不给钱了。"翠花继续说,"西门庆说他玩腻了潘金莲,不想再给钱。武大郎就威胁要去告官。西门庆恼了,说要杀了武大郎。"
"武大郎害怕了,就想了个毒计。他买了毒药,自己吃下去,想要栽赃给西门庆,说是西门庆杀的他。"
"可是潘金莲发现了武大郎的计划。她知道如果这样下去,西门庆会被冤枉。虽然西门庆对她不好,但她不想害死人。所以她决定自己承担罪名。"
"当您来追查的时候,潘金莲只能配合演戏,假装是她和西门庆合谋杀夫。其实西门庆根本不知道武大郎已经死了。"
武松听完,整个人都呆住了。
原来如此。
原来一切都是这样。
武大郎才是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
他利用自己的妻子,敲诈别人的钱财。
最后为了栽赃别人,甚至不惜自杀。
而潘金莲,那个被所有人唾骂的女人,其实是这场阴谋中最无辜的受害者。
她为了不让别人被冤枉,宁可自己承担杀夫的罪名。
武松想起潘金莲临死前的眼神。
那不是恐惧,不是愤怒。
那是委屈,是无奈,是绝望。
她想说出真相,但不能说。
因为说出来,西门庆就会被冤枉。
虽然西门庆不是好人,但他确实没有杀武大郎。
潘金莲宁可自己死,也不愿意冤枉别人。
武松忽然明白了。
潘金莲确实和西门庆有私情,这没错。
但她不是主动的。
她是被武大郎逼的。
武大郎为了敲诈西门庆,逼迫自己的妻子去勾引别人。
潘金莲没有选择。
她如果不从,武大郎就会打她,骂她。
她如果从了,就要承受所有人的指责和唾骂。
她活在痛苦中,没有出路。
最后,当武大郎自杀栽赃的时候,她选择了承担罪名。
这也许是她能做的唯一正确的事。
武松坐在地上,呆呆地看着天空。
他杀错人了。
他杀死的不是凶手,而是受害者。
而真正的恶人,武大郎,已经死了。
死在自己的毒计里。
武松想起和武大郎一起长大的日子。
那时候的武大郎确实老实,确实善良。
什么时候开始变的?
也许是娶了潘金莲之后。
看见自己的妻子那么漂亮,心里产生了扭曲的想法。
他开始怀疑潘金莲会背叛他。
这种怀疑逐渐变成了控制欲。
控制欲又变成了报复心理。
最后,他想出了那个恶毒的计划。
利用妻子的美色,敲诈有钱人。
这样既能发财,又能报复妻子。
可他没想到,最后害死的是自己。
也害死了无辜的潘金莲。
武松站起身,看着阳谷县的方向。
潘金莲的坟墓就在那里。
一个被所有人误解的女人。
一个宁可承担罪名也不愿冤枉别人的女人。
05
武松缓缓走向潘金莲的坟墓。
墓碑很简陋,只刻着几个字:"恶妇潘氏之墓"。
武松看着这几个字,心如刀割。
恶妇?
她哪里恶了?
她只是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女人。
武松跪在墓前。
"嫂嫂,对不起。"
"我错了。"
"我杀错人了。"
风吹过墓地,发出呜呜的声音。
像是潘金莲在哭泣。
武松跪了很久,直到天黑。
回到客栈,武松躺在床上,却睡不着。
脑子里全是潘金莲的影子。
她被武大郎打骂的样子。
她被迫和西门庆来往的样子。
她承担罪名时绝望的样子。
她临死前委屈的眼神。
武松忽然明白了很多事。
为什么潘金莲当初面对指控时,总是欲言又止。
为什么她在承认罪行时,眼中没有恐惧,只有无奈。
为什么她死前的眼神那么复杂。
她想说出真相,但不能说。
她知道说出来也没用,反而会害死无辜的人。
所以她选择了沉默。
选择了承担一切。
武松想起西门庆。
西门庆确实不是好人,但在这件事上,他也是受害者。
他被武大郎敲诈,被迫给钱。
最后还要承担杀人的罪名。
如果不是潘金莲承担了罪责,西门庆可能已经被冤死了。
可讽刺的是,武松还是杀了西门庆。
因为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凶手。
包括武松自己。
武松起身,走到窗前。
外面是黑暗的夜空。
就像他现在的心情。
他做了一件自以为正义的事。
结果却是最大的不义。
他杀死了一个无辜的女人。
一个为了不冤枉别人而承担罪名的女人。
一个被所有人误解和唾骂的女人。
武松想起梁山的兄弟们。
他们都夸他做得对,说他是为兄报仇的好汉。
可他们不知道真相。
他们不知道武松杀的是无辜的人。
武松决定回梁山。
他要把真相告诉所有人。
虽然已经无法挽回潘金莲的生命,但至少可以还她一个清白。
回到梁山,武松找到宋江。
"哥哥,我要说一件事。"
宋江看着武松憔悴的样子,有些担心:"什么事?"
武松把查到的真相详细说了一遍。
宋江听完,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你是说...潘金莲是无辜的?"
武松点头:"她不但无辜,还是受害者。"
宋江沉默了很久:"那你打算怎么办?"
武松说:"我要把真相告诉所有人,为嫂嫂正名。"
宋江叹了口气:"武松,人死不能复生,你这样做只会让自己更痛苦。"
"我不怕痛苦。"武松说,"我怕的是让无辜的人继续被误解。"
宋江看着武松坚决的表情,知道劝不动他。
"好吧,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武松谢过宋江,开始准备。
他要写一份详细的说明,把调查到的真相全部写出来。
然后派人送到各地,让所有人都知道真相。
写的过程中,武松多次停笔。
每写一句,心就痛一次。
因为每一句都在提醒他,他杀错了人。
他杀死的不是凶手,而是这场悲剧中最可怜的受害者。
写完后,武松把说明书交给宋江。
"哥哥,请派人把这个传播出去。"
宋江接过说明书,仔细看了一遍。
"武松,你确定这些都是真的?"
"确定。"武松说,"我查证了很多人,都能证实。"
宋江点头:"好,我会派人传播的。"
说明书很快传播开了。
阳谷县的百姓们震惊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事情的真相竟然是这样。
武大郎不是受害者,而是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
潘金莲不是凶手,而是被人利用和伤害的可怜女人。
很多人开始反思。
当初为什么那么容易就相信了一面之词?
为什么没有深入了解真相就下判断?
为什么对一个女人那么残忍?
也有人开始为潘金莲感到难过。
她活着的时候,被所有人指责和唾骂。
死了之后,才有人知道她的委屈。
但这一切都太晚了。
武松看着这些反应,心情很复杂。
高兴的是,潘金莲终于得到了清白。
难过的是,这个清白来得太晚了。
她已经死了,再也听不到别人的道歉了。
武松又去了一次潘金莲的坟墓。
06
这次,墓碑前放着很多花。
显然有人来祭拜过。
武松跪在墓前,说:"嫂嫂,大家都知道真相了。"
"你的清白保住了。"
"虽然晚了点,但总算是还你公道了。"
风又吹过墓地。
这次不像哭泣,更像是叹息。
武松在墓前坐了很久。
回想起第一次见到潘金莲的时候。
那时候她刚嫁给武大郎,还很年轻,很漂亮。
笑起来像个孩子。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女人会有那么悲惨的结局?
武松想起她死前的话。
她说:"武二哥,我对不起大哥。"
当时武松以为她是在承认罪行。
现在才明白,她说的对不起,是另一种意思。
她对不起武大郎,是因为她没能阻止武大郎走上歧途。
她对不起武大郎,是因为她没能救他的命。
她对不起武大郎,是因为她最终还是要承担杀夫的罪名。
即使武大郎那样对她,她心里还是有愧疚。
这样的女人,怎么可能是恶人?
武松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墓碑。
他决定请人重新做一块墓碑。
上面不再写"恶妇",而是写"贤妻"。
虽然潘金莲的丈夫不值得,但她确实是个好妻子。
即使被那样对待,她也没有真正背叛过。
她和西门庆的事,是被迫的。
她承担杀夫罪名,是为了保护别人。
这样的女人,值得所有人尊敬。
回到梁山,武松变了很多。
以前他话少,但不沉闷。
现在他更少说话,而且总是一个人坐着发呆。
兄弟们都看出来了,武松心里有事。
但没人敢问。
因为这事太沉重了。
一个自以为正义的人,发现自己做了最不义的事。
这种打击是毁灭性的。
有一天,李逵找到武松。
"二哥,你这样下去不行啊。"
武松看着他,没说话。
李逵说:"人死不能复生,你再怎么后悔也没用了。"
武松点头:"我知道。"
"那你还这样?"
武松想了想:"逵哥,你说,一个人做错了事,应该怎么办?"
李逵摸摸头:"当然是想办法弥补啊。"
"怎么弥补?"
"做好事呗。"李逵说,"以前做了坏事,以后多做好事,不就抵消了?"
武松摇头:"有些事是无法弥补的。"
李逵不懂:"为什么?"
武松说:"因为伤害已经造成了,而且是不可逆转的。"
李逵想了想:"那也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啊。"
武松站起身:"逵哥说得对,不能一直这样下去。"
"那你打算怎么办?"
武松看着远山:"我要做一些事,虽然无法弥补过错,但至少可以让自己心安一些。"
武松开始行动了。
他派人四处寻找那些被冤枉的人,为他们申冤。
他资助那些无家可归的女子,让她们有地方住。
他惩罚那些欺负弱女子的恶人。
虽然这些都无法挽回潘金莲的生命,但至少可以帮助其他和她一样的女人。
来源:卡西莫多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