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痛叫偏头痛!解除偏头痛“紧箍咒”,专家教你这样做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09 04:43 1

摘要: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常常让人猝不及防。很多人一旦疼痛发作,就急忙依赖止痛药。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谢乐介绍,偏头痛防大于治。

#长沙头条##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常常让人猝不及防。很多人一旦疼痛发作,就急忙依赖止痛药。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谢乐介绍,偏头痛防大于治。

中医讲究“未病先防”,西医提倡“健康管理”,两者殊途同归。通过调整作息、饮食、情志与运动习惯,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偏头痛的发生频率,科学、自然地预防偏头痛。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作息紊乱是偏头痛最常见的诱因之一。熬夜、睡眠不足或过度嗜睡都会干扰下丘脑与血管的节律,引发疼痛,而规律的生物钟可以平衡自主神经系统,也能稳定血管收缩节律,从而减少偏头痛发作。

中医认为“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意思是夜晚应养阴静息,白昼应活动生阳。长期违背昼夜规律,会导致“肝阳上亢”,出现头胀、头痛、易怒等症状。建议:

1. 每天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尽量在23点前入睡;

2. 午间可小憩15~30分钟,避免过度劳累;

3. 睡前减少使用电子设备,让大脑有“下班时间”;

4. 保持卧室安静、避光、通风良好;

5. 周末不要“报复性睡懒觉”,以免睡眠节律失调。

不少偏头痛患者会发现:焦虑、愤怒、紧张或情绪波动后,疼痛更容易发作。西医认为,情绪应激会导致神经递质紊乱;中医则认为“肝主疏泄”,情志不畅易致肝气郁结、气机上逆,化火上扰清窍而痛。

如果经常感觉情绪压抑或焦虑,不妨每天给自己10分钟静心时间,深呼吸、闭目养神,让气血顺畅、头脑放松。建议:

1. 学会情绪宣泄:写日记、散步、与朋友交谈等方式都能释放压力;

2. 尝试静心练习:太极、冥想、八段锦、呼吸训练有助于平复情绪;

3. 保持社交支持:有人倾听是最好的“心药”;

4. 培养乐观心态:“心安则不痛”,保持心境平和是防止偏头痛的良方。

饮食是预防偏头痛的重要一环。现代营养学与中医食疗理念高度契合——饮食宜清淡、均衡、定时。

1. 避开“头痛菜”

建立自己的“头痛食物黑名单”,是远离易诱发偏头痛的食物,例如:

含酪胺:陈年奶酪、腊肉、发酵豆制品;

含亚硝酸盐:火腿、香肠、午餐肉;

高脂肪食品:油炸、奶油、肥肉;

过量咖啡因或酒精:突然戒断或摄入过量都可能触发头痛。

2. 多吃“护脑食物”

补充镁、B族维生素、钾和Omega-3脂肪酸,有助于稳定神经功能:

镁:菠菜、豆类、黑巧克力;

维生素B2:鸡蛋、奶、绿叶菜;

钾:香蕉、橙子、西红柿;

抗炎脂肪酸:深海鱼、核桃、亚麻籽油。

3. 试试中医食疗

中医认为偏头痛多与“肝阳上亢、痰湿内生、气血不和”有关,可通过食养平衡:

肝阳上亢者:宜食菊花茶、绿豆粥、莲子心茶;

痰湿体质者:薏苡仁、陈皮、冬瓜汤可化湿;

气血不足者:山药、小米、桂圆、枸杞、红枣有补益作用。

除了作息与饮食,生活细节也影响偏头痛是否“找上门”。

1. 保持空气清新,避免闷热、烟雾、异味环境。

2. 控制光线刺激,减少长时间盯屏幕。

3. 保持颈肩放松,久坐者应每小时起身活动一次。

4. 经期女性注意保暖,避免受寒与情绪波动。

5. 中医常说“风邪易袭于头”,秋冬要防风寒,春夏要避阳光直射或空调直吹。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专家伍大华教授提醒:偏头痛并非完全不可控。只要学会调节生活方式、饮食与情绪,让身体在“动静相宜、阴阳平衡”中运行;每天早睡一小时、喝足水、散散步、笑一笑,就是告别偏头痛的第一步。持续偏头痛患者可咨询专科门诊医生,提供规范系统诊治。

来源:湖南医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