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因公殉职,10年后母亲意外看到一人神似他,亲子鉴定完崩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6 18:55 1

摘要:是啊,建国路。我儿子的名字就叫周建国,多气派的名字啊。那是五十年代初,他爹给取的,说是纪念新中国成立,图个吉利。

相似的背影

"孙师傅,这趟是到建国路吗?"我抓着公交车扶手问,腿脚不如从前,一晃悠差点摔倒。

司机回头瞟了我一眼,笑道:"老周师傅,您坐了十年还不记得?建国路是终点站哩!"

是啊,建国路。我儿子的名字就叫周建国,多气派的名字啊。那是五十年代初,他爹给取的,说是纪念新中国成立,图个吉利。

恍惚间,我看见站台上那个背影——挺拔的肩膀,微微低头看表的姿势,和我儿子一模一样。那种熟悉感,像一记闷锤砸在我心口上。

"建国!"我几乎脱口而出,身子不由自主地往前倾。公交车猛地一刹,我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回过神来,我意识到自己又出现幻觉了。儿子已经走了十年了,怎么可能在站台上等车?

"大娘,您没事吧?"旁边的年轻姑娘扶住了我。

"没事没事,老毛病了。"我摆摆手,强撑着笑了笑。可那背影分明就在那里,不是幻觉。

我叫周秀芬,今年六十有二,原是纺织厂的纺织女工,干了三十多年,拿过"五一"劳动奖章,也曾是厂里的先进工作者,墙上贴过我的大幅标语。早些年丈夫因肺病去世,一个人把儿子拉扯大。

建国从小就崇拜消防员,每次看到马路上呜哇呜哇开过的消防车,都会兴奋得手舞足蹈。他常说那是"和火魔搏斗的英雄"。记得他七岁那年,我们家对门着了火,消防员叔叔冒着浓烟冲进去救人的场景,让他彻底着了迷。

"妈,我长大了也要当消防员,救人!"小建国握着小拳头,眼里闪着光。

他如愿考入消防学院,毕业后在市消防支队当了六年兵,一步步从见习消防员做到了中队副队长。十年前那场化工厂大火,他带队冲进浓烟滚滚的车间,救出十一名工人后,在最后一次搜救时被坍塌的横梁砸中,年仅二十八岁。

那天,单位领导亲自来家里通知我这个噩耗,还带来了他的遗物——一个旧军挎包、一块手表、一本发黄的笔记本和一张全家福。我抱着那些东西,像抱着他一样,哭得昏天黑地。

就这样,我的儿子走了,我的精神支柱倒了。厂里给我办了丧事假,又特批了提前退休,可这些都填不满我失去儿子的痛苦。

我跌跌撞撞下了车,那背影已消失在人流中。我揉了揉眼睛,暗骂自己又开始胡思乱想了。这十年来,我不知道多少次在街上认错人,以为看到了建国。

"周大姐,又去建国路啊?"隔壁王大妈拎着菜篮子赶上来,她是我多年的老邻居。

"嗯,去趟菜市场。"我有些心不在焉。

"我说你呀,就别总往那儿跑了,建国已经走了这么多年了,你这样下去身体会垮的。"王大妈叹了口气,她知道我这些年的执念。

"没事,我有分寸。"我敷衍着回答。

心里却翻江倒海。那个背影,真的很像建国。不,不只是像,简直就是他本人!

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都去那站台守着。早上七点半准时到,一直等到九点钟。人来人往,却再也没看到那个熟悉的背影。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老糊涂了,出现了幻觉。

"秀芬,你这是何苦呢?"楼下李大爷碰见我,摇头叹息,"儿子已经走了,你也该放下了。"

"我没事,就是出来遛遛弯。"我打着哈哈,心里却固执地坚持着。

第五天早上,天下起了蒙蒙细雨。我撑着花布伞,又去了那个站台。等了大约半小时,我看见了——还是那身消防制服,还是那个站姿,甚至连撑伞的角度都和建国一模一样!

我的心砰砰直跳,手心冒汗。这一次,我鼓起勇气跟了上去。那人上了212路公交车,我也匆忙跟上。一路尾随,最后看到他进了北城消防队。

"您找谁啊?"门卫拦住了我。

"我...我想见见那个年轻消防员。刚才进去的那个。"我结结巴巴地说。

"您说的是张明辉吧?个子高高的那个?他刚调来没多久。"

张明辉?不是我的建国?可为什么连走路的样子都这么像?难道真是我看走眼了?

"您是他家人?"门卫问。

"不是,我...我是来送东西的。"我随口编了个借口,然后失魂落魄地走开了。

回到家,我翻出建国的相册,一张张对比记忆中那个背影。越看越觉得不对劲,那神态、那站姿,分明就是建国嘛!

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满脑子都是那个背影。第二天一早,我去找了老姐妹刘淑华商量。她退休前是医院的护士长,见多识广。

"秀芬,你这是咋了?脸色这么难看?"刘淑华给我倒了杯热茶。

我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

"你是不是太思念建国了?"刘淑华轻声说,"人走了就是走了,哪有转世重生的事情?"

"不是,淑华,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是觉得...太像了,不只是长相,连举手投足都一模一样!"

刘淑华沉思片刻,说:"那你为什么不再去看看,确认一下?"

"可我该怎么接近他呢?"

"你不是会做点心吗?就说是感谢消防员叔叔们平时保护我们安全,送点心去呗。"

我眼前一亮。是啊,我可以借此机会近距离观察那个叫张明辉的年轻人!

第二天,我一大早就起来和面,蒸了两笼肉包子,这是建国最爱吃的。九点钟,我提着保温盒,来到北城消防队门口。

"大娘,您找谁啊?"又是昨天那个门卫。

"我...我给消防员叔叔们送点心来了。"我紧张地说。

门卫狐疑地看着我:"送点心?"

"是啊,前段时间我家电路着火,是消防员叔叔们来救的火。这不,做了点包子表示感谢。"我撒了个谎。

"行吧,您稍等,我去叫人。"

不一会儿,几个消防员出来了,其中就有那个张明辉。近距离一看,他和建国确实有七分相似,尤其是眉眼间的神韵,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大娘,听说您送来了点心?"一个队长模样的人问。

"是啊,你们辛苦了,常年保护我们这些老百姓。"我的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张明辉。

张明辉似乎察觉到我的视线,朝我礼貌地点头微笑。那笑容,那眼神,让我心头一震——和建国小时候一模一样!

接下来的日子,我隔三差五就去消防队送吃的。时而是包子,时而是馄饨,有时候是建国爱吃的麻辣豆腐。消防员们渐渐认识了我,亲切地叫我"周大娘"。

而我,则有意无意地和张明辉搭话。我发现他说话的神态、咧嘴笑的样子,连抓耳挠腮的小动作,都与建国如出一辙。更巧的是,他居然也喜欢吃麻辣豆腐,也讨厌香菜,就连喝水的姿势都和建国一样——先闻一下,再小口抿。

"张明辉,你有没有去过南城啊?"有一天,我假装随意地问道。

"去过几次,周大娘。怎么了?"

"没事,就是觉得你面熟,像我认识的一个人。"

张明辉笑了笑:"大娘,您对我这么好,是不是认错人了?"

我含泪摇头:"你像我一个亲人。"

"我是安徽人,两年前才调到这边来的。"张明辉解释道。

安徽人?调过来的?我心中的疑惑更甚。建国分明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啊!难道真是我看错了?可那么多相似之处,怎么解释?

我托人找了个私家侦探小李。这事儿办得不太光彩,但我实在是想弄个明白。

三天后,小李带来消息:"张明辉,二十八岁,安徽合肥人,五年前考入消防队,去年调到我们市里。父母健在,家境普通,父亲是工厂工人,母亲是小学教师。"

"他小时候有没有什么特殊经历?"我急切地问。

"据我了解,他十四五岁时曾在河边落水,被一个消防员救起。也许正是那次经历,让他立志成为消防员。"

我心里乱如麻。这不合常理,却又像冥冥中自有天意。我开始频繁去消防队,借送饭为由,每周去三四次,专等张明辉出来。他很有礼貌,总是接过饭盒,叫我"阿姨",有时还会陪我聊几句。

"张明辉,你今年多大了?"我问。

"二十八。"

"什么时候的生日?"

"1995年5月12日。"

我心头一震——这不正是建国的生日吗?同年同月同日!难道真有这么巧的事?

疑惑日益强烈,我终于决定铤而走险。一天,趁张明辉喝水时,我偷偷收起他用过的纸杯,藏在包里带回家。又通过刘淑华的关系,找到医院做了亲子鉴定。

等结果的日子是煎熬的。我既期待又恐惧,不知道结果会是什么。如果他真是建国,那这十年他去哪了?为什么要隐瞒身份?如果不是,那又如何解释这一切巧合?

"周女士,您的检测结果出来了。"医生拿着报告单说。

我紧张得手心冒汗:"怎么样?"

"结果显示不存在亲子关系。"医生的话如同晴天霹雳。

一瞬间,我感觉天旋地转,差点晕倒。护士赶紧扶我坐下,给我倒了杯温水。

"您没事吧?"医生关切地问。

"没事...没事..."我强忍泪水,颤抖着接过报告单。

回到家,我瘫坐在沙发上,泪如雨下。原来一切都是我的一厢情愿,张明辉根本不是建国,只是长得像罢了。我被思子之情蒙蔽了双眼,看到了不存在的相似。

那夜,我翻出建国的遗物,想找些安慰。他的军挎包里还有当年的物件——几封家书、一块旧手表、几张老照片。我一件件抚摸,仿佛这样就能触碰到儿子的体温。

泪水模糊了视线,一本发黄的笔记本掉了出来。这是建国从十八岁开始记的日记,里面记录了他的成长、训练、救火经历。我漫无目的地翻着,突然,一张泛黄的照片从笔记本里滑落出来。

照片上是建国搂着一个陌生的少年,两人穿着泳裤,背景是一条河。我翻到照片背面,上面写着:"与张明辉合影,1995.5.12,同是龙年龙月龙日生,有缘!"

张明辉?我惊得差点跳起来!这不就是那个消防员吗?我赶紧翻看笔记本相关日期的内容。

"今天是我二十岁生日,和几个队友去河边游泳。意外救了个落水的安徽小伙,巧的是他也是今天过生日,和我同年同月同日生!命运真奇妙。他叫张明辉,今年上高三了,想报考消防学院。我把自己的经验都告诉了他,约定明年再见。"

我继续往后翻,发现建国和张明辉保持了联系。

"张明辉考上了安徽消防学院,真为他高兴!他说是受我影响才决定当消防员的,这小子挺有潜力。"

"收到张明辉寄来的照片,他穿上消防服帅气极了!看着他,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

笔记最后一页写道:"今天又救了五个人,累得够呛。晚上接到张明辉电话,他说要调来我们这边的消防队,想和我一起并肩作战。真期待啊!"

原来,建国曾在一次偶然中救过张明辉,而张明辉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直把建国当成榜样,甚至连举手投足都无意中模仿了他。他来这座城市,是为了和建国一起工作,却不知建国已经牺牲。

第二天一早,我拿着照片去了消防队。张明辉正好当值,看到我眼圈发红,担忧地问:"周大娘,您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明辉啊,我有样东西给你看。"我颤抖着掏出照片。

张明辉接过照片,先是一愣,随即瞪大了眼睛:"这...这是?"

"左边这个,是我儿子,周建国。十年前那场化工厂大火里牺牲的消防员。"我哽咽着说。

张明辉的嘴唇颤抖起来:"周...周建国?是他?"

"你认识我儿子?"

"当然认识!他...他是我的救命恩人啊!"张明辉激动地说,"二十岁那年,我在河边游泳,不小心抽筋差点淹死,是他把我救上来的!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消防员,还是和我同一天出生的!"

"我...我一直想再见他一面,报答他的救命之恩。去年好不容易申请调到这边来,想找他,却怎么也打听不到...原来..."张明辉的声音哽咽了。

"原来他...已经牺牲了?"

我点点头,泪水夺眶而出。

"我一直不知道救我的消防员全名叫什么,只记得他姓周,说我们是龙年龙月龙日生的兄弟。他告诉我,只要努力,我也能成为像他一样的消防员...后来听说这边有消防员在火灾中牺牲,我还在想会不会是他,没想到..."

张明辉眼中闪烁泪光,声音哽咽:"这些年,我一直以他为榜样,学他说话的样子,走路的姿势,甚至连吃饭的习惯...我想,如果能像他一样,那我就是个好消防员了..."

我这才恍然大悟——难怪张明辉和建国如此相像,原来他一直在模仿建国,而这种模仿已经深入骨髓,成为了他的一部分。

"孩子,他没有白走。"我拍拍他的肩,心中五味杂陈,"你愿意和我这老太婆做个忘年交吗?"

张明辉红着眼睛点头:"当然愿意,周大娘。我...我能再看看周队长的照片吗?"

从那以后,张明辉常来我家坐坐,听我讲建国的故事。我也从他口中了解到更多建国生前的点滴。那些我不知道的、儿子在外面的样子,他的梦想,他的豪情,他的细腻温柔。

有一次,张明辉告诉我,建国救完人后从不居功,总是说"这是职责所在"。还有一次执行任务时,建国把唯一的氧气面罩让给了被困者,自己忍受着浓烟,硬是把人背了出来。

"周大娘,我现在才明白,我学的不只是周队长的外表,更是他的精神。"张明辉说。

"你已经做到了,孩子。"我欣慰地笑了。

如今每逢建国的忌日,我都会和张明辉一起去墓前献花。看着两个如此相似的背影,一个已成为永恒,一个仍在延续着救火英雄的梦想,我常想,也许这就是生命的另一种方式,在别人身上延续。

"妈,我回来看您了。"有时候,当张明辉站在阳光下,微微侧着脸对我笑的时候,恍惚间,我真以为是建国回来了。

那份思念和痛苦依然在,但不再那么撕心裂肺。因为我知道,儿子的精神和信念,正通过另一个年轻人继续发光发热。

那天回家,我把儿子的那块手表送给了张明辉:"孩子,这是建国的表,你戴上吧。"

张明辉接过手表,郑重其事地戴在手腕上:"周大娘,我会像他一样,做个好消防员的。"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那挺拔的肩膀,那坚定的步伐,恍惚间,我又看到了建国。那个在我生命中短暂又永恒的背影,如今有了新的延续。

我想,这大概就是冥冥中的安排吧。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逝去的,会在别处重新生长。明辉不是建国,但他身上有建国的影子;我不是明辉的母亲,却有幸见证他成长。

人生啊,就是这样奇妙而温暖。

来源:王蓓·wendy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