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千年书院”之美誉的永嘉书院,坐落于国家 AAAA 级楠溪江风景区核心区域,是浙南知名景点。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小长假,我们一家人兴致勃勃自驾前往参观。没想到景区异常火爆,附近几个停车场早已一位难求。在引导员的指挥下,我只好将车停在距离景区大门1000
文丨倪玉
有“千年书院”之美誉的永嘉书院,坐落于国家 AAAA 级楠溪江风景区核心区域,是浙南知名景点。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小长假,我们一家人兴致勃勃自驾前往参观。没想到景区异常火爆,附近几个停车场早已一位难求。在引导员的指挥下,我只好将车停在距离景区大门1000 多米外的江边鹅卵石滩上。看着这片因地制宜开辟的临时停车场,我对温州人的经商头脑更添了几分敬佩。
顶着38度的高温快步前行,距离游客中心大门还有300米左右处,已故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题写的“永嘉书院” 四个红色大字映入眼帘。字迹古朴俊秀,矗立交通要道一旁格外醒目。如果当初选择乘坐竹排从水路去书院大门,自然就会错失掉此次眼缘与欣赏。在门前广场的旅游中心购票后,通过门禁系统进入景区,风光瞬间换了模样。浓密的树荫遮挡住烈日,温度骤降不少,让人倍感舒畅。溪床清澈见底,滩林蓊郁苍翠,一些水上旅游项目正在进行……行进方向左侧依次陈列着永嘉书院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平面布局图、永嘉书院景区介绍及《新建永嘉书院记》石刻。这些不仅方便游人快速了解景点概况,也成为拍照留念的绝佳背景。复旦大学教授骆玉明在《新建永嘉书院记》中写道:“世风代变,古往今来;既念前贤之可绍,亦知后学之日新。今吾人建永嘉书院于兹,名虽旧有,而意非复古也。所以汇聚英豪,焕发志趣。通古今,论商道之博济于众;化中西,究学问以涵养人生。”
游览主通道沿横穿景区的楠溪江修建,身旁是层次分明的茂密植被。书籍形状的导游提示牌随处可见,清晰标注着沿途景点,方便游客自主选择路线。“耕读文化”展示立牌引人驻足,“耕为本务,读可荣身”的理念在此落地生根。景区内设立的丰富的儿童娱乐项目和区域,鲜明凸显了“温州儿童友好城市”的定位。一旁栩栩如生的农耕雕塑,搭配“温州儿童友好、文明是最美风景”的造型,构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线。沿途还不时就地取材,创意独特的石刻映入眼帘,让景区更具文化韵味。
前方气势恢宏,飞檐翘角的阁楼吸引自己加快步伐,走近一看是“水心塔”。别看这座塔名带“水”,实则并非建于水上,塔内雕刻着叶适的《看柑》《锄荒》,薛季宣的《江村闻笛》,还有陈傅良的《送雪庵还山》名人诗词,引得游客驻足揣摩。水心塔下方200多米处,175块石碇错落有致地屹立在江面上,连接起两岸,旁边还架设有石板桥。为保障游览秩序与安全,这里借鉴陆路交通模式设置为单向通行。景区工作人员站立在水中,手持相机招呼游客摆出造型,记录下美好瞬间。满意的照片付费便可带走,不喜欢也无需勉强。据传,走石碇有着特殊寓意,在石碇上行走,一步一个脚印,象征着脚踏实地、步步高升。从前,楠溪江一带的人们为过水方便,在低水位处以步伐为间距,用方形石桩砌筑通道,每个石桩大半部掩埋于水下,露出水面仅一二尺,这便是“石碇”的来历。
石碇尽头连着一座依水而建的水上舞台,既可供举办个性化演艺活动,也能让游客在此休闲小憩。游览时恰逢国庆长假,五颜六色的条幅迎风飘动,“国庆快乐”四个大字居于舞台观众席中央格外醒目,竹子搭建的表演台被白色的轻纱包裹,一只小木船静静的在舞台的一角……充满灵性的水车不知疲倦地转动着,江水中的鱼儿扎堆抢食,赏景的愉悦感让人忘却了旅途疲惫。继续前行,左手边一栋特殊建筑吸引了我的目光,原来是“浙江好声音主播孵化基地”,大门上“以歌养生,以歌会友”的八字对联令人过目难忘。
耳畔一阵阵水声不断渐响,原来右手边不远处是金珠瀑。“金珠瀑”三个大字雕刻在山石之上。烈日下,瀑布从崖壁倾泻而下,水花飞溅,水雾弥漫,带来阵阵清凉。温州商人凭着“百折不挠”的执着精神,从早年“走南闯北、鸡毛换糖”,到如今深耕各行各业、闯荡国际市场,他们始终像这瀑布一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顶着高温坚持前行的此刻,再看眼前的瀑布,更能体会到这份“百折不挠”的韧性,这正是温州人成才经商、立足天下的关键所在,这也是正是每个人应该学以致用的核心理念。
深入景区腹地,永嘉学馆门前的交叉路口处屹立着三尊铜像。一旁的牌匾上有介绍,这三位都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中间是学派创始人薛季宣,左边是传承与发展其学术思想的弟子陈傅良,最右边是集学派之大成者的叶适。永嘉学馆是我此行最期待的景点,也花费了最长时间参观。学馆入门屏风上“万事皆道”四个大字格外醒目,这既是永嘉学派的核心哲学思想,也是温州商道文化的精髓。它将客观事物与日常生活视为“道”的载体,蕴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与西方“存在即合理”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学馆内展板与文物林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阐述了永嘉学派与温州商道文化的思想脉络、不同发展时期的学术成就,以及其对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的深远影响。复原的古代讲学场景中,案几、书卷、油灯等陈列整齐,仿佛能听见千年前学子们围绕“义与利”展开的激烈辩论。永嘉学派打破了“重义轻利”的传统桎梏,主张“义利兼顾”,这份思想不仅滋养了温州人的治学之道,更塑造了他们的经商哲学:以诚信为“义”,以创新为“利”,在坚守底线的同时,敢于突破传统、开拓新局。静坐学馆,耳畔似有先贤教诲,让我对温州商道的根源有了更为直观深刻的感悟。
资料显示,永嘉学馆所在的景区占地面积达5000 亩,拥有50多处自然与人文景观。永嘉多山水,素有“七分山、二分水、一分田”之说,风景秀美、资源丰富。这里东与雁荡山毗邻,西接缙云仙都,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著称,而永嘉书院正位于楠溪江核心区域,将山、水、林、石、滩、瀑等自然景致融为一体,兼容了楠溪江的所有景观特征。楠溪江横贯整个书院,为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景区景点众多,逐一游览既不可能也不现实。三个多小时的游览,在念念不舍中画上了句号。回望永嘉书院,水心塔的厚重、金珠瀑的磅礴、永嘉学馆的深邃,每一处景点都藏着温州人的成才智慧与经商密码。这次双节自驾游,虽历经高温考验,却收获了远超风景本身的感悟:温州人之所以能在治学与经商领域皆有建树,正是源于永嘉学派“务实、创新、义利兼顾”的精神传承。这份精神如同绵延不绝的楠溪江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温州人砥砺前行。而“万事皆道”,不仅是永嘉学派的哲学思想、温州商道文化的核心,更成为了我此行最深的人生顿悟。
蓝天白云下,永嘉书院草坪上人造打卡点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0个字被定格于心,将激励自己砥砺前行!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来源:京都闻道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