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河南省民政厅公布第一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市入选3个“千年古县”、4个“千年古镇”、7个“千年古村落”,展现了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扎实成效。
近日,河南省民政厅公布第一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市入选3个“千年古县”、4个“千年古镇”、7个“千年古村落”,展现了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扎实成效。
3个“千年古县”源远流长:修武县因“武王伐纣修兵练武”得名,置县史超过2200年;温县因“古时有温泉”而得名,是司马懿故里与太极拳发源地;沁阳因位于沁河北岸而得名,历史上一直是怀庆府文化的核心区域。这3个古县已被纳入国家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范畴。
4个“千年古镇”各具特色:温县武德镇西周时期便因“止戈为武,仁义为德”得名,至今保留着明清商业街格局;修武县郇封镇据清道光《修武县志》等史料记载,其名与雍王李素节封郇王有关;孟州市谷旦镇地名源自《诗经》,表示吉日,唐代曾设穀旦县;沁阳市紫陵镇则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至今保留着部分传统风貌。
7个“千年古村落”堪称“微缩历史博物馆”,其中修武县五里源乡李固村的浊鹿城遗址曾为汉献帝居所,龙山文化遗存与曹魏历史在此叠加,文献系统记录了其地名演变;沁阳市西万镇邘邰村作为商代邘国故城,承载着于氏近3000年发祥史;温县赵堡镇北平皋村完整保留了从仰韶文化至汉代的文化层,历史连续性在中原地区实属罕见。我市另外4个“千年古村落”分别是修武县郇封镇郇封村、博爱县柏山镇柏山村、温县番田镇段村、沁阳市紫陵镇赵寨村。
近年来,我市建立由民政、文旅、住建等23个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乡村著名行动实施方案》,通过“挖掘—考证—建档—活化”四步工作法,为76处重点地名遗产建立专属档案,创新推出“二维码村牌”,编纂《乡村记忆》等359篇地名故事,让古地名重新焕发生机。
(记者韦冰)
本文来自【焦作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