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市场普遍陷入“内卷”状态,工业领域尤甚。低价竞争、利润压缩、创新乏力,使不少企业深陷“低价—低利—低效”的恶性循环。在2025年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期间,笔者专访了威乐中国工业行业销售总监金剑先生,深入探讨这家德国技术巨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市场普遍陷入“内卷”状态,工业领域尤甚。低价竞争、利润压缩、创新乏力,使不少企业深陷“低价—低利—低效”的恶性循环。在2025年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期间,笔者专访了威乐中国工业行业销售总监金剑先生,深入探讨这家德国技术巨头如何通过不懈创新、细分市场深耕与产品差异化策略,在激烈“内卷”中突围,并成功实现其在华业务的战略转型。
威乐中国工业行业销售总监金剑
在工业领域“内卷”加剧的当下,威乐深知 “产品创新是破局核心”,始终将技术研发作为投入重点,以差异化、高附加值的产品摆脱低价竞争泥潭。作为全球领先的水泵及水泵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威乐以“让每一滴水更有价值”为使命,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打造覆盖多场景的硬核产品矩阵。
威乐2025进博会展台
在刚刚闭幕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上,德国水泵巨头威乐发布了7款全新产品:
Wilo-Sky / Isar-SC系列智能家用增压泵 ;Wilo-BCR系列永磁变频高效屏蔽泵;Wilo-Helix 2.0-VE SE系列立式多级数字变频泵 ;威乐水泵系统节能诊断大师;Wilo-BCES系列大流量永磁屏蔽泵;Wilo-Atmos GIGA-BXC系列紧凑型不锈钢卧式端吸泵;Wilo-Rexa FAB全系列潜污泵。金剑表示:“创新是威乐的基因,我们每年将全球营收的4%投入到研发中,确保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和领先地位。2024年,威乐中国研发团队完成了40余项新品开发交付,威乐集团累计拥有专利超4,000项,持续以技术实力支撑可持续发展。”
比如针对AI时代算力爆发带来的液冷需求,威乐推出Wilo-Atmos GIGA-BXC不锈钢紧凑式卧式端吸离心泵、Wilo-Medana CH1-L大流量不锈钢卧式多级离心泵等专用产品,凭借高效能、高稳定性优势,成为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的核心装备;而Wilo-BCES永磁大流量屏蔽泵则以无泄漏、低能耗特性,精准适配制药、电子等高精度制造领域的流体输送需求,解决行业“高效与安全难兼顾”的痛点,并荣获2025流程工业创新奖。
Wilo-BCES永磁大流量屏蔽泵荣获2025流程工业创新奖
在细分行业应用中,威乐的产品创新更具针对性。制药行业对水泵的卫生标准、材质兼容性要求严苛,威乐推出全不锈钢纯水输送泵、耐高低温特种泵、防爆隔爆泵及定制化控制柜,覆盖制药生产全流程,已与齐鲁制药、国药、康方生物等龙头企业达成深度合作,既解决企业生产效率与质量管控痛点,更以技术壁垒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Wilo-BCES永磁大流量屏蔽泵
Wilo-Medana CH1-L大流量不锈钢卧式多级离心泵
Wilo-Atmos GIGA-BXC不锈钢紧凑式卧式端吸离心泵
新能源领域,威乐 Wilo-Atmos TERA-SCH 中开双吸泵在宁德时代、宁德新能源多基地落地应用,单项目平均节电率超20%,年节电量最高达660万度,以“技术降本”替代“价格让利”,为行业树立“创新即效益”的典范。
Wilo-Atmos TERA-SCH 中开双吸泵(泵头部分展示)
面对市场“内卷”压力与行业发展趋势,威乐自2018年起启动重大业务调整,摒弃“大而全”的粗放布局,转向“专而精”的高价值赛道聚焦,通过业务转型与集成化策略,在数据中心、液冷、设备更新等领域构建新增长极。
在业务板块重构中,威乐集团聚焦“能源优化”业务,重点发力数据中心液冷与撬装式集成化业务。针对数据中心算力提升带来的诸多挑战,威乐推出Wilo-ICE CUBE“云模舱”预制水力模块解决方案,将水泵、阀门、管路、定压补水、控制等设备集成设计及安装到了标准集装箱内,在威乐工厂进行BIM设计、预制及检测,集装箱到达客户现场后接水接电简易调试即可运行,得益于设备协同优化与预制化设计,系统节能效率提升超30%,工程交付周期压缩达40%。该方案不仅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还可拓展至商业建筑、工业冷却及区域供热等场景。
Wilo-ICE CUBE“云模舱”预制水力模块
在设备更新领域,威乐推出“水泵系统节能诊断大师”服务,构建 “诊断 — 融资 — 实施 — 运维”全链条模式,依托全球900余家服务合作伙伴,每年为客户交付超1万套能源解决方案,通过高效水泵推广每年实现节电1.8 亿KWH,在建龙钢铁、德龙钢铁等项目中帮助企业年节约成本数百万元,以“存量资产优化” 开辟新业务蓝海。
金剑表示:“业务调整的核心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聚焦高价值场景,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才能在‘内卷’中实现突围。”
此外,威乐还强化市政水务、二次供水等民生领域布局,通过定制化系统解决方案提升服务附加值,避免陷入同质化价格战。
威乐打破以往 “德国总部研发、中国市场应用”的传统模式,将研发重心向中国转移,强化中国研发中心的自主创新能力,优先满足本土市场特殊工况与个性化需求,大幅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应对‘内卷’不能单打独斗,既要依托本土化研发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也要通过创新合作模式整合资源,实现互利共赢。”金剑在访谈中强调。
在中国市场,威乐其常州研发及制造基地已构建起电机与水泵全链路自主体系,形成“研发-制造-供应链”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以Wilo-Para系列高效屏蔽泵为例,该产品深度耦合国内热泵厂家需求定向开发,精准匹配热泵系统与壁挂炉系统的特殊工况要求。借助精益生产体系实现全流程成本优化,充分印证了本土化研发及制造体系重构带来的战略价值。
威乐常州工厂
合作模式创新方面,威乐积极与中国本土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例如,与福建省工控集团控股的厦门钨业合作,在永磁电机与泵系统节能、磁性材料应用、节能服务方案、刀具材料研发、耐磨材料技术等领域深化合作,利用本土企业的成本优势与渠道资源,降低产品研发与推广成本。
金剑指出:“本土化不是简单的‘本地生产’,而是从研发、合作到服务的全链条扎根。通过与中国企业协同创新,既能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也能共同抵御市场风险,打破‘内卷’带来的恶性竞争循环。”
在“内卷”加剧的市场环境中,品牌认知度与美誉度是企业避免陷入低价竞争的重要 “护城河”。威乐针对工业品市场特点,制定差异化品牌传播策略,通过技术科普、案例分享、行业交流等方式,强化“德国品质 + 中国适配”的品牌形象,提升客户信任度。
威乐智服云
在品牌传播实践中,威乐借助进博会及行业展会等多平台,集中展示技术创新成果与标杆案例,让客户直观感受威乐带来的全方位价值。针对工业市场特性,威乐推出“威乐智服云”智能服务平台,通过深度智能化管理和协同技术的应用,成功实现了服务响应的零延迟对接,显著提高了服务效率与质量标准,在服务中强化品牌认知;针对市场上存在的假冒伪劣产品,威乐通过官网、公众号等渠道发布“正品鉴别指南”,联合经销商开展打假行动,维护品牌形象与客户权益。
金剑表示:“工业市场的品牌认知,最终要靠技术实力与服务口碑支撑。通过持续传递‘高效、可靠、可持续’的品牌价值,才能让客户认可‘优质优价’,摆脱‘低价内卷’的陷阱。”
在全球市场“内卷”加剧的背景下,威乐通过 “产品创新筑根基、业务调整谋突破、本土合作聚资源、品牌建设强壁垒”等策略,成功实现在华业务转型,为外资企业扎根中国市场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正如金剑所说:“‘内卷’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关键在于能否守住创新初心,以技术和服务构建核心竞争力。放下零和博弈思维,树立协同共赢理念;摒弃各自为战做法,形成抱团发展合力。”
未来,随着“双碳”目标推进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威乐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以更本土化的创新、更开放的合作,铸就专业化道路,与中国企业共同推动产业绿色升级,实现“华彩三十载,携手共未来”的发展愿景。
来源:流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