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赴新疆克拉玛依一中开展“高分子材料”科普系列讲座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4 10:42 1

摘要:为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深化高校与各地中小学的联系,搭建前沿科研与高中课堂的桥梁,10月24日下午,应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的邀请,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疆招生组王冠副教授在国际部报告厅内为高一学部同学带来了主…

我校赴新疆开展

“高分子材料”科普系列讲座

克拉玛依一中

宏德博学 化育天工

为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深化高校与各地中小学的联系,搭建前沿科研与高中课堂的桥梁,10 月 24 日下午,应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的邀请,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疆招生组王冠副教授在国际部报告厅内为高一学部同学带来了主题为《从化学课本到材料革命 —— 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多维应用》的精彩讲座,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材料科学奥秘的大门。

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与期待的目光中正式开启。王冠教授没有直接切入高深理论,而是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高中化学课本中常见的“乙烯加聚反应方程式”,笑着问道:“大家在课本里学这个反应时,有没有想过它背后藏着怎样的‘魔法’?” 这个亲切的提问瞬间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随后,他借助动态分子结构动画,将乙烯分子如何 “手拉手” 形成聚乙烯长链的过程直观呈现,还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聚乙烯塑料瓶和聚乙烯纤维制成的户外帐篷面料,让同学们触摸对比:“大家看,同样是聚乙烯,改变聚合条件,就能从硬挺的塑料变成柔软的纤维,这就是高分子材料的神奇之处。”

(讲座现场)

(认真听讲座的师生)

在讲解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时,王冠教授更是把“实验室” 搬进了报告厅。他展示了医疗用可吸收缝合线的样品,介绍道:“这种缝合线由聚乳酸制成,植入人体后会慢慢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用再拆线,这就是材料科学为医学带来的便利。” 接着,他播放了航天器外壳材料耐受高温灼烧的实验视频,台下同学发出阵阵惊叹。从同学们每天穿的聚酯纤维校服、用的可降解塑料袋,到手机屏幕的防刮涂层、芯片封装用的耐高温树脂,王教授用一个个贴近生活又极具科技感的案例,将高分子材料这条 “无形的线”,把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紧密串联起来。报告厅内,同学们时而低头记录,时而举手提问,原本停留在课本上冰冷的化学式,此刻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变得生动而充满力量。

(王冠老师讲解高分子的实际应用)

随后的自由提问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又一个高潮。同学们的思维被彻底激活,先后举手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疑问。一个个或关切现实、或展望未来的问题,王冠教授用渊博的学识和幽默的语言,为同学们逐一耐心解答,让科学在同学们的心里发芽。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仍意犹未尽地围着王教授交流。这不仅流露出他们的求知热情,更是一颗颗关于未来生涯规划的种子悄然萌芽。材料学院将以此为新起点,锚定生源质量提升与长效育人目标,通过系列科普讲座,建立人才共育长效机制,为完善大中小学科学教育衔接、促进科学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