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Trodelvy作为首个TROP-2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于2020年通过吉利德耗资210亿美元收购Immunomedics而获得。随着本次临床III期的失败,吉利德「百亿豪赌」逐渐告急。
当吉利德官宣Trodelvy的乳腺三期临床失败时,意味着这款曾被视为“泛癌种杀手”的Trop2 ADC王牌,在最关键的增长赛道上撞了“南墙”。
Trodelvy作为首个TROP-2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于2020年通过吉利德耗资210亿美元收购Immunomedics而获得。随着本次临床III期的失败,吉利德「百亿豪赌」逐渐告急。
01
明星药物“三连败”
ASCENT-07的失败来得既突然又必然。这项III期研究旨在评估Trodelvy相比化疗,在HR+/HER2-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的线数前移价值。入组患者均为内分泌耐药人群,这正是Trop2 ADC理论上最能施展拳脚的舞台。
但结果令人错愕,由BICR评估的PFS未达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吉利德在声明中提到“OS数据尚未成熟,但早期趋势有利”,这种话术在投行分析师眼中等于“变相承认失败”。要知道,HR+/HER2-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的70%,市场规模超百亿美金,是各大药企必争之地。Trodelvy早在2023年2月就凭后线数据获批该适应症,ASCENT-07本是其剑指一线、打开增长天花板的“诺曼底登陆”,如今却成了“敦刻尔克大撤退”。
更扎心的是,其竞争对手正步步紧跟。第一三共/阿斯利康的Dato-DXd(Datroway)在HR+/HER2-乳腺癌的III期研究已显示出PFS 10.8个月vs化疗组的7.8个月,HR=0.57的压倒性优势。而科伦博泰的SKB264在弯道超车,其III期研究设计更贴近中国临床实践。Trodelvy的失败,等于把一线市场“拱手让人”。
但ASCENT-07只是Trodelvy噩梦的第三幕。让我们拉回时间轴,看这款明星药物如何从“全球首个Trop2 ADC”的光环中跌落神坛。
第一败:EVOKE-01(NSCLC三线,2024年1月)
Trodelvy对阵多西他赛的III期研究未达到OS主要终点。尽管PD-(L)1无效亚组中有3个月的OS改善,但整体统计学挫败让吉利德股价当日暴跌10%。这标志着Trodelvy在肺癌这个最大癌种上的探索基本终结。
第二败:TROPiCS-04(尿路上皮癌二线,2024年5月)
不仅OS未达标,治疗组因不良事件死亡的患者反而多于化疗组,主要死因是白细胞降低引发的感染。FDA黑框警告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终于反噬。2024年10月,吉利德自愿撤回UC适应症,彻底退出该市场。
直至现在的第三败ASCENT-07。
Trodelvy的“三连败”不是偶然,其技术路线本身就有隐忧。作为第二代ADC的代表,它采用可裂解连接子+SN-38(伊立替康活性代谢物)payload,DAR值高达7.6。这个设计在加速获批时代是优势——强payload带来高响应率,帮它快速拿下TNBC和UC的单臂数据。但在随机对照III期时代,成了“致命短板”。
相比之下,新一代Trop2 ADC在技术上全面迭代:Dato-DXd采用DXd payload(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DAR值控制在4,连接子更稳定,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仅10%~12%。
技术代差,正在转化为临床和商业的碾压。
02
内忧外患下的增长困局
临床失利能找到技术原因,但商业数据的冰冷更刺痛投资者。
2024年前三季度,Trodelvy销售额10.1亿美元,同比仅增长4%,这还是在全球商业化火力全开、适应症持续拓展的背景下。增速跌至个位数,说明产品本身的市场动能不足。除了产品增长速度放缓外,吉利德自身同样面临“内忧外患”的增长困局。
内部:自研管线青黄不接
吉利德的肿瘤战略堪称“买买买”的反面教材:210亿美元收购Immunomedics获得Trodelvy,49亿美元买Forty Seven拿CD47单抗magrolimab(已终止),170亿美元收购Kite做CAR-T(在中国市场退出)。但自研能力薄弱,导致管线空心化。Trodelvy失败后,吉利德在肿瘤领域只剩TIGIT抑制剂domvanalimab独木难支,而后者在II期后也前景不明。
外部:Me-better围剿Start
更致命的是竞争格局的恶化。Dato-DXd已在欧洲获批TNBC适应症,HR+/HER2-乳腺癌的III期数据完胜Trodelvy。科伦博泰的SKB264凭借与默沙东的全球合作,正在开展9项III期研究,覆盖NSCLC、乳腺癌、胃癌等,形成“饱和攻击”。2024年底,SKB264在中国获批上市,定价策略直接对标Trodelvy,但安全性数据更优。
市场份额的侵蚀已经开始。2024年上半年,Trodelvy在尿路上皮癌领域被Seagen/安斯泰来的Padcev反超;ASCENT-07失败后,Trodelvy在HR+/HER2-一线市场的窗口彻底关闭,这意味着未来5年至少减少超10亿美金的收入。
03
行业启示
Trodelvy从全球首个Trop2 ADC到新增适应症的三线溃败、适应症撤回,这不仅是吉利德的滑铁卢,更是整个ADC赛道的成人礼——它撕开了“First-in-class就能躺赢”的幻想,暴露了FDA对ADC安全性“一票否决”的底线。这场溃败至少给行业留下了三重警示:
1.First-in-class不等于Best-in-class,更不等于商业价值
Trodelvy是全球首个Trop2 ADC,享受过稀缺性溢价。但当技术迭代来临,first-mover优势迅速贬值。这警示中国药企:靠fast-follow和me-too抢速度的时代已经结束。只有真正的技术差异化才能生存。
2.监管红线:安全性是ADC的“一票否决项”
FDA对ADC的容忍度正在降低,尤其是在有标准疗法的领域。从去年开始,FDA要求所有新ADC在III期必须设置独立的安全委员会,实时监控致命不良事件。这对动辄3-4级血液学毒性超过50%的ADC敲响警钟:疗效再好,毒性压不住就是零。
3.联用是救赎,但也可能是陷阱
ASCENT-04研究中,Trodelvy+Keytruda在PD-L1阳性TNBC一线降低35%的PFS风险,数据亮眼。这让吉利德看到了联用的希望。但问题是,这种联用是“Trodelvy的价值”还是“Keytruda的价值”?当PD-1+化疗已成为标准,ADC+PD-1的增量获益能否覆盖毒性叠加和成本?更重要的是,医保支付方是否愿意为“双雄会”买单?ASCENT-07的失败证明,单药打天下的时代已过,但联用并非万能钥匙。
但对于吉利德而言,Trodelvy仍是其肿瘤管线的“现金牛”。短期看,它会强化TNBC后线和HR+/HER2-后线市场的防守,通过降价、患者援助、联用Keytruda等方式延缓市场份额流失。中期看,ASCENT-07的OS数据(预计2026年成熟)如果意外翻盘,或许能申请一线适应症,但概率渺茫。长期看,吉利德必须找到第二增长极,无论是domvanalimab的突围,还是新一代ADC技术的布局。
对于Trop2赛道,竞争才刚刚开始。药智数据显示,国内恒瑞医药、百利天恒、映恩生物的新一代Trop2 ADC已进入II期,它们在DAR值、连接子、payload上继续优化。Trodelvy的“溃败”,恰好为后来者让出了位置。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全球药物分析系统
04
结语
在创新药行业,没有永远的王者,只有永远的进化。我们见证过PD-1的千团大战,经历过CAR-T的泡沫破灭,现在轮到ADC赛道洗牌。Trodelvy用百亿美金的教训告诉我们:临床价值是1,商业策略是后面的0。当first-in-class无法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安全性+疗效),它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下一个“吉利德时刻”,会轮到谁?
参考来源:
1.药智数据-全球药物分析系统
2.https://mp.weixin.qq.com/s/T33N-eI2oLsQxEu5XrVGiA
3.https://www.cphi.cn/news/show-360535.html
声明:本内容仅用作医药行业信息传播,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药智网立场。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来源:药智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