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动媒体推委会杨崑指出,电视大屏在过去二十年对标互联网的发展中已然迷失。试图让“大屏”成为“互联网”的道路注定走不通,因为这忽视了二者在基因、资源与监管底线上的根本差异。并且目前互联网自身已经出现触及天花板、造血能力下降等问题,在此情况下,电视大屏更应看清自身
在多媒介并存的时代,电视大屏正身处一场激烈的用户注意力争夺战。一系列核心问题亟待破局:
当前电视大屏存在哪些痛点与挑战?又该如何有效吸引用户,并建立起深度的使用粘性?
在刚刚落幕的「天津论道」会议上,多位行业专家分享了各自的思考与实践经验。
互动媒体推委会杨崑指出,电视大屏在过去二十年对标互联网的发展中已然迷失。试图让“大屏”成为“互联网”的道路注定走不通,因为这忽视了二者在基因、资源与监管底线上的根本差异。并且目前互联网自身已经出现触及天花板、造血能力下降等问题,在此情况下,电视大屏更应看清自身的独特价值。
对此,杨崑给出了三个建议方向:第一,大屏目前依然是主流认知进入千家万户的渠道,是连接起“新闻联播”这类权威门户与用户群体之间的桥梁。明确这一定位并建立鲜明的优势是支持大屏群体顺利完成过渡期的重要一环。
第二,在家庭空间内的高清晰度、立体形象展示等方面,大屏服务体系依然有着移动终端无法替代的现实优势,尽管目前由于技术成熟度不足和缺乏适宜的商业模式等原因,短期内无法形成现实的市场价值,但行业需要坚持这方面的探索,积极扩大生态合作范围,为几年后的市场转机做好准备。
第三,重新定位大屏在家庭中的定位,发挥大屏陪伴、本地化信息等方面的价值,其内容方向需向普通人靠拢,鼓励和展示普通人真实、有趣的生活。并且,根据不同家庭成员的不同兴趣,来精准地提供他们关心的内容。(相关链接:《天津论道|互动媒体推委会杨崑:数字化传播主流渠道的重塑之路》)
未来电视有限公司终端生态中心创新业务负责人张强则提出,电视大屏不应仅仅作为“更大的网络视频播放器”而存在。而是亟需思考:能扮演什么更深层的角色?应提供怎样的服务,才能让用户放下手中便捷的小屏设备,回归大屏?
张强认为,电视大屏的真正的竞争不在于硬件参数的堆砌,而在于对家庭生活场景的融入。基于此,未来电视正瞄准三大核心场景:
一是信任场景。在信息爆炸甚至泛滥的当下,信任是最为稀缺的资源。而电视大屏天生具备权威性和公信力,是家庭中值得依赖的信息入口。目前未来电视正积极拓展大屏内容电商业务,通过严格的资质审核、专业的品控标准以及14天无理由退换货等保障服务,解决用户的选择困难和消费顾虑,从而实现远超行业水平的转化成效。
二是共享场景。相较于小屏,电视大屏最不可替代的优势之一在于共享。基于这一判断,未来电视推出“未来有戏”,能让社区戏迷共同参与演艺互动;打造了“炫舞未来”,让社区阿姨们在家中提升舞蹈技艺。
三是智能场景。未来电视正致力于将自身内容与服务,与合作伙伴先进的硬件以及智能系统进行深度、原生的融合。其目标并非简单的预装与合作,而是实现“场景的原生融合”。最终成为用户生活中体贴入微、无需多言的“生活协作者”。(相关链接:《天津论道|未来电视张强:回归与智链——从流量场到生活场》)
北京风行在线技术有限公司大屏产品总监高萍则直指当前家庭观影的核心痛点:打开电视后的“选择困难”、观影中的“注意力分散”,以及观影后“缺乏分享渠道”。她指出,短视频与微短剧的兴起,也在加剧着用户时间的碎片化,导致电视中低活跃度“沉默用户”比例上升。为应对用户行为碎片化与内容选择困难,风行尝试以高光短视频来挽回用户注意力,并推出「小剪刀AI创作平台」。
另外,风行还推出了多模态交互式AI系统,基于橙子AI可实现“多模态输入-AI处理-跨屏互动输出”全链路自动化。围绕家庭的常见场景,打造了涵盖影视、教育、创作、陪伴、生活等一系列智能体。构建面向家庭娱乐、家庭教育、智能家居等多应用场景的综合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服务。(相关链接:《天津论道|风行高萍:多模态交互式AI,重塑智慧家庭生态》)
创维酷开公司智能系统研究院院长郭尚锋表示,电视大屏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十分明确:用户日活率下降、营收下滑。对此酷开聚焦两个方向:优化用户体验,让用户“爱开电视、爱用电视”;提升公司内部效率。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酷开选择向AI全面转型,致力于构建端到端的AI架构。其核心在于以数据驱动企业决策与运营,以AI重构产品和服务。打造具备“长记忆、快思考、秒行动”能力的AI智能体,成为家庭的私人管理助手。(相关链接:《天津论道|酷开科技郭尚锋:大屏AI智能体应用实践》)
易视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侯立民则指出,尽管电视大屏常被寄予“家庭服务中心与生态入口”的厚望,但回归真实使用场景,却不得不面对一个略显骨感的现实:当前电视的核心功能,大多仍停留在看直播、换台、搜索内容等基础指令层面。在侯立民看来,这样的交互更像是一个功能性的“快捷键”,远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入口”。他认为,“电视大屏的交互灵魂尚未觉醒”。
为唤醒这一“灵魂”,易视腾致力于让大屏有效“开口说话”,实现与人持续、有意义的对话交互,并据此提出“找、看、买、聊”全场景AI辅助体系。
例如,在“找”方面,易视腾推动搜索体验向“花式搜索”演进,即通过AI技术实现多维度、上下文感知的语义理解与内容关联,使用户能以自然语言表达需求,系统不仅能理解意图,更能主动推荐替代内容,在“找不到”场景下延续用户观看思路;
“看”方面,易视腾正构建具备深度内容理解能力的AI播放器,实现对剧情演进、人物关系、情节高潮等元素的实时解析,为用户营造“有人陪您看”的沉浸体验;
“买”方面,通过智能体代替传统人工客服,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购买意见;
“聊”方面,可以聊剧情、聊人物、聊背景,聊到哪就能跳转到相应内容,实现内容的深度检索和定位。(相关链接:《天津论道|易视腾侯立民:电视大屏的觉醒时刻》)
海尔智家副总裁、青岛海尔多媒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峻光也围绕“电视行业如何重新赢得用户”这一议题分享了见解。他指出,当品牌与资本试图通过创造概念来追求更高溢价时,反而容易引发消费者的反感,用户会以实际行动作出回应。
他强调:“我们坚信,不尊重用户的品牌,也不值得被用户尊重。海尔视听28年来的每一步决策与转型都果断而坚定,而贯穿始终的,是对用户始终如一的真诚态度——每一种用户需求都值得认真倾听,每一份用户信任都值得用心回应。”
刘峻光进一步提到,在家庭场景中,老年人是电视的高频使用群体,但社会与行业对他们的关怀仍显不足。为此,海尔视听从“视听友好、交互友好、安全与健康友好”三大维度出发,围绕适老化需求展开了系统性产品重构,致力于为老年用户提供更贴心、更友好的使用体验。(相关链接:《天津论道|海尔集团视听产业刘峻光:大屏有AI,智护银龄——海尔电视适老生态新实践》)
欢网科技董事长&CEO吴盛刚认为,电视大屏产业已从内卷式增长转向依托“跨屏联动、数据融通与场景渗透”的生态化跃升。
对此,吴盛刚提出四大破圈路径:向下——宽带基础业务,提供“中央厨房”式能力,从数据平台(宽带通)到亿级终端投放,夯实底层基础;向上——智能电视(软客户端),打通智能电视落地通道,以拉流活跃与跨屏插件构建完整服务生态;向后——院线电影/广告/大数据,依托内容采买与数据赋能,实现“优生优育”,以流量激活与广告招商提升运营效率;向前——跨屏应用生态,聚焦技术引擎与生态建设,打破终端壁垒,打造“服务随行”的无界体验。(相关链接:《天津论道|破圈之道:激活大屏新增量》)
结语:
如今,电视,已不再是那个无可争议的家庭中心。它已成为用户众屏中的一屏,这正是行业必须直面的事实。这一转变也意味着,行业的吸引力不再源于过去的地位,而是必须依靠主动创造的新价值。
纵观全文,从AI的融入到场景的深耕,从服务的拓界到交互的革新,其核心都指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根本逻辑。行业的未来,在于用户体验的提升,在于在家庭场景中,以其权威的信任感、温暖的共享性与深度的智能服务,构建不可替代的情感联结与服务深度。
而这些并非一时的市场策略,而是电视大屏在新时代安身立命的根本,是行业必须达成的战略共识与价值自觉。
来源:流媒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