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突破制约我国工业、国防、科技发展的稀土原料提取技术瓶颈,我国大力推进白云鄂博矿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确定包头矿综合利用方针,召开全国稀土推广应用会议,制定3—5年综合利用规划和全国稀土产业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展示内蒙古自治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自治区民委与民族团结杂志社联合出版《共有精神家园·撷英内蒙古》专刊。专刊分山河共美、历史共创、家国共兴、血脉共融、伟业共铸、文脉共续六个专题,共刊发了48篇文章,我们将陆续发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微信公众号上,敬请关注。
两个稀土基地:崇高使命 奋勇当先
文/崔翼 王新宇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的白云鄂博矿,已探明的稀土资源储量位居全球第一。包钢(全称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建设起源于白云鄂博,白云鄂博的开发利用源起于包钢。70多年来,作为新中国工业的长子,包钢始终把强企报国作为首要发展方向,不仅开创了内蒙古现代化工业的先河,支撑起了新中国钢铁大厦的北疆一隅,还为国家孕育了稀土这一“王牌产业”。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强调,“要发挥好战略资源优势,加强战略资源的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规范化管理,加强能源资源的就地深加工,把战略资源产业发展好”,这为我国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同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明确将包头建成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以下简称“两个稀土基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建设“两个稀土基地”作为崇高使命,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形成自治区作为“主阵地”、包头市作为“主战场”、包钢作为“主力军”的职责分工与协同体系。
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两个稀土基地”建设的主力军,包钢供应了全国近三分之二的稀土原料,并为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研制了大量稀土新材料和器件。在我国由稀土资源大国加速迈向稀土产业强国的背景下,包钢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全力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黄金
稀土并非单指某一种元素,而是指镧系元素以及钪、钇共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人类对稀土元素的认知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18世纪末,芬兰化学家加多林从一块形似沥青的重质矿石中分离出第一种稀土元素钇,随后化学家们陆续从各种矿石中发现了多种稀土元素。到了20世纪中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稀土元素因其卓越的光、电、磁等特性,在电子、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被誉为“工业黄金”“工业维生素”。
包头江馨微电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
世界稀土看中国,中国稀土看包头。包头市的白云鄂博矿山是全球储量最大的稀土矿山。
1927年,地质学家丁道衡随中国—瑞典西北科学考查团自北平(今北京)赴新疆考察,途经绥远省(现属内蒙古)百灵庙时,发现千米以外的一座山岭在阳光下泛着青黑色,推测这可能是某种矿体。经勘查后,他在日记中写道“矿体甚大,全山皆为铁矿所成皆暴露于外,开采极易”,沉睡了亿万年的宝山白云鄂博自此问世。1935年,何作霖教授在其矿石中检测出两种未知矿物,后经证实为氟碳铈矿与独居石,揭开了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的神秘面纱。
然而,白云鄂博的开发并非一帆风顺。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开发白云鄂博面临着技术匮乏、资金短缺等诸多难题。1954年,包钢的建设拉开帷幕。1958年,毛主席作出了“要想方设法为包钢解决问题”的指示,《人民日报》发出了“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的动员令,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10多万名建设者相聚北疆草原,掀起全国上下支援包钢的热潮,谱写了“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
在白云鄂博的开发过程中,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流传至今。白云鄂博在当地牧民眼中是一座“神山”,山上有蒙古族牧民世代祭祀的敖包,承载着他们的信仰与情感。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曾多次到这里考察盗掘矿山资源,遭到牧民的强烈抵制。为了支持矿山建设,加快改变内蒙古地区的落后面貌,方圆百里世代居住在白云鄂博附近的牧民顾全大局,响应国家号召全部搬迁,将敖包也迁移到了20多公里外的白云查干山。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更彰显了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建设国家的伟大精神。
自立自强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虽因白云鄂博而堪称世界最大的稀土资源拥有国,但成熟的稀土冶炼技术却“受制于人”。为摆脱这种局面,党和国家决定独立自主地发展稀土工业。
包钢为我国稀土工业的发展积蓄了重要力量。1959年12月,包钢产出了我国第一炉稀土硅铁合金,成为中国稀土工业的发祥地。1961年,包钢“8861”稀土实验厂成立(中国北方稀土的前身),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稀土奠定了基础。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包头冶金研究所成立(包头稀土研究院的前身),直属原冶金工业部。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突破制约我国工业、国防、科技发展的稀土原料提取技术瓶颈,我国大力推进白云鄂博矿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确定包头矿综合利用方针,召开全国稀土推广应用会议,制定3—5年综合利用规划和全国稀土产业发展计划。1980年,包头稀土的生产和科研取得重大突破,并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1986年,我国稀土总商品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稀土元素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数十个产业中。
几乎在同一时期,徐光宪院士团队提出的串级萃取理论开始在包钢进行扩大实验和产业化转化,引导了我国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的全面革新,多项技术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为中国稀土产业领先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到上世纪90年代,包钢率先搭建起涵盖稀土“采、选、冶、加、用”的全产业链研发体系,为稀土产业从研发走向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同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一个以稀土命名的高新区在包头建立,中国稀土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1997年,包钢稀土在上交所挂牌(后更名为“北方稀土”),成为“中华稀土第一股”。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包钢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并以“自有技术+兼并重组+合资合作”的方式布局了抛光、发光、储氢、磁材、催化、镍氢动力电池等材料及应用产业。
2011年起,包钢对北方地区稀土资源和稀土企业进行收购整合,并在2015年率先完成稀土大集团组建,基本实现了对北方稀土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自此,从稀土的开采、选矿到冶炼分离,再到功能材料和终端应用,包钢完成了稀土全领域、全链条的产业布局,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实力最强、产业链最全的稀土行业头部企业。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如今,我国已经形成从稀土原矿开采、选冶分离到功能材料、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
勇担重任
激发新动能,科技创新活力澎湃。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内蒙古自治区积极推动稀土科研成果与产业深度融合,出台多项政策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包头作为“两个稀土基地”建设的主力军,充分发挥区域创新资源优势,依托丰富的稀土资源和产业基础,吸引高端人才和科研团队落地,助力企业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为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作为行业一流的科技型领军企业,包钢加快推动稀土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搭建更趋多元的科创平台,全国首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实质化运营,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通过验收,稀土行业中心、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稀土)获批,与7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等等。这些举措为“两个稀土基地”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逐梦新赛道,“三化”转型全面提速。以建设“两个稀土基地”为契机,包头市大力招引“3+5+N”重点产业集群的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在稀土新材料和稀土应用等产业领域精准发力。作为稀土行业头部“链主”企业,包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积极融入地方稀土产业发展规划,聚焦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密度、加速度建设起一批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于一体的重点项目,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加大稀土新材料高端化产品布局,打造出一批代表行业最先进技术的“拳头产品”。面向“最终端”打通稀土应用,联合电机行业头部企业打造稀土永磁高效节能电机,节电效率相较普通电机提升30%以上。积极推动行业绿色发展,2024年,稀土EPD平台首发上线,4份稀土产品有了国际“绿色通行证”,为我国稀土产业链企业积极融入绿色国际贸易提供可靠路径,也为稀土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创造了非凡价值。
厚植新优势,战略资源转化增值。包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强战略资源的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挖掘白云鄂博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实施白云鄂博找矿行动,斥资开展白云鄂博矿权内稀土资源专项勘查,进一步巩固其“世界级储量”的地位。积极推进白云鄂博多金属资源高效利用集成示范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实现了萤石资源利用的产业化。在推动战略资源“增储”的同时,包钢大力推动稀土原材料“上产”,建设全球最大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加快金属企业提产扩能和兼并重组,建设面向全国的现代化稀土产品交易中心,打造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稀土产品生产及交易基地。与此同时,积极“走出去”开展国外稀土资源合作,加快推动项目落地,提升海外稀土资源获取能力,最大程度强化稀土原料供应保障能力,增添担当国家使命的信心和底气。
包钢从“齐心协力建包钢”历史佳话中走来,如今又成为“两个稀土基地”建设的主力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包钢将持之以恒担当崇高国家使命,全面增强战略资源保障能力,加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力度,抢占稀土新材料和应用新高地;发挥链主企业牵引作用,强化延链补链强链工作,推动稀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奋力书写“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主力军新篇章,为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包钢力量”。
【作者崔翼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宣传部(统战部、企业文化部)部长,王新宇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宣传部(统战部、企业文化部)副部长】
初审:谷伟
复审:刘智博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