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25年11月初,一句来自OpenAI高管的“寻求1.4万亿美元投资担保”,硬生生砸出了五千多亿美元的美股市值缩水。
AI泡沫终于破音了,这一次可不是“狼来了”式的虚惊。
在2025年11月初,一句来自OpenAI高管的“寻求1.4万亿美元投资担保”,硬生生砸出了五千多亿美元的美股市值缩水。
更猛的是AI龙头英伟达那边,三天跌了9%,都快把AI信徒的股票账户烧穿了。
这不是崩盘开胃菜,而是真正的信心危机开始浮出水面。
OpenAI这番操作不仅暴露了自身的商业空心化,更一脚踹开了整个美国AI叙事的虚假门面。
事情的起点其实就是那句“兜底”的话,OpenAI的首席财务官在公开讲话中点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公司已签署了高达1.4万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承诺,但融资能力严重不足,希望美国联邦政府和银行出面担保。
这一讲市场傻眼了,你一家靠订阅掏饭的AI公司,年营收撑死就百亿级,扛得起这么大体量的投资盘子?
听到这话,美股当天直接哀鸿遍野,“七姐妹”科技股市值一夜蒸发超3.6万亿人民币,这基本就是一次“小型金融海啸”。
更离谱的还不只是风险超负荷本身,而是OpenAI对这一切的表现出的态度,那叫“理所当然”。
在此前一次访谈中,有股东质疑:年营收仅40多亿美金,却要投入1.4万亿美金,这计划靠什么撑?
结果阿尔特曼没正面回答,反而直接怼回去:“不想干就退股,我替你找买家。”这架势像不像头戴皇冠的初创独角兽?
可实际上《账面170亿美元融资+137亿美元亏损》的OpenAI,早就是被债和数据堆起来的壳子了,远远不是一家商业自洽的科技企业。
这下问题来了,它凭什么要政府兜底?
美国可不是计划经济的中国政府,不管是民主党还是特朗普,都懂得一件事:不能让“金子和沙子一起买单”。
特朗普这位老狐狸,更是直接喊话:“想要拿到政府兜底,要我出手,最少得交出10%的股份。”
但现在OpenAI的这盘账写得太吓人,搞不好10%的股份不是资产,而是负债,所以特朗普迟迟不敢动,这买卖太危险。
而这一连串的骚操作正是美国AI泡沫进入失速区的标志性瞬间,擦边球已经踢穿了破产红线。
长期来看美国AI赛道这两年的高调,早就成了华尔街维持估值的命脉。
英伟达卖“算力铲子”,OpenAI挖“AI金矿”,可现在的情况是:卖铲子的盆满钵满,挖矿的却根本找不到金子。
微软CEO都忍不住抱怨:“我们屯的H100芯片很多在吃灰。”
这是什么逻辑?
把基础设施堆上天,结果没有落地产业,堆成一堵堰塞湖,AI商业化的水渠压根没打通。
你说这不是泡沫?还能是什么?
而中国这边走的是另一条路,我们强调AI与实体产业的结合,走的是“AI+制造业”、“AI+政务”、“AI+医疗”这些脚踏实地的融合路径。
一个AI模型背后支的是产业,一条智能生产线,一个智慧城市,才是真正的落地。
反观美国,那就是华尔街捧出的“金融科技故事”还在上演“伪现实主义”。
OpenAI就是那个负责精准“放气”的演员,不让泡沫破,只是想找个技术性出口缓冲。
但现在连这个缓冲都找不到了,公司直接喊出:“我们扛不住了,需要联邦政府兜底。”
这句话一出,做空大军开始闻风而动。
08年金融危机的大空头迈克尔·贝瑞,时隔多年再次出山,直接对准英伟达和Palantir展开做空。
在他看来,AI泡沫已经成熟到“破裂值得放手一搏”的阶段。
这就像08年房地产次贷狂潮初起那会,还没崩,但已经闻到尸臭。
所以接下来怎么走?
美国AI进入会计整顿期,估值会剧烈回调,一大批中腰部AI初创可能会直接默默消散。
大型科技公司会试图转向“真实应用”来稳住信心,但已不是一帆风顺的叙事时代。
OpenAI如果接下来的收入突破不了“千亿美金级”,想要维持超万亿的基础设施计划,就是天方夜谭。
阿尔特曼可以宣传,但不能靠喊话拉估值,市场不会再买这个账。
同时不排除美国政界“硬保”的可能,毕竟AI已经不仅是行业问题,更牵动美股和美元的国际信用。
如果OpenAI真倒,连锁债务和信心恐慌不容忽视,华尔街真可能变天。
而中国这边机会来了,美国这波泡沫收缩的过程,反而对我们是利好,这是一轮战略缓冲窗口。
资本将不再一味追捧美国AI神话,而是更愿意寻找“可落地、有场景、有产业支撑”的路径。
中国AI企业,如果能在实用化上跑出来一批种子选手,甚至有可能在这个阶段逆势崛起。
更关键的是我们如果能用AI赋能传统产业、夯实技术底座、做出自己的“产业级AI操作系统”,那才是真正从科技竞赛变成战略领先。
不是我狂说,现在美国AI泡沫的破裂不是危机,而是一面镜子。
我们必须看清资本故事堆不出明天,只有挣得住技术的公司,才配谈未来。
一味追逐GPU算力,不如把精力用在“让AI能养家糊口”的方向上。
这一点,中国走得踏实,也走对了。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中医谢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