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枕头下的大学梦:18岁少年与“亲吻病毒”的生死之战
一个画满火车的笔记本,一纸大连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静静地躺在医院的枕头下。
它们的主人,安徽太湖县18岁的詹同学,却再也不能踏上前往大学的旅途。
2025年11月10日晚上10点,这位与病毒抗争数月的少年带着满心遗憾离开了人世。
高考期间,他已经发烧感冒,但为了不耽误考试,只在路边诊所吊了点水,顶着不适完成了高考。587分的高分是他奋斗的成果,谁曾想,持续的发烧竟是“亲吻病毒”的悄然袭击。高考结束后十天,他再次发烧。家人依然以为是普通感冒,继续在诊所吊水治疗。直到第三次发烧,父亲詹先生才察觉异常,在社区做了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血项异常。当地县医院建议立即转往大医院,安徽省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检查结果令人震惊——病毒感染已经引起嗜血细胞综合症。
02 梦想不息
在安医大住院十几天后,病毒指标有所下降。正值填报志愿关键期,家人与医院沟通,特意出院一天让孩子填报志愿。
怀揣对“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崇拜,同样姓詹的他选择了大连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那里有他向往的詹天佑学院。
病情暂时稳定后,医院同意他回家观察。然而回家不久,他再次发烧,吊水吃药都无法退烧。詹先生毫不犹豫地带上前往上海求医。
在上海医院,检查指标一直在增加,病症已经渗透进骨髓。
03 最后时光
在上海求医期间,大连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寄到家中,转寄到医院后被他珍藏在枕头下。治疗间隙,他不仅阅读大学课本,还在笔记本上画火车高铁,车头上标注“詹天佑号”,车身写着“目标:大连”。
笔记本里夹着一张纸条:“等化疗结束,就去报到,补上所有落下的课”。
05 “亲吻病毒”的威胁
夺去詹同学生命的EB病毒,又称“亲吻病毒”,是一种广泛传播的病原体。90%以上的成人携带此病毒,但绝大多数人感染后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
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如亲吻孩子、共用餐具等。
詹同学去世后,他的父亲在致谢中表示:“以后家人们也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算作帮孩子完成心愿。”
这个曾怀着铁路梦的少年,在笔记本上画出的每一列火车,都指向大连的方向。如今,这些图画成了他未竟旅程的无声见证。那个枕头下的录取通知书,再也等不到它的主人了。
你对这篇文章有什么看法?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欢迎转发,让更多人看到这篇文章。
来源:老教师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