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秋天,我做了一个让许多人不解的决定——主动为自己按下了“暂停键”,没有密集的课程,没有业绩冲刺,用38天时间做了一次“转身”与“深蹲”。
这个秋天,我做了一个让许多人不解的决定——主动为自己按下了“暂停键”,没有密集的课程,没有业绩冲刺,用38天时间做了一次“转身”与“深蹲”。
在这38天里,我个人只进行了4天的授课。
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决定。过去,我的行程表是以“课”为单位来填满的,每一次登台,既是分享,也是创收。但这一次,我选择了从台上走到台下,从一个输出者,变回一个学习者。
我系统性地投入了8天时间,去聆听其他老师的课程,穿梭于多个行业展会之间,与不同领域的先行者深入交谈。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领导者如果停止了学习的脚步,那么他带领的团队,也终将在固有的圈层里打转。
暂停,不是停滞,而是为了积蓄更强大的势能。 就像弓弦,必须先向后拉,箭才能射得更远。我们敢于在业务上暂时“收缩”,是为了在认知和能力上实现更强劲的“扩张”。
这38天,也是我个人直接“创收”最少的一段时间。
我没有执着于通过一场场内训去促成交易,因为我将精力投向了另一个方向:如何让我们变得更“值钱”。
这段时间,我成了公司里那个“花钱最多”的人。我们投入数百万资金,做了两件至关重要的事:
一是投资于“人”,让我们的核心团队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与训练,提升我们整体的作战能力;
二是投资于“系统”,升级我们内部的管理工具与服务流程,夯实我们长远发展的基石。
许多校长害怕投入,担心风险。但我想说,在当下,小修小补的优化已经难以形成壁垒,敢于在核心环节进行战略性投入,才能构筑他人无法轻易超越的护城河。 暂时的“不收”,是为了未来能更持久、更轻松地“收”。
这38天,我的地理轨迹覆盖了大半个中国。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我不断地在出发。我不是在逃离办公室,而是在寻找答案。我深信一句话:“困守原地,满眼都是难题;走出去,才能发现出路。”
当我们深陷于日常管理的具体琐碎时,视野会变得狭窄,容易将暂时的困难看作无解的绝境。而走出去,看到不同城市的鲜活实践,接触到不同行业的创新打法,很多萦绕心头的困惑,便能在瞬间豁然开朗。
校长的视野,就是校区的天花板。 我们必须主动打破信息茧房,去迎接更广阔的天地与可能性。
这次“暂停”之旅,最终导向的是“加速”落地。
所有学到的、看到的、谈妥的,我们都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晋级的实际行动。无论是线上新模式的常态化运行,还是内部新工具的效率化应用,我们都力求“想到就做,做就做好”。
我越发体会到,管理的精髓不在于完美的计划,而在于果断的执行。 市场奖励的不是那些想得最多的人,而是那些做得最快、迭代最迅速的人。在方向大致清晰的前提下,先开枪,再瞄准,在行动中不断修正,远比纸上谈兵更有价值。
各位同行者,这38天的“暂停键”,对于我们而言,是一次战略性的调整。
以退为进,蓄势方能远航;
舍即是得,值钱终能赚钱;
破局之道,在于出门寻路;
成事之法,源于落地执行。
未来的托管行业,将属于那些既有远见、又懂深耕的长期主义者。
-end-
作者简介:窦昆,湖北人,原省报资深编辑记者,2004年下海创办晋级教育,打造中国首个学生托管品牌,出版多部学生托管行业专著,院线电影《放学后》出品人,央视少儿频道播出托管题材动画片《小鹰晋级》出品人。
来源:家居设计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