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回老家,隔壁王叔蹲在田埂上抽烟,脚边堆着卖不出去的大白菜。他咧着嘴苦笑:“一斤白菜三毛钱,连农药钱都挣不回来,城里人吃不起?放屁!是中间商脸皮厚吃个够!”这话扎心,可现实更残酷。
“种地不赚钱,打工没人要,养老靠儿女”——这年头,当农民简直成了“高危职业”。
去年回老家,隔壁王叔蹲在田埂上抽烟,脚边堆着卖不出去的大白菜。他咧着嘴苦笑:“一斤白菜三毛钱,连农药钱都挣不回来,城里人吃不起?放屁!是中间商脸皮厚吃个够!”这话扎心,可现实更残酷。
种地?不如赌命!
你以为面朝黄土背朝天就能换来好收成?一场冰雹能让半年的汗水打水漂。河北老农李大爷去年种了20亩玉米,秋收时收购商突然翻脸压价,每斤比合同少了一毛二。“签了字按了手印顶个屁用!人家一句‘市场行情变了’就把你打发了。”更魔幻的是,同样的玉米进了超市,价格翻了三倍,钱全让二道贩子赚走了。
农业保险?听起来很美。可条款里密密麻麻的免责声明,旱了不算“特大干旱”,涝了不算“极端灾害”,最后理赔员叼着烟来地里转一圈,甩下一句“不符合标准”就走人。农民跪着求人都没用!
养老?全靠命硬!
村里80岁的张奶奶,每月领187块养老金。“买降压药都不够,儿子在工地搬砖,哪敢拖累他?”农村老人哪个不是小病扛、大病等?新农合报销?去县城医院排队一天,窗口甩你一句“这药不在目录”就能让你当场崩溃。
更讽刺的是,城里退休老头跳 *广场舞领五千养老金,农村老人刨一辈子地,最后连棺材本都得靠子女凑。说好的共同富裕?某些人先把农民当人看行不行!
教育?输在娘胎里!
镇上小学的微机室摆着十台电脑,八台开不了机。孩子们英语课跟着录音机读“How are you”,而城里娃早和外教一对一练口语了。老师?有点本事的都考编进城了,留下的不是快退休的,就是考不上编制的代课老师。
最恶心的是“寒门出贵子”的鸡汤。农村娃凌晨五点走山路去学校,晚上回家还得喂猪,作业本上全是冻裂的口子。凭啥和开着暖风上补习班的城里孩子拼高考?
破局?得动真格的!
别整天喊口号!把电商直播带货的流量分给农民试试?云南咖农通过抖音直接卖咖啡豆,价格比收购商高两倍。把养老金的蛋糕切公平点行不行?浙江试点城乡养老金统筹,农村老人每月多拿300块。
那些龙头企业别光想着压价收购!学学山东的“订单农业”,保底价收购还派技术员下乡。农民要的不是施舍,是公平的交易!
最该醒的是农民自己。湖南一群90后搞生态农场,用短视频卖土鸡蛋,一年营收破百万。这时代,死守一亩三分地只能饿死,攥紧手机比攥紧锄头更有用。
当城里人抱怨菜价贵时,想想田里那些佝偻的背影;当专家高谈乡村振兴时,先去看看农村诊所发霉的墙壁。农民不需要同情,他们要的是不被戏耍的定价权、不跪着讨钱的养老金、不靠运气活着的医疗保障。
别让“农民”两个字,成了苦难的代名词。
来源:第八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