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京广高铁到信阳东,车多,人多,打车要排,公交线路密,转一趟就到市中心。
湖南人出门见世面,路过鹤壁和信阳,心里那点小算盘全乱了。
两地只隔着几十分钟高铁,气质像两种风。
鹤壁像一口清汤,清清爽爽,抿一口顺滑。
信阳像一壶浓茶,越泡越香,喝到舌根打颤。
先说路。
郑太高铁在鹤壁东落地,车站新,出站口不绕,打车出城快。
京广高铁到信阳东,车多,人多,打车要排,公交线路密,转一趟就到市中心。
自驾更省心,鹤壁走京港澳高速下鹤壁站,导航直奔淇河沿线,停车点多,地面停车不收智商税。
信阳走沪陕高速下信阳或信阳东,进城在晚高峰会堵,绕走北环少闹心。
鹤壁的气场,安安稳稳。
淇河慢,水面宽,两岸都是绿,风一吹,河面像铺了玻璃。
河边跑步的人,步子均匀,表情稳,像每天都这样。
赵家崖、朝阳寺那一带,山不高,石坡顺,老人也能爬。
山顶小风一吹,能听见鸟叫,声音干净。
淇县城里宽街直,红旗渠纪念馆外观板正,一看就规整。
信阳那股子劲,热火上脸。
南湾湖水绕城,人声一片,茶香全在空气里,鼻子停不下来。
老城那几条街,摊位一溜烟,胡辣汤、糍粑、锅贴、烫面,喊声不断。
小两口推着婴儿车,边走边吃,鞋跟踩得啪啪响。
信阳人说话带笑,手抬得高,眼神亮,讨价还价毫不含糊。
说景点,先排清单。
鹤壁核心是淇河文化景观带、朝阳寺、古灵山影视城、浚县古城、桑园小镇、云梦山、殷墟北缘的商文化遗迹延展区。
信阳核心是南湾湖、鸡公山、灵山、郝堂古村、连城老街、南湖风景区、文庙城隍庙片区。
鹤壁的故事,讲骨子里的从容。
淇河边有一段诗名,叫“淇水汤汤”,出自诗经卫风,讲卫国风物,人和水一体的日常。
浚县古城里,每年正月灯会热闹,古庙会传的是黄河故道边的老民俗,城墙砖缝里全是手印一样的旧味道。
朝阳寺的传说提到达摩面壁,山门不气派,石阶却好看,苔藓在缝里,干净又不做作。
云梦山跟商朝的伏羲庙传说能搭上点,山上石头多,风吹石缝会响,天晴时远眺像画卷,阴天低云像被子,把山揽住。
古灵山搞过电视剧拍摄,街面有布景味,打卡轻松,想看原生山色可以绕开主街,走侧面栈道,树阴多,风口凉。
信阳的故事,一口浓茶下肚,舌头就认。
南湾湖是人工湖,但堤坝修得早,被称中原第一坝,老照片里是一群青年扛着石头修水利的样子。
湖里岛星星点点,早上五点半雾起,岛影像没擦干净的墨点,鸟从雾里蹦出来,尾巴湿漉漉。
鸡公山名气大,从清末民初开始就有外国人来避暑,山上小洋楼散落一片,墙皮斑驳,窗框还是老式的木格。
夏天山风有凉意,台阶边常有人喝茶,茶杯温温热热,声音不高不低。
灵山香火旺,寺庙香柱直,老和尚慢慢走,木鱼声是稳的,门口卖素斋的小摊,豆皮鼓鼓的,咬下去有汁。
郝堂古村不修饰,土坯墙,青石板,屋檐下挂着玉兰竹扫帚,门楣贴福字,墨迹淡了。
村口有条小渠,水里游一群小鱼,孩子蹲着看半天不走。
两地的节奏,从早餐桌上就分出来。
鹤壁的早上,羊汤铺排成一条街,汤白,肉切薄,配饼子和小葱段,蘸一口汤,咸香正好。
粉浆饭做得稀,酸口轻,外地人也吃得下。
油酥烧饼层数多,拍一拍渣子掉手背,手一抖全是芝麻香。
信阳的早上,胡辣汤扛旗,胡椒走量,辣根一冲,鼻子一热,精神一下就提起来。
信阳炕馍夹菜蔬,饼皮硬脆,咬开嘎嘣响。
糍粑现场捶,糯软,蘸黑芝麻和白糖,甜味贴牙。
茶要单拎出来说两句。
鹤壁喝的是绿茶和本地花茶多,茶摊安静,坐下先看河,再看杯,茶汤清,颜色淡。
信阳毛尖是头牌,清明前后春茶上市,芽头短,叶子尖。
玻璃杯一泡,芽芽在水里立起来,像在比身高,香气带豆香。
茶庄不开价瞎喊,称重透明,买一两试口,满意再多买,店家不催。
景点之间,路该怎么走,给个干脆方案。
自驾优先,省心省腿。
鹤壁两天一夜。
第一天中午到,住淇滨区,午后沿淇河绿道骑行,租车押金少,骑到夕阳落河面,回城吃羊汤和烧饼。
晚上去桑园小镇溜达,商户打烊不晚,十点收摊,早点回去休息。
第二天早起上朝阳寺,七点到不堵,九点下山,开车去浚县古城,城里单行道多,把车停外面停车场,步行进城。
中午吃地锅菜,下午回到云梦山走东线栈道,四点返程,路不堵。
信阳两天一夜。
第一天中午到,住南湾湖边,下午坐船,买最短线,二十来分钟,够看景不费神。
下船走湖边木栈道,拍照点在三号码头对岸,傍晚吃大盆菜,点量要小,别贪。
晚上回酒店泡脚,早睡,明早要早起看雾。
第二天五点起床去南湾堤坝,雾景在五点半到六点半之间,拍完去吃胡辣汤,九点开车上鸡公山,山顶停车位少,九点半前上去,十一点下山,去郝堂古村,村里不让车进,停村口。
下午三点回城,避开晚高峰,坐高铁的预留一小时打车时间。
预算怎么打,给个梯度。
鹤壁住宿,河景商务酒店工作日两百到三百,周末三百到四百,民宿均价二百多,节假日涨幅有限。
信阳湖景酒店工作日三百到五百,节假日翻倍,山上客栈夏季紧俏,提前一周订,别临时起意。
吃饭鹤壁人均四五十够舒服,信阳人均六七十茶水加点心就压不住了。
省钱法子简单实用。
工作日去,房价立省三成。
景区停车用官方停车场,别停路边等贴条,拖车麻烦。
网约车在火车站广场走规范通道,不坐私揽,价格透明。
茶叶现场试喝,先买半两,口感对上再加量,别一次买一斤,背着累。
羊汤要上午十点半前去,老汤头那锅汤更厚。
胡辣汤分清胡椒量,不能吃辣就去掉辣根。
避坑也要说清。
古灵山影视街拍照好看,味道偏商业,别冲着“古”两个字去找历史,主打休闲娱乐。
鸡公山上下索道价格不便宜,腿脚正常的直接走台阶,省钱还看风景,阴雨天石阶滑,鞋底要防滑。
南湾湖大环线骑行二十多公里,看着美,腿上吃不消,体力一般就走其中一段。
浚县古城节会期间人挤人,手里东西抓紧,小心挤掉。
历史典故再添几句,旅行更有底。
鹤壁浚县自古称朝歌,殷商故都旧地名声在这边响过。
妲己狐魅的故事,戏台上唱了几百年,真正的城墙是宋明年间重修,砖上铣痕清楚。
淇河“竹书”传说里有卫国竹简顺流而下,学问多在河边传,文脉靠水养,这条线在当地学校讲解里能听见。
信阳古属申伯封地,地名里有申城旧称,城隍庙里碑刻提到明清年间赈灾,香火就是老百姓一点一滴添起来的。
鸡公山避暑,曾有“中原第一避暑山”,民国时期名流会客,建筑混搭风就是那时留下的影子。
茶马古道在信阳周边有支线,毛尖走南闯北,换盐换布,老茶行对联还在,字迹淡,故事浓。
两地人的气质,落在细节里。
鹤壁人做生意不吆喝,价牌写清,问一句答一句,动作慢,却不拖。
摆摊大姐听客人说走远了再回来,点点头,抬手摆个“随意”的手势,不催人。
信阳人手脚快,语速快,笑声大,谈价掰得开合得上,最后还塞一把葱或者一包辣子,带点江湖气。
晚上散步,鹤壁河岸灯色柔,跑步的人戴臂灯,脚步不乱。
信阳湖边音箱声大,跳舞队型密,围观的人拍拍手,拍到点上还喝彩。
选择困难的人,给个简单结论。
想安静,想慢,想在水边走一整天,想吃清汤和烧饼,去鹤壁。
想热闹,想茶香,想看山和老洋楼,想胡辣汤配锅贴,去信阳。
时间够,连走,先鹤壁再信阳,先静后动,回家路上心跳不乱。
打包提示,一条条上。
鞋要软底防滑,山路石阶多。
伞要带,两地午后阵雨常有。
充电宝两块,照片多,电不够用。
垃圾自己带走,古村水渠浅,塑料袋一下就破景。
现金少量,摊位收二维码为主,偏村的信号会飘,备几张零钱不尴尬。
最后再说一嘴路上小惊喜。
鹤壁路边有卖焦馍夹粉肠的小摊,外皮脆,里头咸香,十块钱的快乐。
信阳晚市有烫面角,刚出锅,手托着吹一吹,边走边吃,嘴里烫,心里踏实。
城市千样,人情最记。
鹤壁把慢递给人,像一碗清汤推到面前。
信阳把热递给人,像一杯热茶端到手里。
走过一趟,脚下有路,心里有味,回头就想再去。
来源:那一刻旧时光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