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兰的“绣梦”:巧手传技织就乡亲致富路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4 02:39 1

摘要:“这是我们自己设计的一款马甲,面料是艾德莱斯绸,对襟处的盘扣又带有传统的民族图案,既美观又富有内涵……”初见冬兰时,她正拿着一件新设计的马甲给顾客进行介绍,温柔的眼神里藏不住对自家产品的自豪。

“这是我们自己设计的一款马甲,面料是艾德莱斯绸,对襟处的盘扣又带有传统的民族图案,既美观又富有内涵……”初见冬兰时,她正拿着一件新设计的马甲给顾客进行介绍,温柔的眼神里藏不住对自家产品的自豪。

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冬兰,从小就喜欢刺绣。2014年,她在参观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时,注意到一众丰富的民族刺绣产品中,没有锡伯族产品的身影。她说:“我来自锡伯族,没有看到家乡的民族产品,那一刻心里肯定是很失落的。”

回乡后,冬兰看着家里独具特色的锡伯族刺绣,创办一家专注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企业的想法越发强烈。说干就干,冬兰开始寻找厂房。“最初的设想就是希望让各族姐妹掌握一门本领,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新疆兰派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落户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乡镇,并采购了当时先进的大型电脑绣花设备和缝纫设备。一切准备就绪,新的问题却接踵而至——缺绣娘、缺设计、缺市场。

“如何能让乡镇和村里的姐妹们相信,拿起绣针能挣钱呢?”在冬兰一筹莫展之际,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总工会找到了她,帮助她联系当地妇联、残联等部门,通过入户走访、宣讲、免费开展刺绣技能培训等方式,培养出一个个优秀的绣娘。

“我从小就喜欢刺绣,把精美的图案绣在布料上,内心很满足。”绣娘郭元花说,2018年,在一次刺绣培训班中,她认识了冬兰,并对当时展示的锡伯族绣样着迷。

通过入户走访,冬兰了解到郭元花的实际情况,也发现她绣得一手精巧的绣品。“遇到一个好绣娘不容易,郭姐愿意学、愿意干,我们也想给她更大的平台。”从那之后,郭元花成了该公司正式员工,还前往新疆大学国家级非遗技能培训班、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地参加培训。

小小的指尖技艺,让许多像郭元花这样的村民实现了个人价值。“公司花了半年多时间进行员工培训,我们的员工也覆盖当地15个乡镇。”冬兰介绍,公司已带动当地村民实现就近就地就业157人,开展困难家庭妇女就业技能培训等近300次,不断培养手工艺制作团队。

“今年我们还开设了线上直播销售渠道,通过搭上直播顺风车,让非遗产品走出新疆,走向全球。”独特的设计、精巧的绣品、时尚的元素,让公司产品不仅吸引广大游客,更赢得了家居设计师、民宿老板的青睐。

2025年,冬兰的耕耘迎来新的收获,她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公司也建立起1个培训基地、7个村落生产基地、5个销售展厅、1个合作社的产业体系,让当地各族姐妹实现了“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的转变。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