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7岁少年把韩国主力打回原形,女单王牌反手暴击15%差距,国乒下一战要怎么打?
17岁少年把韩国主力打回原形,女单王牌反手暴击15%差距,国乒下一战要怎么打?
松岛辉空赢安宰贤,比分3比1,光看数字平平无奇,真打起来像开了二倍速。
第一局两人还在试探,安宰贤退半步,球就追着他的底线走。
第二局韩国一哥干脆退到广告牌,还是挡不住17岁少年的正手连珠炮。
整场平均多拍回合只有4.7板,比WTT平均7.2板少了整整三分之一。
速度差就是生死线,安宰贤还没抬手,球已经飞走,节奏崩得稀碎。
早田希娜对朱芊曦,五局大战,最后两分来自反手。
技术台数据显示,早田反手得分率68%,正手53%,差值正好15%。
朱芊曦把八成来球送到对手最强火力点,等于帮忙找手感。
决胜局9平之后,早田两板反手撕斜线,直接结束比赛。
如果朱芊曦少打反手长球多劈正手短,局面也许不会这么脆。
WTT官网统计,松岛今年遇到韩国选手11次,拿下9胜,胜率81.8%。
韩国男队退台老毛病被这位高中生彻底研究透。
他站位近得离谱,球刚跳起来就抢点,退台的人只能看背影。
大球时代旋转削弱,近台速度收益暴涨,松岛这套打法像为2027年周期预演。
安宰贤不是不努力,是努力方向没踩到点上。
早田希娜的反手技术,日本国内叫做one-motion,引拍几乎没后摆。
动作短,发力集中,借力打力,球飘到对面还带着加速。
国内女队主力里,同样动作最熟的是孙颖莎,但借力比例没她高。
一旦回合被拖到相持,早田用反手当正手用,朱芊曦就显得被动。
差距不在力量,在击球点早半拍,快半拍就是杀招。
很多球迷以为决胜局咬到9平代表势均力敌,实则关键分倾向性极强。
早田在关键分打反手斜线6次,拿下5分,命中率83%。
朱芊曦同样位置回球3次,全部落网。
高手对决,差一口气就是差一座山。
数据摆在这,战术执行差距一目了然。
日本队更新换代速度让邻国教练组集体失眠。
17岁的松岛去年还在打青年赛,今年直接拆主力。
早田三年前还被喊做新星,如今已是女队真核。
路线清晰:青少年阶段就按成人节奏练球,省去二次转型。
国内不少十七八岁小将还停留在省队选拔,节奏已慢半拍。
韩国队的尴尬在于改球后体系没跟上。
退台弧圈曾是他们的王牌,现在被近台快车撞得七零八落。
安宰贤全场平均站位离台1.4米,松岛只有0.7米。
一步之差,就是挨打和打人的区别。
想翻身,得把训练重心前移,可惜改习惯比练肌肉还难。
国乒下次碰日本,最大考题在于节奏。
男队可以学松岛打法,但国内选手身高臂长,贴身站位容易顶肩。
女队要破早田反手,得把球送到中路偏正手,逼她侧不开身。
技术破解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年轻人提前经历大赛。
16岁打成人赛不稀奇,稀奇的是敢不敢放人出去。
看台上一位日本老教练跟身边人嘀咕:现在的小孩比赛气质比技术更可怕。
那股狠劲是电视直播喂大的,从小就知道镜头在哪。
输一场直接全网回放,心脏都被训练得铜墙铁壁。
国内同龄孩子还在担心考试和排名,他们已经扛国家荣誉。
这才是真正难追的差距。
赛程表显示,松岛下一轮遇瑞典削球手,考验持续加速。
早田对罗马尼亚老将,看反手能不能继续发电。
如果两人继续晋级,国乒大概率在八强遭遇。
一场提前上演的奥运预演,悬念就在本周六深夜。
想跟上节奏,得把闹钟定好。
来源:豫哥说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