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最近两场踢得比赛内容和场面都很难令人满意,但国米最起码赢球了,毕竟屎味的巧克力总比巧克力味的屎更能令人接受!
虽然最近两场踢得比赛内容和场面都很难令人满意,但国米最起码赢球了,毕竟屎味的巧克力总比巧克力味的屎更能令人接受!
在客场1:3输给那不勒斯后,国米迅速调整状态迎来三连胜,重回胜利轨道!
赢球≠没问题。
三连胜背后,球迷群里刷屏最多的一句是:后腰没人了。
巴雷拉被硬推到6号位,传球依旧漂亮,可防守选位肉眼可见的生疏;恰尔汗奥卢一累,整支球队就像断电,节奏瞬间掉档。
欧冠奖金再香,也填不上这个窟窿——5932万欧元已经落袋,可只要对手针对这一点打,淘汰赛随时翻车。
阿切尔比被拿下,比塞克直接上位,很多人拍手称快。
36岁的老队长赛季初还能用经验补速度,一旦对手反复冲击身后,回追就是白送。
教练组干脆把年轻人顶上去,跑动距离每场多跑1.2公里,对抗成功率还涨了7%。
更新换代第一枪算是打响,可后防线换血只是痒点,真正刺痛的在中路。
看看数据就明白:国米本赛季被对手打反击丢球9次,排意甲第三多,其中7次源于后腰区域第一下拦截失败。
巴雷拉本职是box-to-box,让他蹲坑属于自废武功;阿斯兰尼出场时间碎片化,连比赛节奏都摸不到;姆希塔良再能跑,年龄条也拉到35岁。
一句话,阵容里正经的防守型后腰,0人。
管理层比球迷更慌。
奥西利奥上周接受《米兰体育报》采访,罕见承认冬窗必须补人,目标名单缩减到两个:乌迪内斯的萨马尔季奇,热刺的赫伊别尔。
前者21岁,能带能传,德转身价2500万,符合年轻化策略;后者28岁,丹麦国家队队长,英超对抗强度里淬过火,即插即用。
预算只有3000万左右,二选一,其实就是赌未来还是赌现在。
赌未来,球队结构更年轻,工资压力小,可年轻人适应期没谱,欧冠淘汰赛不等新手练级。
赌现在,赫伊别尔半年租借+选择买断,先救急,但热刺咬死强制买断,分期也要总价2000万,且球员年薪税后400万,进来就打破薪资平衡。
更麻烦的是,无论谁来,都得先腾出名额。
迪乌夫和弗拉泰西被摆上货架,一个踢不上比赛,一个踢不上主力,离队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有人觉得小题大做:不过一个位置,至于吗?
看看同城对手怎么打国米就懂。
那不勒斯那场,洛博特卡+安古伊萨双人绞杀,中路人数始终多一个,国米出球被迫走边路,劳塔罗整场背身拿球只有6次,锋线被拆成孤岛。
再往前,博洛尼亚的弗鲁勒频繁前插,直接带走阿切尔比,身后空当让齐尔克泽单刀锁定胜局。
套路复制粘贴,谁都能学。
更深层的问题在建队思路。
过去三年,国米靠三后卫+翼卫体系横扫意甲,中场更多承担串联而非破坏。
如今欧洲主流打法回归四中场,强调二次反抢,腰不硬,阵型就得塌。
教练组试过把阵型改成4231,可没有纯后腰,结果就是两个8号位平行站位,防守依旧真空。
体系升级卡在人员,一步慢,步步慢。
球迷焦虑的底层逻辑也在这里。
联赛还能靠球星个人能力兜底,欧冠一步错就是出局,奖金差几千万,转播分成、商业赞助全跟着跳水。
球队账面刚回血,禁不起第二次财政窟窿。
冬窗错过,夏天价格更高,竞争更多,到时候连谈判桌都挤不上去。
时间窗口,其实只剩四十天。
再说点更冷的:意甲其他对手已经动手。
尤文提前敲定洛卡特利替补,米兰猛追沃伦·邦多,亚特兰大从荷甲租来年轻兽腰,大家都在补最短板。
国米如果按兵不动,等于把软肋递到别人刀口。
竞技体育没有静态优势,原地踏步就是退步。
解决方案并不复杂,却需要勇气。
奥西利奥必须做减法,先清冗员,再集中资金砸一个真正能跑能抢的6号位,而不是继续让巴雷拉兼职。
教练组也得给出承诺:新人来了就给首发,别用老将安全感拖时间。
球迷常骂管理层抠门,其实更怕犹豫。
要么咬牙花2000万买即战力,要么彻底相信年轻人,最怕卡在中间,最后两头落空。
冬窗关闭那天,如果名单还是0,三连胜的甜蜜会迅速褪色。
接下来二月踢马竞、三月碰巴萨,每一次反击都像拆盲盒,不知道哪一下就把赛季拆崩。
乾坤大挪移再花哨,也遮不住一个事实:没有腰,走不远。
来源:球探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