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超联赛”第一轮比赛抽签结果出炉,16州(市)主场场馆确认!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09 04:36 1

摘要:16座主场一夜换血,滇超第一轮就把云南地图撕成两半:一半7客8主,一半8客7主。

16座主场一夜换血,滇超第一轮就把云南地图撕成两半:一半7客8主,一半8客7主。

12月哨声还没响,16支球队已经提前开赛:拼机票、拼山路、拼海拔。

抽签机吐出纸团那一刻,丽江领队拍了拍昭通的肩:兄弟,这回你先飞我,我再翻山去找你。

另一侧,曲靖负责人刷着手机,看到宜步公园被写进赛程表,直接给后勤群发消息:球场灯已经连试三晚,草坪剪了第四次。

云南有多大?直线700公里,可弯弯曲曲走下来就是1200公里。

德宏去怒江,导航显示6小时,真跑起来堵在盘山路上,凌晨两点还在数星星。

联赛把路程算进战术:高原主场自带氧气瓶,低海拔客场囤藿香正气水。

球迷最关注票怎么抢。

昆明体育中心有3万个座,玉溪高原体育中心2万8,沧源佤山那边的球场只有6千,位置刚放出就秒空。

抢票攻略已经传出:先锁主场,再拼客场,飞不了的坐夜班大巴,车窗就是移动观景台。

场馆名单里藏着彩蛋。

勐腊县民族体育运动场四周是橡胶林,开球前一个小时割胶工才收刀。

泸水六库江西民族体育场抬头就能看到怒江溜索,球迷开玩笑说输球就直接滑索回家。

大理州体育中心背后是三塔,球一高飘就撞进古风景框。

球队老板算的是另一笔账。

8主7客意味着多一场门票收入,多一次酒店合作曝光,城市名片多一张高清航拍。

昭通元宝山城市体育公园周边民宿价格已经涨了20%,老板直接把房间改叫“球迷补给站”。

球员身体最诚实。

丽江训练基地海拔2400米,客队刚来跑两圈就喘,主队趁机打高位逼抢。

迪庆民族体育中心更狠,3300米,客队大巴爬上山先喝红景天,下半场直接换5人。

云南球迷的远征清单更新:

外套、防晒、雨衣、晕车药、充电宝、小凳子。

普洱到红河,400公里全是山路,司机开导航语音都要换成本地人,不然一个急弯就错过加油站。

联赛官方悄悄加了保险:所有客场球队配随行医疗车,24小时待命。

去年有队员在怒江扭了脚,救护车只能倒着开出山路,今年直接调直升机预案。

转播团队也在调设备。

沧源和勐腊没有5G全覆盖,技术人员提前驻扎,带便携卫星锅。

解说员背地里练新词:不是高速反击,是高原反击;不是地面配合,是梯田配合。

旅行社嗅到商机。

推出“跟着滇超游云南”套票:

周五飞昆明,周六看曲靖打楚雄,夜里大巴去红河,周日一早看开远德比,周一直接普洱喝手冲。

一周打卡四个球场,朋友圈九宫格一次到位。

球员家长群热闹了。

玉溪小张妈妈把高原体育中心照片发到群里:草坪比我家地毯还平,娃在上面摔了也不疼。

腾冲小李爸爸回:咱怒江主场天然草里混着野花,摔下去可能先抓到一束。

学生党最开心。

楚雄天立学校足球场就在校园里,学生下课直接去占座,前排自带作业本,中场休息写完两张数学卷。

学校老师也很配合:体育老师当志愿者,数学老师现场出题,赢球的队伍加五分平时分。

商家抢广告位。

曲靖宜步公园看台墙面被啤酒品牌拿下,每场送200瓶,喝完空罐直接做手摇铃。

沧源文体活动中心门口的小摊摆起佤味烤鱼,10块钱一串,辣度分三级,球迷边哭边吃。

赛程表流出后,二手平台出现关键词:

求购昆明主场前排,可换丽江前排加民宿一晚。

有人挂怒江主场门票换车拼位,备注“会唱山歌优先”。

一位70岁的老球迷打电话给孙子:

我1958年在昆明看过球,那时候球场是土地,现在全是灯光草皮。

孙子回:爷爷您不用跑,到时候我给您开直播,您在家就能听到现场山呼。

联赛还没开打,抖音话题#滇超远征日记 已经破千万播放。

最火的一条视频是怒江球迷教外地哥们过溜索:

双手抓钩,先深呼吸,睁眼就是江面,闭眼就到对岸,比进球还刺激。

球队队医提醒:高原踢球先补水,再补糖,别逞能。

玉溪队把训练后餐改成蒙自米线加玫瑰酸奶,蛋白质碳水一次到位。

德宏队直接上傣味菠萝饭,说酸甜能缓解乳酸。

航拍团队提前踩点。

保山奥体中心设计像展翅的孔雀,夜里灯一亮,无人机镜头里全是弹幕:

云南的球场都这么好看了?

下一秒镜头切到怒江,观众席背后就是云雾里的吊桥,弹幕又刷:这哪是客场,是探险。

官方售票小程序崩溃三分钟后恢复。

技术负责人发朋友圈:并发量堪比春运,后台加了两台服务器。

评论区秒回:抢票比抢红包还紧张,明年能不能提前一周?

本地乐队主动请缨。

普洱主场想在中场加佤族木鼓,大理想上白族三弦,楚雄想跳左脚舞。

导演组统一回复:民族风可以,节奏必须带鼓点,方便球迷跺脚助威。

一位做球衣印号的小哥忙疯了。

订单从昆明排到怒江,号码全是本地元素:0871、0692、0888。

小哥说:印完这批,我能背下云南所有区号。

跑长途的司机建群拼车。

17座小巴坐满球迷,车上放的是云南方言解说回放,司机兼职领喊“进一个”。

有人担心冷门球场找不到住宿。

沧源文旅局连夜发公告:县里民宿新增床位五百个,免费接驳车直通球场。

评论区清一色“云南速度”。

一位做短视频的姑娘在丽江踩点三天,剪出15秒预告:

雪山、古城、球场灯光同时亮起,文案只有一句:看球顺便把婚假度了。

视频爆了30万赞,评论区全是“组队”。

昆明一位外卖小哥刷到赛程,直接换班:

周末不送餐,去体育中心送自己,票已买好,跑单变跑看台。

球队老板私下碰头:

今年目标不是争冠,是把球迷留下来,把客场变成第二主场。

观众多了,赞助商就来了,青训就有钱了,孩子就有球踢了。

一位做农业的大哥在朋友圈写:

我们村辣椒今年丰收,打算拉到球场门口卖,五块钱一袋,辣度写“滇超特辣”。

留言全是“给我留十袋”。

联赛手册最后一页印着一行小字:

球场不只是看球的地方,是云南人赶集的广场。

再不做准备,你的位置就被隔壁县城的表哥占了。

来源:素言足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