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出门只带一口电煮锅、十只折叠衣架,高铁晃到苏州,公交晃到葑门横街,下车先钻菜市场,不买纪念品,先问小青菜多少钱一把。
65岁爸妈把旅行过成搬家,三个月没进景区却天天上热搜,你以为是省钱,其实把旅行社的遮羞布撕得稀碎。
他们出门只带一口电煮锅、十只折叠衣架,高铁晃到苏州,公交晃到葑门横街,下车先钻菜市场,不买纪念品,先问小青菜多少钱一把。
摊主以为遇到砍价高手,结果老两口蹲下来帮人家剥豆子,半小时后拎着两根葱、一颗莴笋,被请去家里喝鸡汤。
没有滤镜、没有打卡,照片里只有锅铲碰撞声和油烟机轰隆隆,回酒店把鸡汤煮上,隔壁房年轻人闻着味敲门借碗,第二天结伴去赶早市。
景区门口人山人海,他们掉头往老小区走,看门口晒太阳的老人下象棋,蹲着看半小时,输了给两块钱,赢了得一把花生。
花生壳扔在共享单车的车筐里,骑车去下一个老街,导航不用,跟着送煤气的三轮车,准能摸到最便宜的豆浆。
豆浆两块钱一袋,塑料袋套在保温杯上,边喝边逛,看见旧书摊就蹲,五块钱买本1998年的家庭医生,翻到高血压偏方,拍照发家族群,立刻收获几十个赞。
年轻人把行程排满,他们每天只干一件事:上午买菜,下午找地方午睡。
民宿老板一开始以为遇到难缠客人,后来发现阳台的折叠衣架帮老板省了一个干衣机,电煮锅给老板煮过两次面,退房时老板主动免了两天房费,还教他们坐哪路公交能遇到最空的早高峰。
公交司机记得他们,因为每天上车递两块钱,顺路帮司机把座位上的空瓶子捡起来,三天后司机偷偷给他们一张员工内部换乘票,全线路随便坐。
有人算过账,这样玩十天比跟团便宜一半,可他们根本不在乎钱。
他们惦记的是菜摊老板娘今天没来,是不是腰伤又犯了;是豆浆铺子老板的小孙子满月,红封包包多少合适;是昨天下象棋的大爷说儿子三年没回家,今天多带了一袋花生,要不要陪他去邮局寄。
旅行社交给他们的终点是景区大门,他们却把终点改成了别人的生活。
携程后台数据悄悄记录:55岁以上人群订带厨房民宿的比例一年涨三成,高铁站里推小拉箱的白发比学生还多。
旅行社还在卖九菜一汤,他们已经在社区厨房炒青椒土豆丝,顺手教隔壁英国留学生怎么拍蒜。
留学生把视频发外网,播放量破百万,评论区齐刷刷问中国菜市场到底藏着什么魔法,老两口根本不知道,他们只想知道今天莴笋新不新鲜。
有人担心这样会不会不安全,他们倒把警惕心用在挑西红柿上,太红不要,太硬不要,摊主让尝一口,他们先递给对方一颗糖。
糖是出发前小孙子塞的,说遇到好人就给,糖纸攒了一口袋,回家铺在玻璃瓶里,五颜六色的,比任何纪念品都晃眼。
年轻人半夜蹦迪,他们早上五点自然醒,开窗听见鸟叫,判断今天会不会下雨,下雨就去菜市场门口买把十块钱的伞,伞骨结实,回来还能当晾衣杆。
三个月下来,他们记得住每一家菜摊的价钱,却一张门票也没买。
有人嘲笑这算哪门子旅行,他们反问:旅行到底看风景,还是看人?
景区的山今天明天都在,可菜摊老板娘明天也许不来了,豆浆铺子说不定下个月就改成奶茶店。
他们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过,把每一顿青菜当成山珍海味炒,锅铲一响,整个民宿走廊都飘着葱花味,年轻人闻着味出来借酱油,顺便把失恋故事讲给他们听,第二天一早,那孩子跟着去菜市场,学会了怎么挑活鱼。
回家那天,行李箱比来时重了两斤,多出来的是老板娘塞的霉干菜、大爷给的花生、留学生送的巧克力。
飞机起飞,他们掏出小本子,上面记着哪家民宿有阳台、哪路公交司机爱笑、哪家豆浆最稠。
本子最后一页写着:下次带小孙子一起来,让他知道旅行不是赶场子,是把日子搬到别人家门口,一起晒晒太阳。
来源:滑稽小丑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