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八五”普法工作巡礼①|市井烟火处 法治花开时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3 23:00 1

摘要:开展“建设法治长沙·巾帼在行动”普法宣传活动暨三八维权周普法宣传活动。从内部明晰的责任清单,到外部开放的区域协同,长沙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的转变,不仅为“八五”普法深入实践注入了持久的生命力,更让法治的种子在更广…

今年是全民普法40年,也是“八五”普法规划的收官之年。值此“八五”普法收官之际,长沙市司法局联合人民网湖南频道共同推出“长沙市'八五'普法工作巡礼”系列报道。报道将笔触与镜头对准各行各业与基层一线,聚焦法治如何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守护百姓幸福生活,通过一系列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全景式梳理长沙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融合的创新探索,全方位展现长沙“八五”普法工作成效。

“夫妻吵架动手算家暴吗?”清晨的长沙市开福区沙坪街道竹安村农贸市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套圈圈”活动火热进行。志愿者用方言快板响亮应答,围观群众笑声阵阵。

从开福区的普法小摊,到望城区的“法治福袋大派送”,“湘妹子”赶集普法系列活动开展了8000余场,法律知识已深度融入市井烟火之中。

这缕浓郁的“法治烟火气”,源自长沙市妇联“建设法治长沙·巾帼在行动”的持续探索。自“八五”普法启动以来,该市妇联通过跨部门协同、品牌化打造等方式,推动法治宣传教育深度融入维权服务全链条,让普法宣传既有温度又有实效。

开展“建设法治长沙·巾帼在行动”普法宣传活动暨三八维权周普法宣传活动。

品牌矩阵:从“单点突破”到“百花齐放”

法治宣传的生命力,往往藏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里。

2021年以来,“建设法治长沙•巾帼在行动”荣获长沙市“谁执法谁普法”年度重点特色项目。在此基础上,目前已培育出多层次、广覆盖的子品牌矩阵。

市级层面形成多元联动格局:“趣味普法直播间”通过情景剧还原家庭纠纷;“法律明白人”培训工程为基层输送维权骨干;“杜鹃花开”巾帼普法队推动律师“就近服务”;50余名“小小普法员”用童声传递法治精神。

区县层面特色品牌不断涌现:长沙县“星姐说权益”聚焦妇女儿童权益,制作“宣讲+情景模拟+动画”短视频,获评省级特色活动;开福区“芳华之声”通过线上课堂和年均300余场线下活动,实现普法教育“精准滴灌”。

从市级的宏大叙事到区县的细腻笔触,长沙妇联系统通过这套品牌矩阵,成功让法治精神在多元传播中浸润人心。

“杜鹃花开”小小普法员们在活动现场开展普法宣传。

服务链条:从“单向宣传”到“维权闭环”

普法不止于特殊节点的集中发声,更重在日常的持续渗透。

围绕关键节点,“与娘家人一起线上答题”、反家暴直播等形成品牌效应;校园里,“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已完成超千场防性侵、防溺水宣传,抽象的法条转化成了孩子们能听得懂的语言。

当然,要让维权落到实处,离不开实体的支撑。

今年1月揭牌的长沙市12338妇女儿童“一站式”维权关爱中心,整合了信访维权、婚姻调适、女童保护、心理咨询四大功能,并汇聚公、检、法、司及公证五大专业站点力量,让妇女儿童“只进一扇门,解忧多件事”。

与之呼应的,是2023年成立的女童保护关爱中心。它建立起应急医疗绿色通道,组建“花蕾救治团队”,为受侵害女童点亮希望的灯塔。

前端化解同样关键。采用“公安+妇联”模式的“星城幸福家”咸嘉湖婚调服务站,运行数月已服务170余人次;遍布基层的316个婚调站点,近两年成功调解纠纷8821件,成功率75%。

长沙市妇联系统“法律明白人”培训工程启动。

机制保障:从“临时行动”到制度常态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长效的保障源于体系的构建。

长沙市妇联率先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等八大类关乎妇女儿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悉数纳入清晰的“普法责任清单”。

这份清单,不仅是普法内容的指南,更是压实主体责任的军令状。

面对长株潭一体化进程中人口流动带来的跨区域维权新挑战,长沙市妇联主动破题,发起“12338帮她帮到家”长株潭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宣传周。

此举打破了行政壁垒,推动三市妇联实现资源互通、工作互补,共同唱响巾帼维权的“三城记”。

从内部明晰的责任清单,到外部开放的区域协同,长沙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的转变,不仅为“八五”普法深入实践注入了持久的生命力,更让法治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