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亿新风口突现!你身边的大爷大妈正在悄悄买爆这些“玩具”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3 23:00 1

摘要:说实话,谁能想到,65岁的李女士现在每周要在电商平台上折腾三四回?米面粮油、护肤用品、衣服鞋子,样样都上网比价下单。更夸张的是,她看直播比我还认真——人家主播一边试穿外套,她就在屏幕前琢磨“这料子厚不厚”“这扣子好不好拉”。她说,买得踏实,还能跟老姐妹互相安利

说实话,谁能想到,65岁的李女士现在每周要在电商平台上折腾三四回?米面粮油、护肤用品、衣服鞋子,样样都上网比价下单。更夸张的是,她看直播比我还认真——人家主播一边试穿外套,她就在屏幕前琢磨“这料子厚不厚”“这扣子好不好拉”。她说,买得踏实,还能跟老姐妹互相安利,一来二去,连女儿都开始听她的推荐了。

这事儿要放在十年前,简直不敢想。可如今,“银发族”玩起网购来,一点都不含糊。数据显示,到2024年底,咱们国家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突破3.1亿,占总人口的22%。这么一大群人往线上一涌,生意机会自然就来了。以前总觉得老年人图便宜、买实惠,现在不一样了,他们也讲体验、重品质,甚至追智能、赶时髦。

浙江义乌的关卫江就尝到了甜头。他原本只做儿童玩具,今年7月心血来潮开了个专供老年人的网店,卖的都是大号魔方、解环类益智玩具、棋盘游戏啥的。你说巧不巧?才两个月,销售额就冲破一万,现在每月稳稳两万出头。他自己都纳闷:“怎么突然这么多50岁往上的人来买?”后来一看后台画像,好家伙,一半以上顾客都是中老年人,下单还特别果断。

这些“适老玩具”可不是随便做的。尺寸大一圈,边角圆润不伤手,操作简单不容易卡住,关键是能动脑子、练手指头。像那种解九连环的金属玩意儿,看着简单,动起来还得动脑筋,不少老人买了说是“防健忘”。一二线城市里,这类商品的购买人数年年涨,专卖店也慢慢从混卖儿童玩具的角落里独立出来了。

淘宝天猫那边的孙瑞雪说了句实在话:用户年龄结构变了,需求自然跟着变。平台上50岁以上买玩具的新客户,已经占到15%以上。而整个“银发经济”,眼下规模差不多7万亿,专家预测,2035年能飙到30万亿——这哪是风口,简直是台风眼。

别以为他们只会买玩具。今年以来,“银发族”的消费清单越来越“年轻化”。指压板、慢跑垫、健身爬楼机成交额翻了十倍不止;智能眼镜、AI语音玩具、护眼灯这些带科技味的东西,销量也是成倍涨。旅游也不落下,京东“双十一”期间,酒店入住量涨了7.3倍,机票出票数翻了4.5倍。七鲜小厨的流量涨了35%,连带着周边餐馆都忙起来。

更别说直播和即时零售了。超4.1万家中小商家靠直播把销售额翻了几番,店播破亿的商家数量直接干翻了去年的九倍。淘宝闪购接入了37000个品牌、40万家门店,“双十一”前就开始铺货。美团那边非餐饮即时订单日均突破2700万单——早上忘带钥匙,中午点个锁匠上门,晚上给孩子买个应急文具,统统半小时送到。

拼多多也没闲着,激活了数千万岗位,三十多万新农人回乡搞电商,两千多万农民卷进了数字链条。你在村里买的土鸡蛋、腊肉、手工酱菜,可能就是某个老乡通过平台直接发到你手里的。

你瞧,现在的“双十一”,早就不是光剁手的地方了。它像个放大镜,照出了中国消费的真实轮廓——从购物车延伸到生活圈,从年轻人主导走向全民参与,尤其是那群曾经被忽略的父母辈,正在用指尖重新定义“买买买”。

来源:梅花酒疏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