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快看!它们怎么全不动了?”俄罗斯海参崴城市动物园的负鼠展区前,一阵突如其来的惊呼打破了午后的宁静。原本在树枝间窜跳、争抢食物的十余只负鼠,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齐刷刷地瘫倒在地面、围栏上,有的四肢僵直,有的舌头微吐,眼睛紧闭,任凭游客怎么轻声呼唤,始终保持着“
“快看!它们怎么全不动了?”俄罗斯海参崴城市动物园的负鼠展区前,一阵突如其来的惊呼打破了午后的宁静。原本在树枝间窜跳、争抢食物的十余只负鼠,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齐刷刷地瘫倒在地面、围栏上,有的四肢僵直,有的舌头微吐,眼睛紧闭,任凭游客怎么轻声呼唤,始终保持着“死亡姿态”。这离奇的一幕被现场游客用手机记录下来,视频上传网络后迅速引爆热议,#俄罗斯负鼠集体装死名场面# 话题短短24小时内阅读量突破3亿,网友调侃:“这是动物界的‘演技天团’吧,连装死都这么有默契!”
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周三下午2点左右,海参崴城市动物园正值游客高峰期。据现场目击者、来自莫斯科的游客安娜回忆,当时一群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负鼠展区,其中一名男孩不小心将手中的卡通气球脱手,气球飘到了负鼠活动的围栏上方,破裂时发出了“砰”的一声脆响。“声音不算特别大,但负鼠的反应太夸张了!”安娜告诉记者,第一只成年负鼠听到响声后,瞬间从树枝上跌落,身体蜷缩成一团,紧接着,展区内的其他负鼠像是接收到了某种信号,接二连三地“倒地不起”,前后不过10秒钟,十几只负鼠就全部进入了“装死状态”。
“它们僵得像博物馆里的标本,我还以为是突发疾病了,赶紧喊了饲养员。”安娜的同伴叶卡捷琳娜说,她试图用手机靠近拍摄,甚至轻轻敲了敲围栏,但这些负鼠毫无反应,有的腹部几乎看不出起伏,仿佛真的停止了呼吸。周围的游客也纷纷围拢过来,有人担心地询问“是不是吓出问题了”,也有人被这整齐划一的场面逗得发笑,现场又好奇又紧张。
接到游客通知后,饲养员亚历山大迅速赶到展区。他仔细观察了几只负鼠的状态后,笑着向大家解释:“别担心,它们这是在‘装死’,是负鼠的本能反应。”亚历山大介绍,负鼠是自然界中著名的“演技派”,当遭遇惊吓、感到生命受到威胁时,会启动一种特殊的应激机制——肌肉瞬间僵硬,呼吸和心跳降至极低水平,身体散发出发酵的异味,以此迷惑天敌,让对方误以为自己已经死亡,从而放弃攻击。“但这么多只同时装死,我在这里工作8年了还是第一次见,可能是群体动物的连锁反应,一只触发,其他的就跟着‘跟风’了。”
为了不打扰负鼠,亚历山大引导游客暂时远离展区,并关闭了展区周围的广播。大约20分钟后,最先“倒地”的那只成年负鼠率先恢复了意识,它慢慢睁开眼睛,小心翼翼地抬头观察四周,确认没有危险后,才缓缓伸展四肢,爬回了树枝上。随后,其他负鼠也陆续“苏醒”,有的伸了个懒腰,有的继续啃食之前剩下的果实,仿佛刚才的“集体装死”只是一场小插曲。
这一幕被游客拍摄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疯传,网友们纷纷留言调侃。“这是排练过的吧?动作太整齐了”“负鼠:只要我装得够像,危险就追不上我”“建议动物园给它们颁个‘最佳群演奖’”“有没有可能,它们只是想集体摸鱼休息?”还有网友分享了类似的经历:“之前在国外动物园也见过负鼠装死,碰它都不动,当时真的信了!”
其实,负鼠的“装死技能”背后,是数百万年进化出的生存智慧。据动物学家介绍,负鼠属于有袋类动物,体型较小,没有锋利的牙齿和强壮的四肢,面对狼、狐狸等天敌时几乎没有反抗能力,“装死”就成了它们的保命绝招。这种行为在生物学上被称为“强直性静止”,不同于主动的伪装,更像是一种不受控制的生理反应,类似人类受到极度惊吓时的“吓晕过去”。
“负鼠进入装死状态时,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心率从每分钟120次降至每分钟4次,呼吸从每分钟20次减少到几乎停止,体温也会轻微下降。”俄罗斯动物学会成员娜塔莉亚博士解释,这种状态下的负鼠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极其微弱,即使被搬动也不会苏醒,通常会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直到它们判断周围环境安全后,才会逐渐恢复正常。而此次十余只负鼠同时装死,大概率是因为群体动物的“从众心理”,当一只负鼠触发应激反应后,其他个体感受到同伴的状态变化,会迅速跟着进入防御模式。
海参崴城市动物园园长安德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园区内的负鼠主要是北美负鼠,性格温顺,适应能力强,平时很少出现应激反应。“这次的情况确实比较特殊,可能是气球破裂的声音比较突然,加上当时游客较多,环境比较嘈杂,多重刺激下才引发了集体装死。”安德烈介绍,园区已经加强了对游客的引导,在动物展区设置了“禁止喧哗、禁止投喂”的提示牌,同时增加了饲养员的巡逻次数,避免类似的应激事件再次发生。“动物的应激反应可能会影响它们的健康,我们会尽量为它们营造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除了装死,负鼠还有不少让人意想不到的“技能”。娜塔莉亚博士介绍,负鼠的免疫力极强,是极少数能抵抗狂犬病病毒的哺乳动物之一,它们的体内含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可以中和病毒。此外,负鼠的繁殖能力也很突出,雌性负鼠的育儿袋可以容纳十几只幼崽,幼崽出生后会在育儿袋中生活数月,直到能够独立生存。“负鼠虽然看起来呆萌,但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以昆虫、小型脊椎动物和植物果实为食,还会清理腐肉,相当于自然界的‘清道夫’。”
此次负鼠集体装死事件,也让更多人关注到了这种不太起眼的小动物。不少网友表示,之前对负鼠的了解仅限于“会装死”,通过这次的视频,才发现它们既呆萌又神奇。“原来装死不是故意卖萌,是真的生存本能,太厉害了”“负鼠的生命力好顽强,大自然的进化太神奇了”“以后去动物园一定要看看负鼠,想亲眼见证一下装死名场面”。
记者了解到,海参崴城市动物园目前有23只北美负鼠,分为3个种群,生活在模拟自然环境的展区内,展区内种植了大量树木和灌木,还设置了洞穴和饮水池,为负鼠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这些负鼠都是人工繁育的,性格比较亲人,平时会主动和游客互动,这次的集体装死只是意外。”饲养员亚历山大说,经过这次事件后,他会更加关注负鼠的状态,一旦发现它们有应激反应的迹象,会及时采取措施安抚。
对于网友关心的“装死会不会对负鼠的健康造成影响”,娜塔莉亚博士表示,偶尔的应激反应不会对负鼠造成长期危害,但如果频繁受到惊吓,可能会导致它们食欲下降、免疫力降低,甚至影响繁殖。“动物园的环境相对安全,负鼠很少会遇到真正的危险,这次的集体装死更像是一次‘演习’,不会对它们的健康产生影响。”
截至发稿前,海参崴城市动物园的负鼠们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每天依旧在树枝间跳跃、觅食,偶尔会对着游客探头探脑,模样十分可爱。而那段集体装死的视频,已经在各大社交平台累计播放量超过5亿次,成为了近期最热门的动物趣闻。有网友开玩笑说:“这些负鼠可能已经成为俄罗斯的‘网红动物’了,下次去海参崴,动物园的负鼠展区怕是要排起长队了!”
从意外惊吓到集体装死,这场发生在俄罗斯动物园的小插曲,不仅让人们见识到了动物世界的神奇与趣味,也让更多人关注到了动物的应激反应和生存状态。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下,动物园不仅是人们观赏动物的场所,更是保护动物、传播动物知识的重要平台。或许,下次当我们在动物园遇到这些呆萌的负鼠时,除了期待它们的“装死表演”,更应该给予它们足够的尊重和安静的空间,让它们在人类的陪伴下,安心地生活、繁衍。毕竟,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智慧,而这份智慧,值得我们用心去观察、去守护。
来源:宁静姿态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