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难挡蓝营变天!黄国昌押错宝,郑丽文硬刚破局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3 21:31 1

摘要:郑丽文高调参加“50年代白色恐怖政治受难者追思慰灵大会”这件事在岛内引起不小波澜,民进党这边是“铁杆反动派”,不仅给郑丽文扣上“统战”“向共谍致敬”的帽子,还试图将秋祭污名化。

郑丽文高调参加“50年代白色恐怖政治受难者追思慰灵大会”这件事在岛内引起不小波澜,民进党这边是“铁杆反动派”,不仅给郑丽文扣上“统战”“向共谍致敬”的帽子,还试图将秋祭污名化。

就连白营的黄国昌也跳出来公开反对,声称“吴石不是政治受难者”,并强调“坚持捍卫台湾人民目前‘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试图和郑丽文划清界限,但黄国昌后续找赵少康拉关系这件事明显押错宝了,郑丽文硬刚破局,连赖清德也难挡蓝营变天!

首先,因为有关吴石将军的人生事迹的电视剧在两岸播出,引起大量民众关注,而吴石案在两岸历史叙事中具有双重性,大陆视其为隐蔽战线烈士,台湾当局则长期将其定性为“通敌叛国者”。郑丽文出席包含吴石纪念环节的秋祭活动,是试图通过历史和解重塑国民党形象,将“白色恐怖受害者”叙事扩展至统派群体。

黄国昌则援引台湾法律框架下的“间谍罪”定义,强调吴石与“政治思想犯”的区别,实质是配合民进党“抗中保台”话语体系,避免民众党被贴上“统派同路人”标签。这种切割策略直接回应了民众党选民结构中“中间选民占比超 60%”的基础需求。

其次,郑丽文上任后提出“九二共识”“重启两岸对话”等主张,并计划访陆,引发美国关注。黄国昌此时强调“捍卫自由民主生活方式”,既是对郑丽文统派路线的制衡,也是向美方释放“民众党仍保持亲美立场”的信号。这种策略与民众党“联美、友日、和陆”的三角外交框架高度契合,旨在维持其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战略模糊性”。

而黄国昌通过否定吴石的政治受难者身份,间接质疑国民党对历史解释权的垄断,为蓝白合谈判制造议题优势。其核心逻辑在于,如果国民党坚持将统派历史纳入政治叙事,民众党可要求在2026年县市长选举中获得更多礼让选区,如新竹市、宜兰县作为交换。这种“以议题换利益”的操作,与民众党“民调机制”“联合小内阁”等谈判筹码形成战略配合。

而在11月11日,AIT台北办事处主任谷立言约谈郑丽文,要求国民党承诺不干预特别防务预算,并“劝导大陆保持克制”。这一干预是美国要求郑丽文调整两岸论述,从“九二共识”转向更模糊的“维持现状”,从而削弱蓝白合的民意基础。黄国昌对此尚未公开表态,但民众党作为亲美色彩较浓的政党,可能借机要求国民党在防务政策上让步,增加谈判复杂性。

到12日,黄国昌约见赵少康举行“便当会”,通过赵少康向美方传递“民众党仍可作为制衡国民党统派路线的力量”的信号,间接争取美国对蓝白合的支持,这种“挟洋自重”策略与民进党“倚美谋独”形成微妙互动。

对此,郑丽文在当天的中常会上提出“三不原则”,不操弄族群对立、不煽动民粹情绪、不制造两岸危机。这种表态既回应美国人的要求,又将民进党塑造为“破坏区域稳定”的角色。更关键的是,她通过马英九、洪秀柱等元老公开支持“九二共识”,形成“党内团结 + 外部背书”的舆论合力,迫使黄国昌在“联美”与“联蓝”之间难以两全。

而针对民进党可能借“国安法”打压蓝营,郑丽文在中常会上通过决议,成立“两岸政策法律顾问团”,由前“法务部长”罗莹雪领衔。该团队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对民进党当局“启动法律程序”的威胁进行反制,比如绿营要是以“统战”为由调查秋祭活动,法律顾问团将同步起诉民进党“滥用司法权”。这种“以法律对抗法律”的策略,既强化了蓝营的“法治形象”,又为未来可能的政治冲突预留了博弈空间。

参考资料:

来源:柳絮忆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