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聚焦!核博会上的中广核“硬核装备”,让核电运维更智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3 21:24 1

摘要:2025深圳核博会期间,中广核携核产业链核心成果重磅亮相展馆,从大国重器“华龙一号”到智能装备天团,从数字化“大脑”到生活化核技术应用,以30余项硬核展品全方位展现中广核的实力与担当。其中,首次发布的全新升级核电站新一代数字化仪控系统及多款应用于核电领域的机器

2025深圳核博会期间,中广核携核产业链核心成果重磅亮相展馆,从大国重器“华龙一号”到智能装备天团,从数字化“大脑”到生活化核技术应用,以30余项硬核展品全方位展现中广核的实力与担当。其中,首次发布的全新升级核电站新一代数字化仪控系统及多款应用于核电领域的机器人尤为亮眼,吸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关注报道。

央视新闻直播间

核电站新一代数字化仪控系统发布

“新一代智能工控系统产品集”是中广核在“和睦系统”基础上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核电仪控系统产品。该系统深度融合数字孪生、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技术,共形成4大类20个产品,包括新型DCS实体、新型DCS虚拟体、新型研制工具、新型服务平台等多元产品体系,推动DCS从“自动控制型”单点设备,向“智能服务型”开放生态演进,为核电站操纵员提供故障诊断预警、在线监盘巡盘、智能辅助决策等智能化功能,让核电站运行更安全、更智能。

央视新闻直播间

新型机器人赋能核电运维

展会上,明星装备“悟空”机器人家族圈粉无数,8台功能机器人无需抽出233吨重的发电机转子,就能深入定转子间隙做“精密体检”,捕捉发丝级定子松动缺陷,30分钟内完成修复,目前已覆盖主流发电机机型,让核电检修迈入智能化新阶段。

多款新型机器人上岗

多场景运用

让核电运维更高效智能

一起来看看这些

“身怀绝技”的小伙伴吧

核设施专用仪控(3R)系统

核设施专用仪控系统里的3R系统,对反应堆极为关键,就像人的手、眼、耳。RGL(棒控棒位系统)是“手”,精准控制棒位;RIC(堆芯测量系统)是“眼”,用以监测堆内信息;RPN(堆外核仪表系统)是“耳”,捕捉反应堆功率等关键信息。有了3R系统,反应堆才能“听得清、看得准、控得稳”,设计中的“精准控制、实时监测”目标才有了保障。

管道异物清理机器人

管道异物清理机器人可深入管道探测裂纹、拾取异物,复杂作业轻松胜任。

取水隧道海生物清理机器人

取水隧道海生物清理机器人是国内首套大直径隧洞清理装备,可无人化清理海生物与淤泥。

便携式激光去污

非接触式“激光牙刷”剥离污染物,效率是传统方法的5倍,且无二次污染。

水下耐辐照高清摄像系统

水下耐辐照高清摄像系统,能够在2000Gy/h 高辐射环境下稳定工作,50米水下高清拍摄,助力堆内检查。

卡钳式全位置TIG自熔焊系统C机头

卡钳式全位置TIG自熔焊系统C机头打破进口垄断,将手工焊升级为“工业缝纫”式精准作业,适配多类型核电及火电、石化项目。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高效处理有机废物的“黑科技”,利用高温高压(温度374℃、压力22MPa以上)将水变成“超临界状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废物处理“减量化、无害化”。

爬壁检测机器人

爬壁检测机器人是核电厂房的“蜘蛛侠”,它靠磁吸或负压真空吸附在墙上,就像壁虎的脚牢牢抓着壁面,能沿弧形墙面、狭窄空间行走,还能搭载打磨、测厚、喷漆的工具,远程传回实时画面。

壁虎四足机器人

它是全球首台能查蒸发器传热管的四足机器人,靠独特的四足锚爪结构,像登山者的冰爪一样抓着传热管,能变姿态快速爬行,一边爬一边检测,能同步完成爬行和检测,效率提升3倍,还能进到人够不着的狭窄区域,确保传热管“无死角检查”。

蒸汽发生器堵板拆装机器人

这台“蒸汽发生器堵板拆装机器人”,是专为核电“心脏血管”密封封堵的“微型工程师”,能轻松穿过人孔,全自动完成堵板抓取、转运对位、拧螺栓、胶囊密封。目前已在大亚湾核电站成功应用。

换料机器人

换料机器人采用大跨距、低挠度的上拱曲线结构设计以提升稳定性与承载能力;配备高灵敏度动态力-位移融合保护系统,实现实时安全监测与精准防护;具备多自由度高效复合运动能力,可灵活完成复杂路径操作;支持全自动智能装卸料作业。

编辑 | 孙沛佳

校对 | 罗琨妍

审核 | 陈波

签发 | 梁涛

来源:中国广核集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