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冬的渝州,褪去了盛夏的燥热,也未染深冬的凛冽,只留一份温润的澄澈。晨雾漫过嘉陵江的江面,轻吻着两岸的青山,待日头渐升,雾气便化作淡淡的岚气,萦绕在城市的眉眼间。2025年11月12日,这个被山城儿女期盼了四年有余的日子,终于在万众瞩目中如约而至——半山崖线“
初冬的渝州,褪去了盛夏的燥热,也未染深冬的凛冽,只留一份温润的澄澈。晨雾漫过嘉陵江的江面,轻吻着两岸的青山,待日头渐升,雾气便化作淡淡的岚气,萦绕在城市的眉眼间。2025年11月12日,这个被山城儿女期盼了四年有余的日子,终于在万众瞩目中如约而至——半山崖线“鹅岭栈桥”,这座悬于崖壁之上的景观长廊,正式向市民敞开了怀抱。
早在开放前,“鹅岭栈桥”便成了重庆人热议的焦点。从规划蓝图的公示到施工围挡的竖起,从钢筋铁骨的搭建到桥面铺装的收尾,四年多的时光里,这座连接鹅岭公园与浮图关公园的栈桥,始终牵动着市民的心弦。
老人们会带着孙辈站在围挡外,指着崖壁上逐渐成型的钢结构,追忆着当年鹅岭与浮图关之间狭窄的老步道;年轻人则频繁刷着施工进展,想象着牵手漫步栈桥、俯瞰江景的浪漫;摄影爱好者更是多次探访,记录下栈桥从雏形到成型的每一个瞬间。对于重庆人而言,这座栈桥早已不是单纯的交通景观,而是城市发展的见证,是山水与生活交融的新载体。
约定的午后13点,我们一行五人分头赶往浮图关公园大门。还未走近,便听见人声鼎沸,远远望去,通往公园的路口早已被涌动的人潮堵塞。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在晚辈的搀扶下缓缓前行,浑浊的眼眸里闪烁着对新景的期盼;活泼好动的孩童挣脱父母的手,在人群中穿梭奔跑,清脆的笑声穿透喧闹;年轻姑娘们精心打扮,举着手机互相拍照,准备在朋友圈分享这份“赶头班车”的喜悦;还有背着相机的摄影爱好者,扛着“长枪短炮”,在人群中寻找最佳拍摄角度。大家摩肩接踵,却无丝毫怨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兴奋,那份对家乡新地标的热爱,在人潮中悄然传递。
浮图关公园大门里里外外早已挤得水泄不通,工作人员穿着统一制服,忙碌地维持着秩序。扩音喇叭里循环播放着温馨提示:“请市民们手持身份证从左边闸口排队刷证进入,未带身份证的市民请从右边闸口登记进入。”
我们提前备好证件,随着潮水般的人群缓缓挪动脚步。身旁,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爷正兴奋地跟同伴念叨:“我住这附近快四十年了,看着这一片从荒芜步道变成现在的栈桥,重庆是越来越好了!”大爷的话道出了许多市民的心声,这座依山而建、伴水而居的城市,总在不经意间焕发出新的生机。
终于通过闸口,视野豁然开朗。一座蜿蜒的钢结构栈桥,如一条银色丝带,轻盈地挂在浮图关的崖头之上。栈桥入口处,“鹅岭栈桥”四个朱红大字熠熠生辉,与周边的绿色植被相映成趣。
踏上桥面,脚下的透水混凝土带着几分温润的质感,不锈钢格栅在天光下泛着淡淡的金属光泽。同行的朋友特意跺了跺脚,笑着说:“果然像介绍里说的,踩着稳当,一点不担心高跟鞋会卡进去。”低头细看,格栅间两厘米的间隙恰到好处,既保证了通行安全,又能让阳光透过缝隙,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随着脚步移动,宛如一场流动的光影盛宴。
沿着栈桥缓缓前行,460米的长度,3米的宽度,却丝毫没有拥挤之感。桥体沿山脊线呈连续S形曲线蜿蜒伸展,时而平缓,时而微坡,每一处转折都能带来不一样的视野体验。支撑栈桥的蓝色钢柱,搭配深灰色水泥基座,与山间的绿色植被、灰褐色崖壁完美融合。钢柱的沉静、基座的厚重、植被的鲜活,三种颜色相互映衬,既彰显了现代工程的简约大气,又不破坏自然山水的原始美感。行走其间,仿佛人在画中游,一步一景,景随人动。
站在栈桥之上,低头俯瞰,幽深的浮图关山林郁郁葱葱,宛如一片绿色海洋。黄葛树的虬枝盘曲向上,茂密枝叶遮天蔽日,阳光透过层层叶片,洒下细碎光斑,照亮林间小径。半山腰处,轨道交通一号线如银色巨龙,穿梭在山林与城市之间。轻轨列车时而从李子坝轻轨站高楼中钻出,带着呼啸风声从栈桥下方驶过;时而又钻入高楼之中,消失在视野里。这种“穿楼而过”的独特景观,与栈桥的悬空视角相得益彰,让人惊叹于重庆“8D魔幻城市”的魅力。
目光再往下移,嘉宾公路如黑色丝带,沿着嘉陵江缓缓延伸。江面上,嘉陵江静静流淌,江水碧绿清澈,倒映着两岸青山与高楼。江风拂过,泛起阵阵涟漪,波光粼粼。对岸的江北城,高楼林立,现代化建筑与江边绿地相映成趣;栈桥两端,嘉华大桥、牛角沱大桥、渝澳大桥如三道彩虹,横跨嘉陵江之上,桥上车水马龙,展现着山城的活力。远处群山连绵,云雾缭绕,与近处的城市、江水、栈桥构成一幅立体山水画卷,让人沉醉不已。
栈桥的工艺设计处处彰显匠心。透水混凝土雨天能快速排水,防止路面湿滑;不锈钢格栅营造出“行走在树冠之上”的悬浮感,雨水还能透过间隙滋养崖壁植被。两侧通透的护栏既不遮挡视线,又能保障安全,全覆盖的监控和广播系统,更让游览多了份安心。这些细节考量,无不体现着城市建设者对市民的关怀。
沿着栈桥前行,便来到鹅岭公园端头的螺旋景观栈道。栈道从底层开始,一圈圈向上盘旋,如一条巨龙缠绕崖壁。每盘旋一圈,视野便开阔一分,从脚下植被到嘉陵江全貌,再到重庆城全景,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人满心欢喜。抵达鹅岭公园崖头出口时,回头望去,460米长的栈桥上人潮涌动,市民们如蚂蚁般渺小却密密麻麻,宛如一条流动的彩带。
夕阳西下,金色余晖洒在栈桥上,为它镀上温暖光晕。江面上波光粼粼,与栈桥光影交相辉映。告别鹅岭栈桥,心中感慨万千。四年多的建设,无数建设者的付出,换来了这座崖上奇观。如今的重庆,从大桥飞架到轨道纵横,从公园遍地到栈道林立,每一处变化都让人自豪。
这座栈桥,连接的不仅是两座公园,更是市民与城市的情感纽带。它像沉默的见证者,记录着重庆直辖后的飞速发展;更像热情的使者,向世人展示着山城的独特魅力。
我相信,鹅岭栈桥必将成为重庆又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而这座山水之城,也必将在未来书写出更精彩的篇章。
来源:CQ熊家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