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科技股的暴跌引发了一场全球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2025年11月4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全线收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暴跌486.089点,跌幅高达2.04%;标普500指数下跌1.17%;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0.53%。
美股科技股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抛售潮,纳斯达克指数单日暴跌2.04%,这场由AI泡沫引发的恐慌正迅速蔓延至全球每个角落。
美国科技股的暴跌引发了一场全球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2025年11月4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全线收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暴跌486.089点,跌幅高达2.04%;标普500指数下跌1.17%;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0.53%。
这场以科技股为首的抛售潮迅速席卷全球,次日亚太市场集体下挫——日经225指数暴跌2.5%,韩国综合股价指数盘中一度暴跌6.2%,最终收跌2.9%。欧洲市场同样未能幸免,科技板块成为表现最差的板块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一、危机导火索:估值泡沫与华尔街的集体预警
这场科技股抛售潮的根源在于长期积累的估值泡沫与华尔街巨头的集体预警。科技股估值已完全脱离基本面。帕兰蒂尔公司作为今年AI行情的代表性个股,其前瞻市盈率已高达约250倍,远超英伟达的33倍和微软的29.9倍。尽管该公司第三季度营收达11.8亿美元、每股收益0.21美元,均超预期,但股价仍暴跌7.94%。市场对其“估值泡沫”的质疑日益高涨。
华尔街大佬集体发出严厉警告。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戴维·所罗门公开表示:“未来12个月至24个月内的某一时间点,股市很可能出现10%至20%的跌幅”。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特德·皮克同样建议投资者做好股市下跌准备,认为此类下跌属于正常现象,而非危机信号。
图片来自网络
知名空头大举押注科技股下跌。美国知名“空头”迈克尔·伯里已斥资约11亿美元,买入对英伟达和软件企业帕兰蒂尔公司的看跌期权。这种期权能从股价下跌中获利,显示部分投资者正大规模押注科技股泡沫破裂。
市场分析认为,尽管美国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大幅增加,但“这些投资能否转化为利润”的疑问再度浮出水面。这些不确定性,使得在人工智能相关股票快速上涨之后,部分投资者开始持谨慎态度。
图片来自网络
二、AI泡沫破裂:科技巨头陷入资本支出困境
人工智能概念股的泡沫破裂迹象日益明显,科技巨头们陷入了一场资本支出的军备竞赛。
AI投资狂热与盈利模式的脱节。OpenAI虽然被评估为5000亿美元估值,但仍未形成明确盈利模式。更令人担忧的是,在获得英伟达投资后,OpenAI又大规模采购英伟达芯片,被部分市场分析人士视为“循环式交易”和“拆东墙补西墙”。
科技巨头资本支出激增引发市场恐慌。微软的资本支出在最近一个季度飙升至约350亿美元,导致其股价下跌约6%,尽管其营收增长18%至77.7亿美元。微软首席财务官艾米·胡德坦言:“随着需求加速和未履约订单余额增长,我们正在增加对GPU和CPU的支出”。
Meta在AI军备竞赛中处于劣势。曾准确预测2008年次贷危机的投资者史蒂夫·艾斯曼警告,Meta正在输给谷歌和微软的AI战争。他指出,Meta的现金和现金 equivalents在2025年暴跌43%,从774.8亿美元降至444.4亿美元,而谷歌和微软的现金储备却在增加。艾斯曼尖锐地指出:“Meta没有云业务,所以其AI支出仅仅是为了创造新产品”。
图片来自网络
三、全球冲击:科技股高权重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科技股在全球主要指数中的超高权重,使得此次抛售潮迅速演变为系统性风险,冲击全球金融市场。
科技板块在市场指数中占比过高。科技板块在标普500指数中的权重已达约36%,创下历史新高,甚至超过互联网泡沫时期的水平。如果加上那些不属于传统科技板块的科技巨头,如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特斯拉和Meta,其合并权重接近50%。
亚洲科技股成为重灾区。日本软银集团股价一度暴跌超过13%,今年以来涨幅显著的该股成为抛售的主要目标。韩国股市甚至触发了市场防御机制——KOSPI200期货指数因暴跌而启动“临时停牌”机制,程序化交易卖单被暂停5分钟。这是韩国市场自4月以来首次触发该机制。
图片来自网络
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加剧。荷兰国际集团市场研究主管克里斯·特纳表示:“本周全球股市整体被一种更加偏向避险的情绪笼罩。从股票估值来看,市场显然已处于超涨状态”。与此同时,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持续35天,创下历史最长纪录,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不确定性。
科技股的暴跌印证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箴言:“万物皆流,无物常驻”。资本市场的繁荣与衰退本就是周期性规律,而当科技板块占据标普500指数36%权重时,其波动必然牵动全局。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看,这场危机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在金融市场的表现——当AI技术进步被资本过度追捧,脱离实际价值创造时,泡沫破裂成为必然。
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普通投资者,此时更需保持冷静。正如摩根士丹利CEO皮克所言,此类下跌属于正常现象,而非危机信号。市场在经历纳斯达克单日2.04%暴跌和韩国股市盘中6.2%重挫后,反而可能为理性投资者提供重新入场的机会。
未来的科技股走势将取决于AI投资能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盈利能力,以及科技巨头们如何平衡资本支出与财务健康。在这个不确定性成为新常态的时代,风险控制远比追逐收益更为重要。
来源:杜林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