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最近的太空新闻,神舟二十号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本来好好的返回计划,11月5日就得落地,结果因为疑似挨了块太空碎片一击,任务直接推迟了。这不光是中国航天的一次小插曲,还把全球的目光拉到太空救援这个老话题上。
说起最近的太空新闻,神舟二十号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本来好好的返回计划,11月5日就得落地,结果因为疑似挨了块太空碎片一击,任务直接推迟了。这不光是中国航天的一次小插曲,还把全球的目光拉到太空救援这个老话题上。
太空碎片这玩意儿,速度快得像子弹,撞上就可能出大问题,中美俄三家以往的处理方式一比,差距那叫一个明显。俄罗斯和美国那边,类似事故拖几个月是常态,中国这边呢,备份飞船随时待命,几天就能搞定。
神舟二十号是4月24日从酒泉发射的,乘组三个人,王杰、陈中瑞和陈冬,在轨干了半年多,完成了好几项实验和出舱任务。结果10月底,飞船运行中突然触发警报,检查下来,疑似空间微小碎片撞上了返回舱。
碎片大小不到5毫米,但速度高达每秒7公里,动能够把铝合金壳子打出个小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11月5日正式通报,正在做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原定返回日期取消,得确保航天员安全第一。
这不是头一回了,太空碎片风险越来越大,现在轨道上垃圾堆积上亿件,国际空间站那边2023年就避让了12次。神二十这次撞击位置在推进舱尾部,没伤到核心结构,但为了稳妥,得多评估几天。
11月11日又有消息,返回任务正有序推进,空间站组合体一切正常。说白了,这事儿暴露了轨道环境越来越乱,但中国空间站的监测系统反应快,第一时间就定位了撞击点,避免了小问题变大麻烦。
从技术角度看,神二十飞船的壳子用的是高强度材料,设计时就考虑了碎片防护,但碎片这东西防不胜防。全球航天界都盯着中国怎么处理,因为以往类似事件,美俄的教训太多。
俄罗斯的联盟MS-22飞船在2022年12月也中招,冷却剂漏光了,航天员滞留好几个月。美国波音星际客机在去年6月推进器出故障,两名宇航员在空间站多待了9个月才回家。这些对比一摆,救援速度的差距就出来了。中国这次推迟也就一周左右,效率高得让人服气。
先说俄罗斯,航天老大哥了,但近几年事故频发,救援体系短板暴露无遗。
拿联盟MS-22来说,2022年9月21日发射,12月14日对接国际空间站时,推进舱散热器被0.8毫米碎片击穿,冷却剂3小时内漏了44升。舱温直线上升到42摄氏度,航天员塞尔希·普罗科皮耶夫、弗朗科·鲁比奥和朱莉娅·普加乔娃没法坐这船回家。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纠结了好几天,12月16日才决定无人返回。结果,救援船联盟MS-23得从头组装,2023年2月23日才发射,乘组在空间站多熬了两个月,手动调氧气阀门过日子。
更气人的是,3月28日MS-22无人着陆哈萨克斯坦,舱内温度冲到49摄氏度,勉强没超红线。原乘组等到9月27日,才挤进MS-23座椅返回,身体检查出肌肉萎缩10%。
这事儿根子在资金短缺,俄罗斯没备用船,组装一艘得几个月。类似还有进步MS-21货运飞船,2023年2月15日也泄漏冷却剂,外部撞击导致,幸好没载人,但补给任务全乱套。
再看2018年的联盟MS-09事件,更添一层谜团。6月8日升空,8月29日空间站压力降0.2大气压,轨道舱焊接处裂开2毫米宽8毫米长,边缘有钻孔痕迹。宇航员用环氧树脂封堵,12月11日出舱切开保温层查外部,碎片指向地面组装问题。
但俄罗斯调查直指人为,嫌疑在美国女宇航员身上,她否认,NASA说是装配遗漏。双方扯皮三年,到2021年8月俄媒爆料,是“不熟悉装置的人”在失重下钻的,8个孔只通一个,痕迹明显。至今没定论,飞船勉强返回,但信任裂痕留下了。
美国这边,波音星际客机Crew Flight Test是典型。2024年6月5日发射,巴里·威尔莫尔和孙妮塔·威廉姆斯上空间站,原8天测试变长跑。推进器5台失效,氦气泄漏,阀门关不上,地面复现测试拖到7月。
NASA和波音协调SpaceX龙飞船腾座位,9月28日Crew-9只带两人上行。威尔莫尔他们在空间站日志记骨密度降5%,锻炼拉伸过日子。直到2025年3月18日,才搭龙飞船回家,G力4倍着陆,威廉姆斯腿软需担架。企业竞争和供应链问题,让救援延误9个月,成本飙升。
这些案子一串起来,美俄的被动显而易见。资金、协调、预案缺位,航天员健康直线下滑。俄罗斯预算紧巴巴,美国商业化纠葛多,救援从几天变几个月,教训深刻。
中国航天不一样,从神舟十三号起,就坚持“发射一艘、备份一艘”。神二十任务启动时,神舟二十二号已经在酒泉总装测试完,随时值班。
技术员定期热控防潮、系统自检,关键零件单独储备。最快72小时发射,正常一周升空对接。这机制不是空谈,神十九返回时就推迟一天,因着陆天气,但备份随时顶上。
这次神二十撞击,神二十一乘组在10月31日已上站,六人配置下,生活保障足足的。空间站三舱三船,食物氧气多两周分量。15米机械臂配AI识别,定位碎片点准,航天员有修复太阳能板的经验。长征二号F火箭模块化,批量生产,填充推进剂快。
对比美俄,中国自主技术全链条,工业体系稳。北斗监测网天地一体,碎片预警实时。神二十评估中,激光扫描裂缝0.5毫米深,未影响结构。这套体系,生命至上理念贯穿。
美俄事故中,航天员“买保险”传闻多,中国从选拔到返回,每步都算安全账。轨道碎片加剧,2025年国际空间站避让中国在2005年火箭残骸一次,中国分享修复数据,推动标准更新。
中美俄太空救援一比,差距本质上是国家体系的较量。俄罗斯航天遗产厚,但后苏联时代资金链断裂,事故响应慢半拍。
美国商业航天热闹,SpaceX龙飞船可靠,但波音故障时,企业间抢座位,政府协调费劲。中国呢,举国体制下,航天从火箭到空间站全自主,预案细到小时级。
你看对接时间,俄罗斯联盟3小时,中国神舟3.5小时,美国龙28小时。为什么?俄中飞船设计紧凑,自主导航强,美国依赖地面指令多。
卫星精度上,美国GPS军用0.1米,俄罗斯格洛纳斯1.5米,中国北斗2米民用、5米军用,够用不落后。救援周期,中国10天封顶,美俄几个月起步。
中国空间站在2022年建好,任务连续性高,碎片防护装置已装。美俄国际空间站老化,维修成本高。
神二十这事儿,中国用行动证明,靠谱救援不是科幻,是日常。
来源:粤城旧事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