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萝卜快跑1700万订单碾压Waymo!中国自动驾驶登顶全球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深夜加完班,你站在写字楼前,手机一点就有辆无人车安静驶来——没有司机抱怨路程太近,没有绕路加价的套路,只有空调温度和音乐都恰好符合你喜好的专属空间。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正在北京、上海等22个城市日常发生的现实。当美国Waymo还在硅谷小范围测试时,中国的萝卜快跑已经狂揽全球1700万订单,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宣告:自动驾驶的 future is made in China。
订单量对比:中国速度碾压式领先
最新数据显示,萝卜快跑全球订单量突破1700万单,相当于每天有近5万人选择无人驾驶出行。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对比全球自动驾驶标杆Waymo,其最新公布的订单量仅为去年突破100万单。更惊人的是,萝卜快跑仅8月至10月就新增300万单,三个月增量已是Waymo累计订单的三倍。在北京亦庄,每10辆出租车里就有1辆是萝卜快跑,这样的渗透率连马斯克看了都要惊叹。
技术底气:1014万公里才需一次安全气囊
支撑海量订单的,是比人类驾驶安全10倍的硬核技术。萝卜快跑搭载的ApolloADFM大模型,相当于给汽车装上会自主进化的"超级大脑"。当传统自动驾驶还在依赖预设规则时,它已能像人类一样理解"前方卡车掉落的纸箱"和"滚动的铁桶"哪个更危险。每1014万公里才触发一次安全气囊的纪录,甚至超越了波音737客机的安全标准。在迪拜沙漠的高温中,在重庆3D魔幻立交桥上,这些无人车早已练就全球最复杂的应对能力。
城市棋局:22座城市的全球化落子
从北京到迪拜,萝卜快跑的22座运营城市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全球化棋盘。不同于Waymo坚守凤凰城的保守策略,中国方案展现出惊人的适应性:在深圳处理晚高峰的电动车流,在香港适应左舵右舵切换,在阿布扎比耐受50℃高温考验。这种"能进城会出海"的特质,正重塑全球智能交通格局。据内部人士透露,明年还将有欧洲和东南亚城市加入这张网络。
当德国还在为自动驾驶立法扯皮时,当美国Waymo车队仍困在旧金山一隅时,中国的无人车已经带着1700万乘客的信任驶向未来。这不是弯道超车,而是开辟新赛道的主导。下一次当你在街头遇见头顶激光雷达的萝卜快跑,或许该挥挥手说声你好——因为坐在驾驶位的,正是中国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
来源:汽车情报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