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品牌深入挖掘“香云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将其精髓与“科技高弹棉”等现代科技材料融合,使真丝面料不仅保持原有的柔软顺滑,更有效克服了传统面料难打理的痛点。从上海弄堂里的一家百货商店,到传承文化的国潮品牌,“…
在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的背景下,市国资委积极推动老字号品牌焕新发展,助力老字号在新消费时代释放品牌新动能。上海国资国企深入探索焕新举措,涌现出了一批生动的实践案例。近期,“上海国资”新媒体平台在“上海国资品牌”专栏中陆续推出“老字号 新国潮”系列报道,本期聚焦:传承为经,焕新为纬,“白玉兰”真丝织就老字号发展新“丝”路。
“白玉兰”真丝品牌隶属于静安区上海九百(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上海申一百货公司。“白玉兰”的故事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那时它还是一家综合百货商店,内衣、棉毛衫裤是店里的主角。上个世纪80年代,商店搬迁至陕西北路195号,正式挂上“白玉兰百货商店”的招牌。
随着时代变迁,“白玉兰”敏锐捕捉到人们对“美”的追求,开始探索专业化、品牌化之路,并于1985年正式注册商标。品牌长期专注真丝服饰,凭借独具江南气质的丝绸设计,不仅深受上海本地人喜爱,更吸引了众多海外华侨专程前来采购,让上海丝绸走向世界,也成为外国友人眼中的“中国好礼”。
如今,“白玉兰”持续以文化为魂、品牌为翼,开启多元化焕新之路,让老字号不再只是记忆中的温暖,更是当下国潮风尚中的东方美学代表。
“白玉兰”坚持将传统丝绸非遗技艺与现代制造工艺创新结合,构建了品牌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品牌深入挖掘“香云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将其精髓与“科技高弹棉”等现代科技材料融合,使真丝面料不仅保持原有的柔软顺滑,更有效克服了传统面料难打理的痛点。在传承之外,品牌更注重实用革新,从丝巾、睡衣,逐渐扩大经营品类,不断创新开发出时尚时装、户外运动等系列,满足更多消费者对真丝服饰的偏爱和需求。当千年非遗与现代科技相遇,当传统面料与当代需求相融,“白玉兰”真丝不仅延续东方风骨,更以创新材料与工艺焕新传统生活,展现出老字号在焕新之路上的积极探索与诚意。
创新跨界合作,演绎“年轻态度”
近年来,“白玉兰”一直在尝试“破圈”,除了产品的创新外,还通过一系列创新跨界合作,让传统真丝技艺以崭新面貌走进年轻消费者的生活。与国瓷领军品牌“玛戈隆特”强强联手,跨界打造“丝路宝船”作品,入驻进博会“一带一路”名品展区,共探老字号走向国际的新“丝路”;在上海书城重装开业之际,开设为期两个月的“‘玉’见书中兰”限时快闪店,成为首个进驻书城的老字号品牌,深受消费者喜爱;以静安寺、南京西路、上海展览中心等上海标志建筑为灵感,推出系列产品,既展现海派文化特色,又符合当代时尚趋势,成为游客优选的上海特色伴手礼。
课堂链接匠心,互动传承文化
“白玉兰”深谙,真正的传承不仅要留住技艺,更要让文化在互动中生生不息。长期以来,品牌以文化传承为目标,精心打造了多个沉浸式的美学体验空间,让传统技艺通过指尖的温暖,悄然融入现代生活。在春日市集里,在“幸福一小时”的闲暇中,在总工会公益课堂和学校的工艺课堂内,青少年、都市白领与社区居民在手工艺人的指导下学习基础针法、传统工艺,让每一根丝线成为连接传统文化的纽带。除了线下体验,品牌还积极探索线上文化传播模式,通过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推出“真丝学习小组”视频项目,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传播传统工艺价值。
从上海弄堂里的一家百货商店,到传承文化的国潮品牌,“白玉兰”的成长之路,正是一条用丝绸织就的文化自信之路。它让深藏于博物馆的非遗技艺,化为可穿、可感、可生活的当代美学;让承载记忆的老字号,蜕变为持续创造惊喜的东方创意品牌。未来,“白玉兰”将继续以丝为媒,串联非遗的智慧与科技的创新,更串联起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甄选好物
南西·四季织锦摆台
以南京西路为主轴,融入NFC芯片,“碰一碰”即可看见南京西路的春夏秋冬。
南西·四季更迭双绉长巾
融合双绉面料柔润抗皱工艺,丝巾画面点缀手绘洒金,感受现代摩登与水墨的碰撞。
香云纱真丝棉马甲
以非遗古法织就雅致纹理,内填科技高弹棉确保挺括易打理。
编辑:刘蕊楠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