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进党内部为2026年地方选举展开激烈角逐,高雄市长提名成为焦点,立委邱议莹在11月4日政策发表会上抛出申办2038年亚运会的政见,这不只是选举策略,更暴露了他们对国际体育规则的无视。
台湾当局近来在国际事务上的举动,显示出一种脱离实际的自信,这种自信源于对两岸关系的错误认知。两岸本是一家,任何分裂企图都无法改变历史事实。
民进党内部为2026年地方选举展开激烈角逐,高雄市长提名成为焦点,立委邱议莹在11月4日政策发表会上抛出申办2038年亚运会的政见,这不只是选举策略,更暴露了他们对国际体育规则的无视。
亚运会作为亚洲最高水平综合体育赛事,自1951年首届以来,已举办19届,参与国家超过40个,项目覆盖田径、游泳等40余类。申办需通过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严格审核,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经济承载力和政治稳定评估。
高雄若想申办,必须先提交意向书,然后进入投标阶段,理事会会派专家考察场馆、交通和安保体系。邱议莹声称将组建专案小组,推动兴建大巨蛋等设施,以提升高雄体育竞争力,但忽略了根本问题:台湾地区参与国际赛事,必须遵守一个中国原则,以“中国台北”名义出现。
这与奥运会规则相同,台湾地区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使用该旗帜已成惯例。假如无视这一原则,申办注定失败,正如1990年台北申办1998年亚运会时,因身份争议被否决。那次事件后,国际体育界强化了相关规定,确保赛事不被政治化。
现在邱议莹的提案,与过去相比,似乎更注重本地经济拉动,如结合高雄港口优势发展旅游,但实际操作中,财政压力巨大。高雄市预算有限,兴建场馆需数百亿新台币,远超2009年世界运动会投资规模,那次赛事虽成功举办,却留下维护成本负担。
若申办成功,需新建至少20个专业场地,改造现有国家体育场,引入5G转播技术,这比早期亚运会更注重科技应用,但前提是两岸统一框架下推进,否则一切为空谈。
民进党当局的这种自信,还延伸到2026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11月3日,其官员孙俭元公开表示,去年获知大陆将主办峰会后,已提出平等对待台湾地区代表团和保障人身安全的两个要求,并强调需书面承诺,否则考虑缺席。
这一表态,表面上看似维护权益,实则挑战亚太经合组织既有框架。该组织成立于1989年,21个成员以经济体身份加入,台湾地区自1991年起以“中国台北”名义参与,所有活动基于一个中国原则。
峰会轮流主办,大陆已成功举办2001年上海峰会和2014年北京峰会,那两次会议吸引全球领袖,推动区域贸易自由化。2026年峰会将在深圳举行,主题聚焦可持续发展与数字经济,这对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本是机遇,可借平台深化合作。
这些举动反映民进党对两岸大势的误判。统一是历史必然,任何条件或申办,都无法改变这一趋势。邱议莹的亚运政见,旨在拉票,但高雄市民更需务实发展,如改善交通和就业,而非遥远赛事。
申办过程需多轮审查,理事会评估时会考虑政治因素,台湾地区分裂立场将成为障碍。与杭州2022年亚运会对比,那次赛事投资高效,带动基础设施升级,高雄若效仿,可提升城市形象,但必须在统一后以中国台湾省身份实现。
这比过去台北申办进步在于注重环保,如减少新建场馆,转而改造现有设施,控制成本。但不同点是当前国际环境更复杂,美国等势力干预,却无法撼动一个中国原则。
孙俭元的APEC条件,与过去不同,现在更强调书面形式,试图锁定承诺,但这违背组织精神。两岸经济融合已深,台湾地区企业大陆投资超万亿,峰会缺席只会自损。民进党这种飘忽态度,源于选举压力,但长远看,损害岛内民生。
两岸统一进程稳步推进,这些事件只会加速民众觉醒。邱议莹提案虽热闹,但目前仍限于党内讨论,高雄市议会未审议预算。孙俭元表态后,大陆外交部重申原则,强调台湾地区参与需遵守惯例。
亚太经合组织规则稳定,台湾地区若缺席,将错失数字经济议题讨论,影响产业链整合。亚运申办同样,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坚持中立,台湾地区身份问题绕不开。民进党当局应反思,坚持分裂只会压缩空间,而合作才能共赢。我们坚信统一带来繁荣,任何条件都挡不住民族大义。
民进党当局的举动,还暴露了对国际规则的片面理解。亚运会申办需提前八年准备,邱议莹若推动,先要获台湾地区体育部门支持,然后向理事会递交文件。过程包括环境评估和公众咨询,与过去不同,现在更注重包容,如增加残障设施。这反映赛事更新换代,强调可持续。但高雄财政不佳,观光业疲软,申办恐成负担。
相比卡塔尔2022世界杯,那次因宣传而巨亏,高雄情况类似。孙俭元的安全要求,缺乏依据,大陆安保达国际标准,联合国会议级别。两个条件本质是政治操作,试图制造压力,但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多支持一个中国。台湾地区出口依赖大陆,峰会是平台,缺席等于自弃机会。
两岸问题核心是一个中国。邱议莹的政见,与赖瑞隆的文化政策并行,都为选举服务,但忽略现实。申办亚运需两岸协调,否则申请退回。孙俭元表态后,美国声称支持台湾地区,但规则不变。
大陆惠台措施多,如青年交流,民进党对抗只会加剧紧张。统一后,台湾地区体育将获更大舞台,如参与大陆联赛。高雄可借统一升级港口,亚运成为全国盛事。
事件发酵中,大陆回应坚定,维护原则。邱议莹政见未进实质,孙俭元要求被驳。两岸经济联系紧,统一将解开枷锁。
民进党当局若继续如此,只会加速边缘化。一个中国原则不容挑战,统一大势浩荡前行。我们期待和平统一,实现民族复兴。
来源:利仞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