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417年,一个海上王国的使团抵达北京。三位苏丹,340人的队伍,带着香料和珍珠,回程路上,东王死在了德州。他的两个儿子留下守墓,从此再没回过故乡。
文|避寒
编辑|避寒
1417年,一个海上王国的使团抵达北京。三位苏丹,340人的队伍,带着香料和珍珠,回程路上,东王死在了德州。他的两个儿子留下守墓,从此再没回过故乡。
这不是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被抛弃的故事。
2013年2月,180个菲律宾人武装登陆马来西亚沙巴,领头的是苏禄苏丹的后裔,他们说,这块土地是祖上的。
冲突持续数周,68人死亡,国际社会说他们是恐怖分子。可他们手里握着的,是1878年的租约。
苏禄国早在1915年就亡了,可亡国者的后代,还在用最原始的方式索要曾经的领土。
永乐十五年八月,德州城外的安陵镇驿馆,东王巴都葛叭哈剌躺在床上,高烧不退。
他们从北京出发已经十多天,沿着大运河北上,本该是最平稳的归途。可热带来的人,扛不住北方八月的暑热。
使团在北京待了22天,永乐帝给的待遇很足,赏赐的绸缎堆满了十几艘船。东王见识了紫禁城的规模,见识了天朝的富庶。他跟西王、峒王商量过,回国后要加强与明朝的贸易往来。
可他没想到,自己回不去了。
东王死讯传到北京,永乐帝震怒,不是因为东王的死,而是因为这事太突然,打乱了外交节奏。他立即派礼部郎中陈士启赶赴德州,带着祭文,带着诏书。
以藩王之礼厚葬,赐谥"恭定",永乐帝亲自撰写碑文。
葬礼办得很隆重,德州地方官调集工匠,按照明朝藩王陵寝的规制修墓。神道、石像生、御碑亭,一样不少。
王妃葛木宁站在墓前,面对一个选择,长子都马含必须回国继承王位,她是跟着回去,还是留下守墓?
她选择留下,次子温哈喇、三子安都鲁也留下。使团其余300多人,跟着都马含回苏禄,这一别,就是永别。
永乐帝很务实,既然王妃和王子留在德州,就得安排好。他下旨,从济南调来夏、马、陈三户回民,专门服侍王室后裔。赐田地,免租税,每月发俸粮。
王妃和两个王子在德州住下了,他们的后代,姓了温、姓了安。
1733年,雍正八年。苏禄国王再次来华,途经德州,专门拜谒了东王墓,他见到了留守的后裔,已经繁衍到193人。国王回京后,向雍正帝上书,请求给这些后裔中国国籍。
雍正批准了,从此,温、安两姓正式入籍。
东王的血脉,在中国扎根了,乾隆年间,温宪中举,官至凤阳知府。民国时,安树德参与逐溥仪出宫,成了北洋政府的官员。
到今天,德州北营村还住着3700多个苏禄王后裔,他们种地,做生意,说一口地道的山东话。只有每年菲律宾来的访客,才会提醒他们你们的祖先,曾是另一个国家的王。
乾隆十八年十月,北京紫禁城,苏禄使团带来一份奏折,标题很直白:《请奉纳版图表文》。
"臣愿以疆土、人丁、户口编入中国图籍。"
苏丹麻喊味安柔律噒写西班牙人步步紧逼,苏禄快守不住了。请求大清将苏禄并入版图,成为中国的一个省。
这不是第一次求援。1742年,苏禄派华商马光明做贡使来华,马光明在京城待了几个月,暗地里试探过朝廷的态度。朝廷的回应是继续保持朝贡关系,五年一贡。
马光明回程时,在吕宋被西班牙人扣押,货物被抢,人差点被杀,乾隆帝知道后,下令严查。查了三年,最后判定马光明"为外番充作贡使,有关国体",流放了事。
苏禄的求救信号,就这么被官僚系统消化掉了。
1752年,苏禄再次派使团来福建,带着咨文请求入贡,闽浙总督看完咨文,回复:"体制不合,退回重写。"
苏禄使团在厦门等了两个月,得到的指示是:"如果该国王诚心向化,另遣使臣赍表文方物来闽,再为奏进。"
什么叫诚心向化?就是按大清的规矩来,别提那些乱七八糟的请求。
1753年的这份《请奉纳版图表文》,是苏禄最后的尝试,使团在京城等了一个月,等来的是乾隆的谕旨:
"苏禄国倾心向化,其国之土地人民即在统御照临之内,毋庸复行赍送图册。"
意思是你们已经是我的小弟了,不用送土地过来。
使团灰溜溜地回国,苏丹接到消息,沉默了很久,他知道,大清不会管苏禄的死活。
1753年之后,苏禄转向英国。跟英国东印度公司签了商业条约,用海上运输便利和贸易垄断权,换取英国的军事援助。
可英国人只想做生意,不想替苏禄打仗。
1851年,西班牙军队攻占和乐,苏禄首都陷落,苏丹逃到塔威塔威群岛,继续抵抗。
清朝廷收到消息,没有任何反应,苏禄与中国的官方联系,彻底断了。
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西班牙战败,把菲律宾"卖"给美国,价格是2000万美元。
苏禄不在交易清单里,西班牙从没真正控制过苏禄全境,尤其是南部的塔威塔威群岛。可美国人不管这些,他们要的是整个菲律宾。
1899年,美国派代表团到苏禄,逼迫苏丹签"巴特斯"协定。协定规定苏禄承认美国主权,美国保留苏丹的宗教领袖地位。
苏丹签了,他别无选择。
1903年,美国设立"摩洛省",把苏禄、棉兰老等穆斯林地区纳入直接军事统治。美军在和乐驻扎,修建兵营,设立军事法庭。
苏丹的权力被一点点剥夺,他不能征税,不能组建军队,不能任命官员。他只能主持清真寺的礼拜,给穆斯林颁发教令。
1915年3月,美国驻摩洛省总督找到苏丹基朗二世,拿出一份协定。协定只有一页纸,核心内容是苏丹放弃世俗统治权,苏禄正式并入美属菲律宾。
基朗二世看着协定,手在发抖,他今年60岁,当了32年苏丹。他见过西班牙人的炮火,见过美国人的军舰,也见过族人一次次起义,一次次失败。
他知道,不签,美国人会直接废除苏丹制度。签了,至少还能保住宗教领袖的名分。
基朗二世签了字,协定生效的那一刻,苏禄国正式灭亡。从1390年建国,到1915年亡国,525年。
消息传回德州,东王墓前,温、安两姓的后人听说了。他们沉默了很久,有人说,该回去看看。可没人动身。
故国已亡,回去又能怎样?
2013年2月9日,马来西亚沙巴州拉哈达图海滩,180个菲律宾人乘船登陆,全副武装。
领头的叫阿兹慕丁,自称苏禄苏丹的后裔。他对马来西亚警方说这块地是我们祖上的,我们是来收复失地的。
警方以为他疯了。
可阿兹慕丁拿出了证据:1878年的租约。当年苏禄苏丹将沙巴租给英国北婆罗洲公司,租金每年5300英镑。租约上写得清楚,是"租借",不是"割让"。
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时,沙巴并入马来西亚版图。马来西亚政府继承英国的条约,每年给苏禄苏丹后裔支付5300英镑。
支付到2013年,已经付了50年。
阿兹慕丁说,马来西亚付钱就证明承认沙巴是苏禄的,既然是租的,租期到了就该还回来。
马来西亚政府不这么认为,他们说,1878年的租约用的是英文"cession",意思是"割让",不是"租借"。
双方各执一词,谈判破裂,冲突爆发。
180人对抗马来西亚的警察和军队,坚持了三周。阿兹慕丁的队伍躲进丛林,打游击战。马来西亚出动直升机,动用迫击炮。
3月1日,阿兹慕丁被击毙,剩余人员陆续投降或被击毙。最终统计:马来西亚方面死10人,菲律宾方面死58人。
国际社会谴责这次武装行动是恐怖袭击,菲律宾政府撇清关系,说这是民间行为。
可苏禄的后裔不这么看,他们说,祖辈留下的地契还在,凭什么不能要回来?
2014年12月,苏禄苏丹的另一支后裔,梅里安姆·基拉姆王妃,带着9个人来到山东德州,拜谒苏禄东王墓。她穿着传统的穆斯林服饰,在墓前站了很久。
有记者问她你们还想复国吗?
她没有正面回答,只说我们的根在这里,也在菲律宾,也在沙巴,可哪里都不完全属于我们。
今天,苏禄后裔分散在三个国家:中国山东德州的3700多人,菲律宾苏禄省的80万人,马来西亚沙巴州的十几万人。
德州的后裔说一口山东话,信伊斯兰教,种地做生意,早就是中国人了。菲律宾的后裔说他加禄语,一部分还坚持说苏禄语,年年祭祀苏丹。沙巴的后裔说马来语,夹杂着苏禄语,被当地人叫"菲律宾移民"。
一个王国的后代,活成了三个国家的边缘人。
2022年,马来西亚法院判决,停止向苏禄苏丹后裔支付5300英镑的年金。理由是苏禄国已经不存在了,租约自然失效。
苏禄后裔不服,上诉到国际仲裁庭,2023年,仲裁庭判马来西亚赔偿148亿美元。马来西亚拒绝执行,说仲裁庭没有管辖权。
这笔账,还在算。
琉球在争取复国,冲绳人每年游行,要求美军撤出,要求日本归还主权。可苏禄连游行的资格都没有,他们的国家亡了108年,连名字都快被遗忘了。
1417年,东王带着340人来朝贡;1753年,苏丹求大清收留;1915年,苏禄国彻底消失;2013年,后裔拿着枪登陆沙巴,说要收回失地。
殖民者欠下的账,从来没还过。
参考资料:
1.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10月22日:"苏禄苏丹访华600周年纪念"
2. 《中国青年网》2016年3月2日:"菲律宾苏禄王墓修缮工程完工"
3. 《中菲友好网》官方报道:"苏禄国王与中国600年历史渊源"
来源:健康陪伴丁医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