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浙”五年,那些曾让我们眉头紧锁的烦恼,真的在一点点消失!自“浙五年·消失的烦恼”征集活动发起以来,我们收到了来自全省各地如雪花般飞来的留言。这些故事涵盖了交通、托育、社区治理、环保、党建数字化等方面,每一段文字背后,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那条回外婆家的路,曾
“浙”五年,那些曾让我们眉头紧锁的烦恼,真的在一点点消失!
自“浙五年·消失的烦恼”征集活动发起以来,我们收到了来自全省各地如雪花般飞来的留言。
这些故事涵盖了交通、托育、社区治理、环保、党建数字化等方面,每一段文字背后,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是那条回外婆家的路,曾经辗转颠簸、漫长等待,如今地铁飞驰,让思念变得触手可及;
是那片被灰尘笼罩的矿山,从前机器轰鸣、青山蒙尘,如今绿意重生,成为百姓致富的“生态银行”;
是那个曾为审批奔波的企业,过去材料繁复、周期漫长,如今“全生命周期服务”护航,让项目快速落地、高效达产……
每一个消失的烦恼,都是浙江“十四五”规划发展成就的生动缩影;
每一次问题的解决,都见证着之江大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温度。
曾几何时,工作日的清晨总是手忙脚乱。一手提着公文包,一手牵着蹒跚学步的孩子,先送孩子去遥远的托育机构,再匆匆赶回单位上班。那段“不是在送孩子就是在接孩子路上”的奔波,成了心中难以言说的痛。2020年,杭州大运河数智未来城管委会和总工会敏锐捕捉到这一的需求,创办了杭州市首个产业园嵌入式托育普惠园。如今,步行几分钟就能送托,中午还能来看孩子,甚至共进午餐。这种安心,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温暖。
@大运河数智未来城的年轻妈妈
“哐当一声响,心里就咯噔一下。”这句台州市天台县始丰街道溪林春天小区在居民们再熟悉不过的无奈感叹,也是小区近五年电梯状况的真实写照。面对居民的强烈呼声,溪林社区党支部将电梯换新列为头等大事。现在,崭新电梯悄然上岗,我们再也不用在按下按钮前深吸一口气,困扰多年的安全隐患被彻底消除。
@天台溪林春天居民
未通地铁前,去外婆家的路总被拉得格外长。全靠公交,半小时才有一班,时间在等待中被切成细碎的焦虑。明明十几公里的路,却因为班次稀疏、车行缓慢,变得像远行。2021年,地铁1号线开通,曾经三十分钟的车程被压缩成五分钟。地铁门开合的瞬间,仿佛连时间都在让路。那些因交通不便而滋生的烦躁、犹豫和拖延,都像被风吹散的云,不知不觉从生活中退场。
@绍兴地铁的受益者
曾经为了发展经济,16家轻钙企业在此建立了165孔石灰窑,铲车的无情飞舞让石山“皮肤”一次次受损。荒芜的废石场、废弃的矿坑、堆积的排土场、扬沙的废坝,一度成为地球的“伤疤”。随着“蓝天三衢”生态治理工程推进,踏上生态兴矿的探索之路,终把荒山变绿洲。石灰窑变成了柴火面包窑,路里坑村开启民宿农家乐,大力发展旅游业,给村民带来了致富增收。
@常山生态治理的见证者
感受最大的是手抄“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记录本成为历史。以前月末季度末以及年末总要埋头“手都要抄断啦”,现在国企党建系统数智化平台支撑帮助我们基层党务工作者解放了双手,有了更多时间思考怎么更加扎实地做好基础党建工作、怎么更加精准地实现党业融合助力经营主业发展。
@国企党务工作者
原来家门口一条必经之路每天好多卖东西的,卖小吃的,买衣服的,卖菜的乱七八糟,把路堵得水泄不通。后来把路两边用水泥砌池子种绿化树木,终于整治成功清静了,道路通畅整洁有序了。那些商贩集中到专门的菜市场,超市,购物消费也方便了,现在一切都井然有序。
@老街巷整治的受益居民
这些温暖的改变
正在之江大地的每个角落悄然发生
从企业的提质增效
到社区的融合治理
从城市的四通八达
到乡村的绿意重生
每一个消失的烦恼背后
都是浙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以上提供信息的读者,我们将在近期寄出奖品)
编辑:汤晓燕
责编:余建红
编审:陈红艳
主编:章先清
来源:浙江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