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巧轻便,且能近距离拍摄。尼康推出了这款大光圈轻量化标准微距镜头——“NIKKOR Z DX MC 35mm f/1.7”。它是DX格式(APS-C画幅)首款微距镜头,也是该系列单镜头的第二款产品。与此同时,“NIKKOR Z DX 16-50mm f/2.8
小巧轻便,且能近距离拍摄。尼康推出了这款大光圈轻量化标准微距镜头——“NIKKOR Z DX MC 35mm f/1.7”。它是DX格式(APS-C画幅)首款微距镜头,也是该系列单镜头的第二款产品。与此同时,“NIKKOR Z DX 16-50mm f/2.8 VR”也同步上市,DX系列镜头选择的丰富,无疑是广大用户的一大福音。
一、日常便携的紧凑机身设计
本次评测搭配的机身是Z50II,搭载NIKKOR Z DX MC 35mm f/1.7镜头后,整套设备重量约770g,轻量化设计让携带毫无负担。机身与镜头搭配视觉平衡感出色,整体造型简洁利落。得益于Z50II扎实的握持手感,实际手持拍摄时,既能感受到轻便性,又能保持稳定握持,长时间使用不易疲劳,同时也有助于减少手抖模糊的情况。
镜头的控制环宽度适中,即便在对焦要求精准的近距离拍摄场景下,也能实现流畅的微调用。控制环不仅可用于对焦调节,还能自定义分配ISO感光度、光圈值、曝光补偿等参数,可根据个人拍摄风格进行个性化设置,我个人更倾向于将其用作对焦调节。此外,镜头采用了兼具金属质感的材质组合,外观尽显高端质感与坚固耐用性。镜头前端不会向前伸出,不仅能避免与被摄体发生接触,还具备良好的防尘性能,这一点十分值得称赞。
二、柔和焦外虚化与清晰锐利的画质表现
作为DX格式镜头,它虽具备便携紧凑的机身尺寸,但对于尼康用户而言,Z卡口镜头特有的清晰画质,是每款镜头都应具备的核心优势。
拍摄设备:Nikon Z50II + NIKKOR Z DX MC 35mm f/1.7
拍摄参数:1/400秒f/3.5ISO320
借助微距镜头特有的近距离拍摄优势,捕捉了小型白色花卉的细节。柔和的焦外虚化让背景自然融入画面,巧妙凸显了主体花卉的美感。同时,镜头在色差控制方面表现出色,几乎没有出现渗色、畸变等问题,令人满意。
拍摄设备:Nikon Z50II + NIKKOR Z DX MC 35mm f/1.7
拍摄参数:1/400秒f/1.9ISO320
这张照片拍摄于室内柔和光线环境下。即便在半逆光条件下,对焦区域依然清晰锐利,毛发的每一处细节都得到了细腻呈现。背景虚化过渡顺滑,让被摄体自然凸显,呈现出鲜明的立体感。利用大光圈全开附近的充足进光量,实现了柔和的画质表现,将被摄体放松的神态刻画得极具感染力。
需要说明的是,尼康采用的是有效光圈显示方式。具体来说,在最短拍摄距离下拍摄时,相机显示的不是f/1.7,而是f/3.2等实际进光量对应的光圈值。这是因为拍摄距离越近,到达相机传感器的光线量就越少,这是所有微距镜头都存在的正常现象,并非镜头故障,无需担心。
拍摄设备:Nikon Z50II + NIKKOR Z DX MC 35mm f/1.7
拍摄参数:1/1000秒f/2ISO320
这张照片融入了前景虚化效果,以此增强画面的纵深感。焦外虚化效果柔和且范围适中,而对焦平面的锐利度超出预期。为了避免过曝,同时凸显花瓣的质感,特意选择了在阴影中绽放的花朵进行拍摄。
三、一镜多用,适配多种拍摄场景
1. 等倍率级别的近距离拍摄
拍摄设备:Nikon Z50II + NIKKOR Z DX MC 35mm f/1.7
拍摄参数:1/500秒f/5.6ISO200
镜头最大拍摄倍率可达0.67倍(等效35mm画幅),接近等倍率拍摄效果,能够近距离贴近被摄体,实现极具冲击力的微距拍摄。
拍摄设备:Nikon Z50II + NIKKOR Z DX MC 35mm f/1.7
拍摄参数:1/320秒f/3.5ISO320
微距镜头的优势在于,即便对于脚下绽放的小型花卉,也能通过近距离拍摄,发掘出肉眼难以察觉的细腻美感。相较于部分最短拍摄距离受限的镜头,这款镜头能够轻松贴近更多以往难以拍摄的被摄体,极大地拓展了拍摄题材的选择范围。
拍摄设备:Nikon Z50II + NIKKOR Z DX MC 35mm f/1.7
拍摄参数:1/400秒f/2ISO320
这张照片是近距离拍摄的专注凝视的爱猫。拍摄动物时,自动对焦的驱动噪音是一大顾虑——若对焦反复犹豫,产生的噪音可能会惊动动物,导致错过其自然的神态。而这款镜头搭载了步进电机(STM),确保了对焦过程的静音性,让我成功捕捉到了想要的画面。静音设计不仅在摄影时优势明显,在视频拍摄中也能有效避免对焦噪音录入,实用性极强。此外,这款镜头还能为同一场景提供多样化的取景角度。
拍摄设备:Nikon Z50II + NIKKOR Z DX MC 35mm f/1.7
拍摄参数:1/160秒f/2.2ISO200
作为标准定焦镜头,它也适用于桌面摄影。若想捕捉整体氛围,只需拉开适当距离调整构图,就能呈现出自然的空间感。凭借其焦距优势,无需起身即可拍摄桌面上的景物,即便在咖啡馆等公共场合,也能无需顾忌周围环境,轻松享受拍摄乐趣。
拍摄设备:Nikon Z50II + NIKKOR Z DX MC 35mm f/1.7
拍摄参数:1/100秒f/4ISO400
充分利用镜头的近距离拍摄特性,从不同角度贴近被摄体拍摄。近距离拍摄能够凸显果实的质感与新鲜度,呈现出极具感染力的画面效果。大光圈带来的浅景深,让这款微距镜头也能拍出富有立体感的画质。
2. 街拍/日常拍摄
拍摄设备:Nikon Z50II + NIKKOR Z DX MC 35mm f/1.7
拍摄参数:1/640秒f/5.6ISO160
这款镜头等效焦距约52.5mm,能够以自然的透视感拍摄出开阔的风景画面。天空与花田的细腻色彩得到了忠实还原,充分展现了Z卡口镜头的画质优势。
拍摄设备:Nikon Z50II + NIKKOR Z DX MC 35mm f/1.7
拍摄参数:1/1000秒f/6.3ISO320
适当缩小光圈后,对镜头的解析力进行了测试。受光的叶片、树木与阴影部分的明暗层次丰富,各自的质感与肉眼所见高度一致,还原度极高。画面细节刻画扎实,充分体现了镜头的高解析力。
拍摄设备:Nikon Z50II + NIKKOR Z DX MC 35mm f/1.7
拍摄参数:1/2500秒f/3.2ISO200
标准焦距能够自然、舒适地捕捉眼前的场景。Z50II与Z DX MC 35mm f/1.7的组合便于长时间携带,无论是街拍还是旅行拍摄都能轻松应对。对于那些偶然映入眼帘、触动心灵的瞬间,能够以自然的视角轻松记录下来。这款镜头不仅适用于微距拍摄,在日常拍摄中也有着极高的使用频率。
3. 人像拍摄
拍摄设备:Nikon Z50II + NIKKOR Z DX MC 35mm f/1.7
拍摄参数:1/2000秒f/2ISO100
接下来是利用大光圈标准定焦镜头特性拍摄的人像作品。拍摄距离适中,能够在与被摄体正常交流的同时进行拍摄,便于引导被摄体展现自然的表情,也能更好地与被摄体沟通互动。选择逆光拍摄的原因是,通过调整曝光,能够为被摄体轮廓增添柔和的光线边缘,从而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在大光圈全开附近的光圈值下,背景中的花田被自然虚化,形成柔和的焦外效果,将被摄体温柔包裹,画面极具感染力。
四、大光圈优势,暗环境下表现出色
拍摄设备:Nikon Z50II + NIKKOR Z DX MC 35mm f/1.7
拍摄参数:1/100秒f/1.8ISO400
这张照片是在仅开启间接照明的室内拍摄的。在光线不足的场景下手持拍摄,通常需要提高ISO感光度,但得益于这款大光圈定焦镜头,即便保持低ISO感光度,也能确保画面的充足亮度。需要说明的是,相机与镜头均未配备防抖功能,但只要稳定握持相机,在1/100秒的快门速度下,手持拍摄也能有效避免手抖模糊。画面暗部的层次过渡顺滑,细腻呈现了烟雾的轻微晃动与空间氛围。无需依赖高感光度,大光圈镜头就能带来清晰锐利的画质表现,拍出极具质感的作品。
五、总结
通过在多种拍摄场景中的实际使用,这款DX格式微距镜头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它兼具了紧凑便携的机身与出色的画质表现。首先,轻量化设计让携带更加轻松,能够随时携带外出拍摄。其次,镜头同时具备柔和自然、凸显主体的焦外虚化效果,以及能够精准还原场景氛围与细节的清晰画质。无论是微距拍摄、街拍、日常记录还是人像拍摄,这款镜头都能轻松胜任,是一款全能型镜头。
对于平时使用标准变焦镜头的用户,这款镜头非常适合作为“第二支镜头”尝试。如果想要一支镜头覆盖多种焦距,享受多样化拍摄的乐趣,同期推出的DX 16-50mm f/2.8 VR会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想要体验定焦镜头特有的大光圈虚化效果与拍摄乐趣,不妨亲自尝试一下这款NIKKOR Z DX MC 35mm f/1.7。
拍摄设备:Nikon Z50II + NIKKOR Z DX MC 35mm f/1.7
拍摄参数:1/800秒f/5ISO200
拍摄设备:Nikon Z50II + NIKKOR Z DX MC 35mm f/1.7
拍摄参数:1/100秒f/3.2ISO500
来源:互通小助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