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话说这一年,马皇后已然 51 岁,卧病在床,病情一日重似一日。朱元璋心急如焚,可他那暴躁的脾气却又不知如何宣泄。这一日,他满脸阴沉,脚步匆匆地冲进皇后的寝宫。只见他眉头紧皱,双眼瞪得如同铜铃一般,额头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他冲到马皇后的床边,手指着皇后,声嘶力竭
帝后情深数十春,
患难与共意难分。
贤后仙逝朝堂乱,
太祖悲戚念旧人。
列位看官,今儿个咱就来讲讲 1382 年,朱元璋与马皇后之间那段感人至深又波澜起伏的故事。
话说这一年,马皇后已然 51 岁,卧病在床,病情一日重似一日。朱元璋心急如焚,可他那暴躁的脾气却又不知如何宣泄。这一日,他满脸阴沉,脚步匆匆地冲进皇后的寝宫。只见他眉头紧皱,双眼瞪得如同铜铃一般,额头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他冲到马皇后的床边,手指着皇后,声嘶力竭地吼道:“你想死就死吧!你死了,老子多得是女人立后。”说罢,他用力一甩袖子,那袖子带起的风,仿佛都带着他的怒气,随后便大步流星地离去。
马皇后躺在床上,看着朱元璋离去的背影,眼神中满是留恋。她嘴唇微微颤抖,想要说些什么,却终究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她心里明白,朱元璋这看似绝情的话语背后,藏着的是对她深深的担忧和不舍。
到了马皇后下葬那天,老天爷仿佛也在为这位贤德的皇后哭泣,南京城上空乌云密布,倾盆大雨如注而下。朱元璋身着素服,面色阴沉地站在灵柩前。雨水顺着他的脸颊不断滑落,打湿了他的衣裳。他看着雨水无情地冲刷着送葬的队伍,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眼神中满是愤怒和不满。突然,他猛地转过头,对着礼部官员怒吼道:“这算什么黄道吉日!你们这群饭桶,到底是怎么选的日子?”那声音如同炸雷一般,吓得礼部官员们瑟瑟发抖,纷纷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
就在朱元璋正要下令处罚官员的时候,人群中走出一位和尚。这和尚神情镇定,双手合十,缓缓吟诵道:“雨降天垂泪,雷鸣地举哀。”朱元璋听到这句话,原本愤怒的神情瞬间凝固,他愣住了,眼神中闪过一丝迷茫和感动。他呆呆地站在那里,仿佛被定住了一般。过了好一会儿,他的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在了雨地里。他双手抱头,泪水夺眶而出,那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湿透了他的龙袍。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嘴里喃喃自语道:“皇后啊,你为何就这样离我而去……”
其实啊,就在几天前,马皇后在病榻上就做出了一个令人动容的决定——拒绝服药。她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如纸,眼神却依然坚定。她深知自己的病已经无药可医,更明白朱元璋那暴躁的脾气。要是太医们没能治好她,那肯定会被朱元璋治罪,甚至丢了性命。她拉着朱元璋的手,声音微弱却又无比坚定地说:“死生,命也。祷祀何益?陛下,臣妾宁愿就这样去了,也不愿连累那些无辜的太医。”朱元璋听到皇后不肯吃药的消息,顿时怒发冲冠。他怒气冲冲地闯进寝宫,一脚踢开了寝宫的门,那巨大的声响在宫殿里回荡。他冲到马皇后的床边,双手紧紧地抓住她的肩膀,大声吼道:“你想死就死吧!你死了,老子多得是女人立后。”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脸上的肌肉因为愤怒而扭曲着。
然而,马皇后并没有被朱元璋的这番话激怒。她轻轻地抬起手,抚摸着朱元璋的脸颊,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温柔和理解,仿佛在说:“陛下,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三十七年的夫妻相处,让她太了解这位帝王了。她知道,在朱元璋那坚硬的外壳下,藏着的是一颗炽热而又深情的心。
他们的故事,要从 1352 年的濠州城说起。那时候,朱元璋还叫朱重八,只是郭子兴军队里的一个无名小兵,穷得连顿饱饭都吃不上。马秀英是郭子兴的义女,她心地善良,性格爽朗。她不顾世俗的眼光,经常偷偷地给这个饥肠辘辘的年轻士兵送饭。有一次,朱元璋因为得罪了郭子兴,被囚禁了起来。马秀英心急如焚,她趁着没人注意,把刚出锅的烙饼藏在怀里,偷偷地给朱元璋送去。那烙饼滚烫滚烫的,把她的胸口都烫出了一大片伤痕。她疼得眉头紧皱,冷汗直冒,但她咬着牙,硬是一声不吭。当她把烙饼送到朱元璋面前时,朱元璋看着她胸口的伤痕,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他紧紧地握住马秀英的手,说:“秀英,你对我真好,我朱重八这辈子都不会忘了你。”
后来,到了 1360 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交战,不幸身负重伤。战场上硝烟弥漫,箭如雨下。马秀英看到朱元璋受伤,心急如焚。她不顾自己的安危,冒着被箭射中的危险,冲到战场上,一把将朱元璋背了起来。她的脚步虽然有些踉跄,但却无比坚定。她的肩膀上承受着朱元璋的重量,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裳,但她没有丝毫的退缩。她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说:“重八,坚持住,我们一定能活下去。”在她的背上,朱元璋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和力量。
1368 年,朱元璋登基称帝,马秀英成为了母仪天下的皇后。然而,她并没有因为身份的改变而变得骄奢淫逸。她依然保持着朴素的作风,穿着粗布衣裳,吃着简单的饭菜。她经常对朱元璋说:“陛下,愿得贤人共理天下。只有任用贤能的人,国家才能繁荣昌盛。”朱元璋对她的话深以为然,每次听到她的劝谏,都会认真地思考。
马皇后不仅贤德,而且聪慧过人。她屡次在朱元璋盛怒的时候巧妙地劝谏,化解了一场又一场的危机。有一次,朱元璋看到灯谜上写着“好双大脚”,他认为这是在冒犯他和马皇后,顿时大发雷霆,要降罪给百姓。马皇后得知此事后,笑着对朱元璋说:“陛下,臣妾本就是大脚,这不过是百姓们的玩笑话罢了。父母岂会因孩子的玩笑而动怒呢?”朱元璋听了她的话,仔细一想,觉得有道理,便消了气,一场危机就这样被轻松化解了。
她还曾通过送“两枣一梨”暗示刘伯温“早离”。刘伯温收到礼物后,心中一惊,立刻明白了马皇后的意思。他对马皇后的智慧和善意感激不已,于是便找了个机会,向朱元璋辞官隐退,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马皇后临终前,紧紧握着朱元璋的手,眼神中充满了不舍。她的声音微弱而又坚定地说道:“亲贤纳谏,慎终如始。”这八个字,是她对朱元璋最后的叮嘱,也是她一生智慧的结晶。朱元璋紧紧地握着她的手,眼泪不停地流下来,他哽咽着说:“皇后,你放心,我一定会记住你的话。”
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悲痛欲绝。他下令罢朝一个月,以表达对皇后的哀思。他还决定终身不再立后,命人将马皇后生前穿过的粗布衣裳永远保存在寝宫中,每当看到这些衣裳,他就仿佛看到了马皇后那温柔的笑容。
马皇后的离去,让朝堂上失去了一股重要的平衡力量。此后,胡惟庸案、蓝玉案相继爆发,数万人被牵连其中。朱元璋的性情也越发暴戾,再也没有人能像马皇后那样,用一句恰到好处的话语平息他的怒火。
马皇后用她的智慧与仁慈,为明初的政治增添了一抹难得的温情。她与朱元璋之间的情感,超越了普通的帝王夫妻之情,蕴含着乱世中相互扶持的深厚情义。这份情义,如同夜空中的一颗璀璨星辰,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列位看官,这帝后之间的深情厚谊,实在是令人感慨万千啊!今儿个这故事就讲到这儿,咱们下回接着唠。
来源:小罗音呀
